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弟,闹九次仁,贡宝草
(1.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5;2.甘肃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 迭部 747400)
自然保护区地质演化过程,决定着该区地层、岩浆岩、构造等的分布及其特征。通过地质内、外动力过程进而影响着保护区地形地貌、土壤母质、土壤过程等生物生存的基础环境[1]。前人对甘肃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较多[2~3],而对地质特征的基础研究鲜见。因此,在进行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规划、利用中,研究其地质特征十分必要。
甘肃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白龙江上游,综合自然区划上属于岷山甘南山地高原区,是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山地,并逐渐向陇南山地过渡。东以洋布梁为界,西与阿夏自然保护区相邻,南与九寨沟黑河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相连,北与迭部旺藏林场隔江相望(图1)。该区地理坐标为E103°37′30"~104°03′47",N33°39′25"~33°58′48",海拔1 800~4 350 m,总面积55 275 hm2[4]。
图1 甘肃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图
在收集和分析区内有关参考文献资料、地质图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路线地质调查,岩性矿物鉴定(由甘肃省第一地质勘查院实验测试中心完成),对甘肃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绘制该区地质简图(地层、构造分布图),同时对该区地质发展历程进行初步研究分析,以期为该区资源保护与规划利用提供参考。
保护区位于西秦岭西端,松潘—甘孜褶皱系东北缘,迭部—武都断褶带南缘,白龙江复背斜南翼(图2)。以羊布梁子为界线,西南部为松潘-甘孜褶皱系,褶皱、断裂活动相对较小,岩浆不甚发育;北部为西秦岭褶皱带,断裂活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
图2 西秦岭地质构造分区略图
保护区地层出露不全,大部分地层相对较古老,属甘孜—松潘地层分区[5],以海相沉积为主,有部分陆相碎屑岩建造(图3)。主要为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白垩系,及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堆积体,其中中生界三叠系地层最为发育。
图3 保护区地质简图(资料来源文献[5],有修改)
2.2.1 志留系(S)
下志留统(S1)为保护区最老地层,见于保护区北部班藏南部地区,北西向展布,区内出露面积较小,产状30°~45°∠50°~75°。本统岩性为灰色千枚状板岩、灰色千枚岩、绢云千枚岩夹千枚状粉砂岩、硅质绢云千枚岩、粉砂岩及少量石英砂岩、炭质板岩、钙质板岩等,以千枚岩、板岩为主,向西硅质增多,厚度巨大,化石几乎全为笔石,局部含炭质、黄铁矿。属还原环境下浅海相含笔石页岩建造及硅质页岩建造,是还原环境下形成的笔石页岩相沉积,岩石中含有黑色有机物质,局部形成黑色炭质板岩或含炭质硅质板岩,凡是有机质高的岩石中,放射性伽玛强度也高,有时形成低强度异常。
