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故事:深化文本理解的有效路径

2024-04-04 23:52宋宏艳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田忌赛马核心素养

宋宏艳

摘要: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段要求,讲述故事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化思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依据分析与解读单元语文要素,通过紧扣悬念,“故弄玄虚”地讲故事;前后联系,拓展补充地讲故事;聚焦表情,展现内心地讲故事等方式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关键词:《田忌赛马》;讲述故事;深化文本;核心素养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不仅说明人物的思维过程是课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深化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重要抓手[1]。“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不能脱离于现有的“课文内容”;最终了解的“思维”成果,也不能束之高阁,要融入到“课文内容”的故事体系。基于此,本单元《田忌赛马》一文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从“了解人物思维过程”这一语文要素来看,“讲讲故事”就不仅仅是借助课文表面所呈现的故事信息,而需要融入“人物的思维过程”,在讲述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那《田忌赛马》课后习题中所提出的“讲述故事”究竟有什么值得讲的?又该怎么讲?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尝试和思考。

一、紧扣悬念,“故弄玄虚”地讲故事

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的故事,一切都如读者所料,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也就不能唤醒读者阅读时的内在体验。基于表达效果,作者并不会按部就班地呈现故事,往往会采用留白、补叙、反转等策略,以悬念的方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田忌赛马》是一篇经典的历史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悬念设置的表达效果,并在讲述故事时强化指导,将这一表达效果通过“故弄玄虚”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思维过程[2]。比如教师先组织学生圈画出正式比赛前孙膑的言行举动:“我有个方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究竟什么方法,这里作者并不言明。“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孙膑凭什么如此自信?“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悄悄地”更是充满了神秘感,令人无限期待。

在讲述这段情节时,教师主要从两个不同的人物视角展开指导:

其一,讲述“孙膑”时,侧重于指导学生通过重音的设置,凸显孙膑内心的自信,以展现“悬念”效果。比如重点指导朗读“保证能”“一定能”“悄悄地”,并相机配合神秘的表情,呈现出“故弄玄虚”的讲述状态。其二,讲述“田忌”时,可以定位于反衬的方式,重点展现田忌的难以置信和莫名其妙。比如田忌追问“更换几匹更好的马”时,不妨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出难以置信的神态;讲述“怎么能够有赢的把握”的困惑时,可以将其内心的困惑展现出来。这一板块的指导,教师设置悬念,并着力指导学生尝试将原本机械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成为直观、鲜明的讲述质态,将暗含在字里行间的表达效果鲜活地“讲述”出来。如果说体会表达效果是内化的过程,那鲜活的讲述,则是外显倾吐的过程。

二、前后联系,拓展补充地讲故事

从本单元的要素定位来看,这一单元课文中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思维含量。关联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创造性讲述故事”的要求,本单元的教学就需要将阅读感知過程中所了解的“人物思维过程”,以“创造性讲述”的方式,合理融入到原本的故事情节中,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理性精神[3]。

这篇课文中,孙膑出谋划策的方案在后半部分描写相对简略,只是程序性地交代了不同等级马匹对阵的顺序和场次结果,最终田忌以二比一获胜。具体方案的实施在后文,但孙膑的洞察与谋划在前文。教师紧扣课后第二道思考题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联系的方式提炼、还原孙膑的具体方案。但孙膑为什么能够创造性地设计出这样的制胜方案呢?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观察、思考呢?这就需要从前文语言中捕捉容易被学生忽略的蛛丝马迹。

比如第二自然段中这样写道:“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这句话看似是作者漫不经心地随意交代,却是孙膑出奇制胜的思维基础,更是学生一带而过容易忽略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将这句话中的三个关键信息与最后比赛时的方法进行统整后,前后之间的紧密联系,就能一一得到体现。

首先,一开始孙膑发现“能分成上、中、下三等”,说明已经形成了比赛方案的雏形;其次,一开始孙膑发现虽然齐威王都能获胜,但“马的脚力相差不多”,这就给分等级赛马时交叉错位策略的获胜提供了保障,否则如果相应等级的马匹相差太大,即便再怎么调换出场顺序,也无法达成出奇制胜的效果;最后,这一切的思维成果,都以孙膑一开始的“看”字为基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后面“看”到的内容,以及最后制定的比赛战略,赋予“看”字丰富的价值,最终让学生认识到一开始的“发现”,到最后的“规划”,都是孙膑仔细观察、深入分析的结果。

