2023年12月11日—2024年1月10日
2023年12月12日,印度石油公司(IOC)宣布,该公司帕尼帕特炼化扩建工程将推迟一年多,至2025年年底完工。由此,该项目成本增加10%,达3623亿卢比(约合44亿美元)。该炼油厂产能将从目前的1500万吨/年扩大到2500万吨/年,并增加一套45万吨/年聚丙烯(PP)和其他下游装置。
2023年12月13日,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闭幕。大会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减缓、适应、资金、损失与损害、公正转型等多项议题达成“阿联酋共识”,首次纳入有关减少化石燃料的承诺。
2023年12月13日世界石油网消息,海王星能源公司及其合作伙伴EBN、Tenaz能源公司和埃克森美孚已经成功将L10碳捕集与封存(CCS)项目从概念选择阶段推进到前端工程设计阶段(FEED)。L10 CCS项目将建设与荷兰北海地区Aramis二氧化碳运输和封存设施相连接的大型封存设施,计划每年封存500万吨的二氧化碳。相当于荷兰国内汽车1年碳排放总量的1/3。项目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完成技术前端工程设计,以期在2025年尽快作出项目的最终投资决策。
2023年12月15日道达尔能源表示,该公司将与合作伙伴一起在南非建设一个“太阳能+储能”项目。这一综合可再生能源项目包括一个216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厂和一个500兆瓦时的电池储能系统,以解决太阳能生产的间歇性问题。
2 0 2 3 年巴以冲突爆发后,也门胡塞武装多次袭击红海及附近水域目标,其中包括多艘商船。胡塞武装表示,只有在以色列停火并允许人道主义物资畅通无阻地进入加沙地带之后才会停止袭击。
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12月17日表示,自11月19日以来,已有55艘船只放弃通过运河而改道绕行南非好望角,但同期仍有2000多艘船只穿越运河。
继马士基等四家国际航运巨头之后,b p 和挪威艾奎诺(Equinor)12月18也宣布,暂停所有途经红海的运输,从而引发市场对油气供应紧张的担忧。随着红海地区的运输和贸易受阻,全球供应链正常运转受到影响。
12月18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宣布将建立一支由美国主导的多国护航部队,在红海南部和亚丁湾进行安全巡航,应对安全挑战。
欧盟2023年12月18日声明,在对俄罗斯的第12轮制裁中,欧盟对液化石油气(LPG)实施了新的进口禁令,这将对每年超10亿欧元的进口额产生影响;俄罗斯政府网站当日公布法令显示,普京已将针对西方国家实施的石油价格上限的报复措施延长至2024年6月底。
2023年12月19日,欧盟成员国能源部长达成政治协议,同意将设定天然气价格上限、协调天然气采购和供应等应对能源危机的紧急措施期限延长一年,以防范可能出现的能源价格冲击。
2023年12月19日,26个欧盟成员国能源部长签署了《欧洲风能宪章》(European Wind Charter),正式承诺各国将落实2023年10月风电一揽子计划中规定的行动。提出欧洲未来风电加快部署的计划,并希望能“保护”欧洲风电行业免受来自欧洲外制造商的“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影响。
2 0 2 3 年1 2 月1 9 日艾奎诺(Equinor)宣布,与德国国有能源公司SEFE签署了一份长期天然气销售协议,达成500亿欧元(550亿美元)的天然气交易。根据协议,2024—2034年,艾奎诺每年将向SEFE提供111太瓦时(约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另外附带5年期权(约有29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一数量将满足德国三分之一的工业天然气需求。这是艾奎诺签署的最重要的天然气销售协议之一。该协议巩固了挪威作为德国最大天然气供应国的地位,目前挪威天然气已经占德国天然气进口量的约40%~50%。
2023年12月21日,非洲产油国安哥拉宣布,由于在产量配额问题上存在分歧,该国将于2024年1月1日退出欧佩克组织。安哥拉退出欧佩克既反映了安哥拉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定立场,也凸显了国际石油市场面临的复杂挑战和变革需求,或将对国际石油市场格局产生较大影响。
2023年12月27日,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西方制裁导致俄罗斯对欧盟的石油出口减少至过去水平的十分之一,俄罗斯对欧盟出口在俄罗斯原油出口总量中的比重从乌克兰危机前的40%~45%减少至目前的4%~5%。诺瓦克表示,2023年俄对中国能源出口量约占俄罗斯能源出口量45%~50%。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俄罗斯能源进口国。过去两年来,俄对印度能源出口量占俄罗斯能源出口量的份额从2%飙升至40%左右。
伊拉克西古尔纳-1油田(West Qurna 1)牵头合同者交接仪式2024年1月1日在伊拉克南部省份巴士拉举行,中国石油正式接替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成为西古尔纳-1油田牵头合同者。
埃克森美孚原先持有西古尔纳-1油田32.7%的股权。印尼国家石油公司买下了埃克森美孚公司10%的股份,使其持股份额提高至20%。2023年11月,伊拉克国营的巴士拉石油公司收购了埃克森美孚公司22.7%的股份。至此,埃克森美孚正式全面退出伊拉克市场。中国石油成为西古尔纳-1油田最大的持股方。
2023年12月14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压力最高的开发井——A12井钻井作业顺利完成,刷新国内深水开发井压力等级纪录,有效验证了中国自主建立的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的可靠性和先进性,对确保项目顺利投产、进一步开发深水复杂油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深海一号”二期是中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项目,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500亿立方米,采用“水下生产系统+浅水导管架处理平台+深水半潜式平台远程操控系统”模式建设。该项目12口水下气井中有3口井为深水高压井。
2023年12月25日,广西首个页岩气开发示范项目——柳城北页岩开发项目首口气井出气点火,实现广西页岩气勘探开发“零的突破”。柳城北区块经济可采总量约31亿立方米,由广西投资集团旗下广西能源集团在2022年竞得探矿权,勘探开发总投资约38亿元。
人民网北京2023年12月28日消息,中国单体规模最大、综合利用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最多的漂浮式光伏电站——安徽阜阳南部风光电基地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27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阜阳水面光伏电站是安徽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项目的子项目之一,总装机容量65万千瓦,共安装约120万块光伏组件,8580万个浮体及配件,全生命周期年平均发电量约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8万吨。
中国石化2024年1月9日消息,中国石化部署在重庆市梁平区的重点预探井——兴页9井试获高产页岩油气流,日产油108.15立方米、气1.58万立方米。这口井的突破有效拓宽了四川盆地页岩油气勘探领域,意味着在四川盆地发现了新的亿吨级原油资源阵地,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重要力量。
2024年1月9日,全球规模最大的乙醇生产装置近日在安徽淮北启动试生产。该装置每年可产出无水乙醇60万吨,开创了一条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新路线。据悉,该装置由淮北矿业集团碳鑫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相关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共同开发。其主要原料甲醇来源于焦炉煤气。
国家能源局2024年1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国内油气产量当量超过3.9亿吨,连续7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长势头,创历史新高。原油产量达2.08亿吨,同比增产300万吨以上,较2018年大幅增产近1900万吨,国内原油2亿吨长期稳产的基本盘进一步夯实。其中,页岩油产量突破400万吨,再创新高。天然气产量达2300亿立方米,连续7年保持百亿立方米增产势头。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突破96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43%,成为天然气增储上产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