中上志留统(S2-3)见于保护区北部班藏—花园一带,北西向展布。以钙质、泥质、炭质板岩(图4)、硅质板岩为主,夹石英砂岩,颜色灰到黑色,主要产笔石化石,属浅海相-陆棚软泥相,含笔石页岩-硅质页岩建造。通过对标本实验室镜下鉴定(图4),钙质泥质板岩主要由泥质(58%)、碳酸盐(25%)、绿泥石(8%)、白云母(3%)、石英(5%)等组成,并含有金属矿物。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岩石中的泥质为隐晶质-显微晶质,相互混杂,定向分布;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均有,各自不均匀分布)为显拉长的不规则小团状,沿长轴方向具定向性,长轴方向与泥质的定向方向一致;绿泥石、白云母为极小的片状,定向分布;石英为细粉砂状,略显定向零散分布。金属矿物(<1%)以略显拉长的不规则小点状为主(零散分布),少量为呈与板理方向一致的丝线状。
图4 钙质泥质板岩手标本(左)及镜下照片(右,已染色)
2.2.2 泥盆系(D)
保护区北部花园以北仅出露下泥盆统(D1)地层不足1 km2。以碎屑岩为主夹深灰色块状灰岩,呈带状北西西向延伸。可见紫色千枚岩、杂色千枚岩及泥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变质砂岩等,局部出现含砾粗砂岩、砾岩。总体来看,下统岩性不够稳定,自东向西有变粗之势,多珊瑚、腕足、瓣鳃等化石,属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建造。与下伏中上志留统(S2-3)岩性相似,地层产状一致,为连续沉积。与下伏中上志留统(S2-3)根据岩性和古生物群的过渡特征应为整合接触。
2.2.3 石炭系(C)
石炭系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东部及北部区域的当当—羊布梁一带,北西—东南向展布。可分为下、中、上统,由于断层错断,出露均不完整。
下石炭统略阳组(C12l)在保护区内岩性基本一致,上部为浅灰、灰白色中厚层状结晶(微晶)灰岩(图5)、灰岩夹紫红色泥岩,下部颜色较深,为灰黑色厚层状灰岩。其厚度由于断层影响,各地差异很大。与上覆中石炭统岷河群(C2mn)为整合接触,与下伏地层均系断层关系。古生物的数量和种属均较丰富,并以珊瑚、腕足类等底栖动物最多,属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通过对下石炭略阳组实验室岩性鉴定,结晶(微晶)灰岩主要由方解石(93%)、白云石(1%)、泥质(3%)、长石(1%)、硅质(1%)等组成,并含有金属矿物(<1%)。微晶结构,层块状构造。岩石中的方解石粒径以0.01~0.03 mm为主,少量较小或较大,薄片中见最大粒径达0.06 mm;白云石粒径与微晶方解石相当,呈不规则小团状聚集,零散分布。手标本遇冷稀盐酸剧烈冒泡。泥质为粉状,较为均匀的分布于方解石等颗粒之间;长石为他形板粒状,不均匀零散分布;硅质为显微晶质,呈不规则小团状,分布状态与长石相同。岩石中有较为纯净的柱状或粒状的方解石脉,有的夹杂有少量的粒状石英。金属矿物为不规则小团点状、锯齿缝合线状。
图5 微晶灰岩手标本(左)及镜下照片(右,已染色)
中石炭统岷河群(C2mn)在保护区区域上略有变化,在九龙峡和九龙峡以东以红色-灰白色白云质灰岩为主,夹角砾状白云质灰岩,硅化灰岩或大理岩化灰岩,厚度>252 m。向东至尼藏附近,出现白色大理岩。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继承了下石炭统的沉积环境。由于海水含盐度较高(主要是Mg),白云质灰岩乃至白云岩沉积到处可见。在台力傲以北,与有化石证据的上石炭统及下石炭统为整合关系。本群底部一般见有石英砂岩,而其上部也常见有碎屑岩夹层,同时又较多的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出现,岩石颜色较浅。