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讲述故事,就可以将孙膑观察之后的发现和内在思考过程融入其中,且为学生搭建相应的框架,开辟展现人物思维过程的表达渠道。支架为:孙膑在“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那我们何不……”紧扣这一支架,学生既可以将所有的发现一一列举、分条呈现,又可以采用统整的方式综合性呈现。比如在“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齐威王和田忌的马脚力相差不大,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那我们何不更换马匹的出场顺序,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先白送他一局,为我们后面两局获胜做出贡献;然后再用上等马迎战齐威王的中等马,由于相同等级的马相差不大,此时我们用高一等级的马迎战,胜算一定大增;相同的道理,第三场,我们再用中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下等马,一样可以取胜。如此一来,不就能二比一顺利拿下比赛了吗?从统整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到“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再通过支架,引导学生将“人物思维”巧妙无痕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之中。

三、聚焦表情,展现内心地讲故事

精彩的故事,永远都不会是一个人的“独角戏”。正是两个人之间或配合、或合作的方式,推动了故事巧妙而自然地向前发展。因此,阅读故事,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人物,而要借助人物之间的关系,洞察人物言行之间的联系,从而在故事情境中强化人物的内在关系。

田忌赛马之所以取得胜利,自然离不开孙膑的悉心观察、深入分析,更离不开他创造性思维下的出奇布局。但仅仅凭借孙膑一人,赛马也未必会取得成果。田忌这个二号人物,绝对不可或缺。因此,“了解人物思维”不能局限于主人公,关乎情节发展的其他人物,其思维过程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走向也形成了诸多影响。确定这一方向后,学生快速再读课文,就能立刻确定田忌这一人物思维过程的核心概念:对孙膑的“绝对信任”。

学生圈画的佐证信息包括:开篇已经言明“田忌对他很赏识”,奠定了前提条件。“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正是这样的“绝对信任”,为最后的反败为胜提供了合理因素。有了这两句铺垫性的语言,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关注三个场次比赛后田忌的不同表现:第一场:输了!“田忌不动声色,一点兒都不着急。”坚决奉行对孙膑的绝对信任,若有丝毫怀疑,一旦调整方略,必将前功尽弃。第二场:赢了!“田忌微微一笑。”此时,引导学生借助“微微一笑”,想象田忌的内心活动:可以是看到首场胜利之后,对孙膑的赞赏;也可以是因为田忌看懂了孙膑计策之后的胸有成竹;甚至还可以是对胜利在望的内心期许。第三场:又胜了!“田忌满意地笑了。”聚焦此时的“满意”,可以再次组织学生还原田忌的内心活动,借助感谢、赏识性的语言,复述展现孙膑的策略,并借助田忌之口,对这一计策进行评价。基于这样的理解,组织学生第三轮讲述故事,一方面要借助连线图,呈现比赛的最终方法和最后结果,更为重要的是紧扣田忌的表情变化,逐步还原其内心活动,着力凸显田忌对孙膑的信任,这也是取得赛马成功的关键。

课后习题的设置,总是依照“软着陆”的方式,搭建了落实语文要素的平台。将“讲述”故事作为统整整篇课文教学的线索和抓手,关注悬念设置的表达方法、聚焦人物的思维过程,同时借助田忌这一侧面人物的表情反衬,更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既“梳理了人物的思维过程”,同时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单元语文要素这两大要点,就这样巧妙而自然地得到了协同性落实。

参考文献:

[1] 万传森.聚焦思维训练落实语文要素: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为例[J].山东教育,2023(16).

[2] 孙桂卿.善用阅读策略提升思维能力:以《田忌赛马》为例[N]. 语言文字报,2023-08-23(005).

[3] 罗幸运.“比”与“赛”的思辨智慧:《自相矛盾》《田忌赛马》整合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23(25).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田忌赛马核心素养
田忌赛马:攻坚将士不能这样出阵
田忌赛马
博弈论及其应用浅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田忌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