上石炭统尕海群(C3gh)主要分布于保护区北部然子寺北至当当西一带,出露面积较小,与下伏地层中石炭岷河群(C2mn)整合接触,与上覆下二叠统大关山群(P1dg)呈不整合(断层)接触。
根据多儿沟当当一带上石炭统尕海群岩性有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夹薄层灰岩,深灰色破碎灰岩,深灰色中厚层块状粉-微晶灰岩(图6)夹薄层硅化灰岩,乳白色块状白云质灰岩,灰色夹乳白色硅化灰岩,灰白色白云岩。总体看来,为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建造,属正常的海相沉积,继承了早、中石炭世的沉积环境。通过对手标本的实验室岩性鉴定,块状粉-微晶灰岩主要由方解石(93%)、白云石(2%)、泥质(3%)、长石(1%)等组成,并含有金属矿物(1%)。粉-微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中的方解石粒径以0.02~0.05 mm为主,少量较小或较大,薄片中见最大粒径达0.1 mm,相互混杂,堆积而成;白云石粒径与方解石相当,呈不规则小团状聚集,零散分布。手标本遇冷稀盐酸剧烈冒泡。泥质为粉状,较为均匀的分布于方解石等颗粒之间;长石为他形粒状,零散分布。岩石具碎裂,宽窄不等的裂隙中有较为纯净(手标本中为白色)的方解石充填。金属矿物为不规则小团点状,零散分布。
图6 块状粉-微晶灰岩手标本(左)和镜下照片(右,已染色)
2.2.4 二叠系(P)
二叠系在保护区主要出现下统大关山群(P1dg),该地层主要断续分布于保护区北部,仅见下统,呈北西西向展布,与不同时代的地层呈断层接触,上覆地层为下白垩统(K1),下伏地层为上石炭统尕海群(C3gh)。从保护区北部当当剖面来看,从上到下岩性为炭质板岩与薄层灰岩(板状微晶灰岩,图7)互层,灰黑色中厚层状含燧石条带灰岩,深灰色炭质板岩与同色薄层灰岩互层。分布于然寺熬和台力敖一带的下二叠统,为灰黑色薄层燧石灰岩夹板岩,炭质板岩。燧石呈团块或条带状出现。灰岩中产䗴及珊瑚化石。晚石炭世以后,因构造运动影响,本区沉积环境由正常的海相灰岩沉积逐渐变为滨-浅海相沉积。
图7 板状微晶灰岩手标本(左)和镜下照片(右,已染色)
通过对薄层灰岩手标本岩性鉴定,其岩性为板状微晶灰岩。岩石主要由方解石(91%)、白云石(1%)、泥质(3%)、石英(2%)、白云母(<1%)、绿泥石(微量)、黑云母(微量)等组成,并含有金属矿物(<1%)。微晶结构,板状构造。岩石中的方解石粒径以0.01~0.03 mm为主,少量较小或较大,薄片中见最大粒径达0.06 mm,略显拉长,并沿长轴方向定向分布;白云石粒径、形态与微晶方解石相当,呈不规则小团状聚集,零散分布。经茜素红—S溶液染色,方解石呈红色,白云石不着色。手标本遇冷稀盐酸剧烈冒泡。泥质为粉状,较为均匀的分布于方解石等颗粒之间;石英为细粉砂状,较为均匀的零散分布;白云母为极小的片状,定向分布;绿泥石为小片状-鳞片状、黑云母为雏晶状-极小的片状,相互混杂,呈与板理方向一致的、不连续的脉状和丝线状。金属矿物为不规则小点状,零散分布。
2.2.5 三叠系(T)
保护区三叠系地层分布最广,约占保护区面积的三分之二,北西西向展布,属秦岭区三叠系地层,保护区出露中、上统,各分2个岩组。
(1)中三叠统(T2)主要分布于劳日果巴上游的马拉哈一带,呈北西向带状分布,属浅海相碳酸盐和碎屑岩建造,进一步分为两个岩组:
中三叠统下岩组(T2a):岩性为中厚层状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夹黑色粉砂质板岩、钙质板岩及薄层灰岩。出露于保护区西南角,马拉哈西南附近,砂岩中见植物化石碎片。
中三叠统上岩组(T2b):上部为灰色薄层钙质粉砂岩夹黑色板岩及薄层灰岩;下部为褐灰色薄层细砂岩及薄层灰岩,厚约1 020 m。该组顶部有贫铁矿夹层,此层层位稳定,颜色为紫灰色,各夹层间距离不超过100 m,形成一个含铁岩系。主要为灰绿色中厚层砂岩及砂质板岩夹薄层灰岩,沉积韵律明显。
区内中三叠统的细粒长石砂岩,碎屑约占70%,主要为石英、长石,约占30%~40%,尚有少量黑云母、白云母、硅质岩,喷出碎屑等,碎屑磨圆度及分选性均差。胶结物主要为绢云母,其次为铁白云石、硅质等。细粒硬砂岩碎屑呈不等粒状,直径一般0.1~1 mm。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及岩屑,三者含量相近或石英略多些,约占1∕2。岩屑成分包括硅质岩、板岩、千枚岩、粉砂岩等。碎屑磨圆度差,多为楼角状及半棱角状,分选性差。
(2)上三叠统(T3)呈北西西向带状展布,分布于保护区劳日果巴一带。
上三叠统下岩组(T3a)为中-厚层状细砂岩、长石石英细砂岩、砂岩及钙质粉砂岩夹灰色薄层灰岩、黑色板岩及粉砂质板岩,在区内岩性较稳定。粉砂岩中碎屑约占60%,直径0.01~0.1 mm,其中石英、长石约占90%,云母及方解石少量,尚有个别电气石。绢云母,碳酸盐胶结,基底式胶结为主。
上三叠统上岩组(T3b)上部以深灰-灰黑色薄到中层状钙质细砂岩及粉砂岩为主,夹薄到中层状灰岩和板岩、砂质板岩(图8)、石英细砂岩;下部为深灰、灰绿色石英细砂岩、石英长石砂岩及长石砂岩夹砂质板岩、泥质板岩。白古寺一带出现数层灰色薄层状灰岩,达拉沟一带岩性与化石同白古寺一带一致,砂岩中见有流水波层及交错层理。碎屑直径0.02~0.2 mm,其中石英少于60%,长石25%~30%,含少量云母、方解石、铁白云石。碎屑以次棱角状为主。上岩组的砂质板岩(图8),岩石主要由石英(63%)、长石(12%)、黑云母(3%)、白云母(1%)、岩屑(6%)、碳酸盐和泥质(15%)等组成,并含有金属矿物(少量)。变余砂状结构,板状构造。岩石中的石英为略显拉长的不规则状,沿长轴方向具定向性;长石为它形板粒状,具不同程度的蚀变:有的双晶,有的几乎完全被蚀变矿物(主要为碳酸盐)所取代,仅有少量长石的残留;黑云母、白云母为小片状,定向分布,有的黑云母具强烈的绿泥石化;岩屑为略显拉长的不规则小团状,大多边界模糊,有的透明度较差,种类以长英质岩屑为主,少量为灰岩岩屑。碳酸盐为集合体状、泥质为隐晶质-显微晶质,相互不均匀混杂或各自聚集,显定向性,分布充填于以上矿物和岩屑(粒径在0.06~0.5 mm)之间。金属矿物为略显拉长的不规则小团点状,零星分布。
图8 砂质板岩手标本(左)和镜下照片(右,已染色)
本区上三叠统以细砂岩为主,灰岩层位较稳定,水平层理为主,且有海相菊石化石出现,并含鲕粒、植物化石碎片等,说明以找海相沉积为主。斜层理及流水波痕表明局部可能有河流相或三角洲相沉积。岩层厚度巨大,长石砂岩较多,碎屑之分选性、磨圆度较差,说明沉积较为迅速。根据岩性及化石,应属浅海相碎屑岩建造及海相碳酸盐岩建造。
2.2.6 白垩系(K)
保护区出露下白垩统,主要分布于尼藏-洋布一带,北西向展布。根据尼藏下白垩统剖面,从下到上可分为下岩组(K1a)和上岩组(K1b)。
下岩组(K1a)与上三叠统上岩组不整合接触。下岩组厚度大于78 m,从下到上岩性依次为紫红色厚层砾岩,紫红色中厚层砾岩。
上岩组(K1b)未见顶,厚度大于442 m,从下到上岩依次为紫红色泥岩,灰绿色、灰色泥岩夹薄层泥灰岩,紫红色泥岩偶夹粉砂岩,灰绿色泥岩,紫红色泥岩夹厚约10 m的灰绿色泥岩。
从下白垩统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应为山间盆地及断陷盆地沉积。受断裂控制,沿断层走向呈长条状分布。由于受古地形条件的影响,各地所见厚度差异较大。岩性上由下到上由粗变细,即由砾岩、砂砾岩逐渐变为泥岩。尼藏剖面的这种变化是很清楚。砾岩中砾石成分为黑色灰岩、黄绿色粗砂岩、粉砂署以及少量板岩、硅质岩、石英闪长岩及石英等。砾径一般3~5 cm,大者可达20~30 cm 以上,呈次棱角-棱角状,分选差,常大小混杂,砂泥质胶结,充填式胶结类型。
根据红色地层的分布一般受断层控制,下部粗,砾石多具磨圆度、分选性均较差,上部泥岩为主。
2.2.7 第四系(Q)
第四系不甚发育,主要分布在多儿河以及各支流两岸阶地上。根据地貌形态和沉积物的特点,可分为2种类型:
一是阶地沉积物,流域内河谷两岸分布着河流阶地大都属于侵蚀阶地和基座阶地。主要为一套含砾砂土、砂砾层和黄土状粉砂、含碎石粉砂及砂砾层。阶地面上为农田的主要分布地带。
二是其他堆积(沉积)物,主要是冲洪积物(分布于主要沟谷及其支流中),坡积物普遍分布,生物堆积(分布于森林区及其周边)。
按成因类型主要有冲积和崩、坡积。冲积层(Q4al):上部为砂壤土,厚度1.5~3 m,下部为砂卵砾石层,厚度10~15 m,磨圆度较好,密实,呈条带状分布在公路以上地带。河床冲积层厚3~7 m,为磨圆度良好的砂卵砾石,较密实。崩、坡积(Q4col+dl)零星分布在河岸斜坡及阶地后缘,为块碎石及碎石土,厚度3~8 m,松散,局部有架空现象。
多儿河流域岩浆岩不发育。仅在保护区北部班藏一带有脉岩出露,发育的脉岩有斜长细晶岩脉、闪长岩脉、闪斜煌班岩。主要集中于志留纪地层中。
(1)斜长细晶岩(l)
是最常见的一种脉岩。其余均见于志留系中,尤以中上统出现最多。一般顺层侵入,有时边界不太规则。小0.4~0.5 m,长2~3 m;大脉宽达10~20 m,长达30~50 m。斜长细晶岩淡红色、灰白色、浅灰绿色,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石英,暗色斑晶少见,有角闪石及黑云母。
(2)石英闪长玢岩(δol)
顺层侵入于下石炭统中,脉体最宽处可达10 m。岩石具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斜长石,次为暗色矿物。斜长石板状,具钠长石双晶,环带构造,属中奥长石,一般1.2 mm×0.5 mm。暗色矿物为黑云母,少数角闪石。
脉岩之间均未见穿插关系,其侵入先后时代难以确定。斜长细晶岩侵入于志留系和石炭系,同时也侵入于中三叠统下部岩性组中,而在白垩纪地层中未见任何脉岩。
区内断裂构造主要分布在旺藏—羊布一带,属武都—白马斜叠弧构造,东南与文县弧形西翼褶带在卡坝-羊布一线衔接,西北延伸至卓尼一带。属挤压断褶带,发育在白龙江复背斜南缘,宽约8 km。断褶带由一些压性、压扭性断裂及其间所夹的石炭系、二叠系线状褶皱组成,又有与它们斜交的低序次扭断裂发生。可分为北西东南向早期构造和晚期北东西南向、北西东南向构造。
保护区断层主要为旺藏—羊布斜冲断层:位于保护区东部,从卡坝、尼傲、帕尕、台力傲、尼臧到羊布。断层走向110°~120°,倾向60°~70°。上盘古生界斜冲于下盘三叠系之上,北东盘向北西扭动,西南盘向南东发生了扭动。该断层具70~100 m 宽的挤压破碎带,出现断层泥和角砾岩。有方解石脉、石英脉贯入附近岩层。岩石有硅化、褐铁矿化现象,见有擦痕。两侧地层中发育有断层引起的低序次小褶曲(南侧小褶曲轴面产状270°∠70°)和小断层(北侧小逆断层产状70°∠85°)。在该大断层北侧有几条分支断层与之形成“入”字型。这些断层的主要特点是:与主干断层只有10°~20°的夹角,所交锐角尖指向南东,大致互相平行,未越过主干断裂,其力学性质为压性。由分支断裂与主干断裂的关系及主干断裂与其两旁一些低序次褶、断的关系判断,该大断层在平面上移动的方向是北盘向西,南盘向东。
褶皱:由石炭系、二叠系形成的几个褶皱是该断褶带的又一重要成分。它们由东向西是羊布梁倒转背斜、然寺傲向斜。褶皱核部分别出露下石炭统、下二叠统,其间中、上石炭统则是共用的翼部。除羊布梁背斜北翼中-上石炭统正常北倾,南翼倒转北倾成为轴面北倾的倒转背斜外,其余为正常褶皱。前述各方向断裂一方面受到制约,往往沿不同时代地层接触线发生,另一方面又对在这些地层中发育的褶皱加以破坏,或者使翼部残缺不全,或者使核部相对横移。
在大地质构造位置上,保护区位于秦岭东西向构造带的西秦岭南部印支褶皱带南部,松潘甘孜褶皱系东北缘(图9)。该区构造以大型的紧闭线状褶皱和大规模的压型-压扭型断裂为基本特征。松潘-甘孜褶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为华北地台、扬子地台、羌塘块体的构造汇聚区,地质构造演化复杂,具“中国地质百慕大”之称[6]。
图9 保护区大地构造位置示意图
在震旦纪和早古生代,松潘—甘孜地块与南秦岭褶皱带同属古扬子地台的一部分。古早生代加里东运动期,古扬子地台西北出现3个裂陷槽,但裂解不够彻底,后来各裂陷槽通过弥合填平,自石炭纪至中三叠世安尼期共同接受浅海碳酸盐沉积,重新连接至一起。早二叠世晚期,晚海西-早印支期的峨眉地裂运动发生,形成了松潘-甘孜地块内南北向的木里—平武裂陷带和中秦岭区内东西向同仁—酒奠梁裂陷带,出现了半深海-深海沉积。中三叠世安尼期与拉丁期之间的早印支运动,在扬子、华北地台和中、北秦岭、祁连褶皱带均表现强烈[7-8]。拉丁期扬子、华北地台抬升成陆地,中、北秦岭、祁连褶皱成山,南秦岭及松潘—甘孜地块下陷,接受来自周边陆地的岩屑沉积,形成浊积盆地。晚三叠世,南秦岭及松潘—甘孜地块继续强烈下陷,接受了巨厚的复理石碎屑沉积,松潘—甘孜地块古老的花岗质基底大幅沉陷,随之解体软化,部分熔融,形成再生酸性岩浆侵贯入沉积盖层。古老地块到此消亡。直到晚三叠世末,晚印支运动席卷整个南秦岭和松潘甘孜海域,致海槽关闭,全部褶起成山[9]。
综上,松潘—甘孜地块自早古生代末加里东运动而形成,至三叠纪末晚印支运动而消亡。它与扬子地台、秦岭褶皱带在志留纪末分开;在石炭纪、二叠纪裂陷槽填平,三者又弥合一起;在早二叠世晚期再一次与扬子地台、中秦岭褶皱带分离,并和南秦岭褶皱带连接一起;在中三叠世、晚三叠世的持续下陷,古地块花岗质基底解体,接受周边褶皱隆起为源区的碎屑沉积和浅海相碳酸盐沉积;直到晚三叠世末海槽关闭,褶起成山。因此,它与扬子地台、秦岭褶皱带经历了分-合-分-消亡的演化过程。
(1)甘肃省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西秦岭西端,松潘—甘孜褶皱系东北缘,迭部—武都断褶带南缘,白龙江复背斜南翼。以羊布梁子为界线,南部为松潘—甘孜褶皱系的东北部分,褶皱、断裂活动相对较小,岩浆岩不甚发育;北部为西秦岭褶皱带,断裂活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松潘—甘孜地块自早古生代末加里东运动而形成,至三叠纪末晚印支运动而消亡、褶起成山,与扬子地台、秦岭褶皱带经历了分-合-分-消亡的演化过程。
(2)甘肃省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层主体是中生界三叠系,属秦岭地层分区和甘孜—松潘地层分区,以海相沉积为主,有部分陆相碎屑岩建造。主要为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白垩系,及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堆积体,其中三叠系地层最为发育。
(3)甘肃省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部旺藏—羊布一带断裂构造发育,属武都—白马斜叠弧构造。断褶带由一些压性、压扭性断裂及其间所夹的石炭系、二叠系线状褶皱和北西向洋布梁北侧冲断层、旺藏-洋布冲断层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