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如何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如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如何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
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近期,权威部门、相关专家学者接受人民日报采访,解答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刊摘登部分内容。
财政政策是政府實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税收、赤字、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
“‘适度加力,主要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组合使用多种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说,扩大支出要加强财力保障,今年还将安排一定规模的赤字,确保财政总的支出规模有所增加。
“今年将继续安排适当规模的专项债,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2023年执行中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也将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说。这些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不断加大对地方的倾斜力度。“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仍然保持一定规模,并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强化财力薄弱地区的资金保障,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让企业轻装上阵。2023年,我国分批延续、优化和完善了70余项税费优惠政策。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荣鄂说,在上述优惠政策大部分直接延续至2027年年底的同时,2024年还将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提高政策精准性和针对性,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提质增效”,则意味着把同样的钱花出更大的成效,并加强与其他宏观政策协同联动,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最大程度提升宏观政策的调控效能。
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方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认为,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落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的财税举措,持续强化对生态功能重要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将进一步牵引带动经济回升向好,形成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良性循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科技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从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等4方面着力——
技术创新决策方面,要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健全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强化从企业和产业实践中凝练应用研究任务。
研发投入方面,要继续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税收优惠、技术交易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优化面向企业的科技金融服务。
科研组织方面,要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要支持企业前瞻布局基础前沿研究,通过研发合作、平台共建、成果共享等方式参与科技创新平台与基地建设。
成果转化方面,要强化新时期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场景驱动作用,建设一批重大示范应用场景,推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制度保障是关键。要强化科技创新政策与财税、金融、人才、产业、知识产权等方面政策的衔接协同,为企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如何抓好落实、做好相关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从三方面发力。
——抓落实,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
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地方壁垒,顺畅要素流动。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着力构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杜绝选择性执法和让企业“自证清白”式监管,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预期。
——优氛围,从政策和舆论上营造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政策上,一方面加强政府诚信建设、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一方面完善面向民企的信息发布平台,加快项目推介,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舆论上,总结推广各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持续营造正确认识、充分尊重、积极关心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解难题,从个案和整体上协调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
盯住个案。抓好投融资、招投标、市场准入、要素保障等典型问题整改,坚持以钉钉子精神以点带面地为民营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力争解决一类问题、受益一批企业、助力一个行业。
着眼整体。加强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综合分析,不断健全民营经济形势监测指标体系。持续畅通民营企业诉求反映和问题解决通道,及时回应企业关切,针对共性建议研究形成可落地、能见效的政策举措。
疏堵点、提信心、破壁垒、解难题、抓落实,努力让民营企业有感有得,推动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外贸进出口涉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首先要厘清国内外形势。“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动能不足,由此带来的外需持续疲弱成为影响外贸走势的主因。”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说,我们要充分正视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但也要看到,一些回稳向好的积极因素不断集聚。
具体来看,新产品和新业态潜力充足,“新三样”、储能产品等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产品契合全球能源发展需要,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中国外贸拥有持久不息的创新能力和稳定高效、充满韧性的产品供应链,将继续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和全球經济复苏增长提供强劲新动能。
培育外贸新动能,要抓重点工作。“中国已连续12年位居全球中间品出口第一大国,中间品对外贸增量的贡献接近六成。”李兴乾表示,拓展中间品贸易,顺应国际贸易发展潮流,是互利共赢之举。要进一步与贸易伙伴拉紧合作纽带,满足其发展制造业的现实需求,实现优势互补,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围绕扩大跨境电商出口,将持续完善通关、税收、外汇等方面政策,提升监管便利化水平,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支持跨境电商综试区、行业组织和企业等积极参与“丝路电商”、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培育外贸新动能,还要推动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商务部将会同各地方各部门持续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稳外贸政策。同时,针对新形势新任务,研究储备新的政策措施,适时推动出台,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商品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促进国内国际市场高效联动,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的重要抓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综合规划司副司长王国伟说。
新的一年,如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王国伟介绍,首先,要研究探索与成熟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供给,为经营主体提供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其次,改革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行业准营规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另外,还要围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产品质量安全重点领域,深化工业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和市场秩序治理,着力优化市场消费环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放心消费的信心。
“特别是要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竞争协调司副司长周智高说,要深入开展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等问题专项整治,有力纠治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限定交易、限制企业自主迁移、阻碍商品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等突出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同时,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机制。推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加快出台,完善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抽查等工作制度,统筹运用提醒敦促、执法约谈、立案调查、行政建议等多种方式,及时预防和制止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李青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下定决心理顺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快有关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权事权与地方政府责任的匹配,从体制上杜绝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的产生。还要着眼更高层次的统筹推进,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这三项重要改革任务需要多层次、多方面的统筹协调,形成制度合力、政策合力。
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以颠覆性技术和革命性创新为本质特征,有望发展成为新兴产业乃至支柱产业。发展未来产业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新的一年,如何把未来产业的蓝图变为现实,塑造发展新优势?
在“立”上厚植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未来产业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而形成的产业,发展未来产业的根本出路是科技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要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前沿技术攻关。
未来产业的原创技术策源要立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战略科学家、战略企业家两个主体积极性,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机制,让“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科学家给技术、企业家用技术”。
高质量推进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培育,要立足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瞄准打造引领未来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形成给场景、育主体的政策支持方式,突出应用场景与早期市场供给,形成各类初创企业不断涌现、梯次发展的良好生态。
在“进”上寻求突破,营造优质生态环境——
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促进创新要素向未来产业聚集,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瞄准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6G、量子信息、深海空天开发等领域,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
“接下来将继续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抢占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如何理解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如何做好这项重要工作?
“逆周期调节是通过运用一系列宏观政策工具,及时熨平经济运行可能出现的短期波动;跨周期调节加入了对中长期经济发展的考量,兼顾经济短期的周期性波动与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说。
“赤字管理、减税降费等是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有力政策工具,这些年为经济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说,当前宏观政策工具箱里财政政策工具储备充足,今年将用好增发国债、地方政府一般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工具,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适度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更好发挥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循环的作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政府投资是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有力工具。今年将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好带动放大效应。”王建凡表示,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很多方面还有较大投资空间,要把握投资方向,着力提高投资效率,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2024年,将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准备金等基础货币投放工具,熨平利率短期波动,为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货币市场平稳运行,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良好货币政策环境。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创新推出了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中长期需要获得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今年要进一步提升货币信贷政策引导效能,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好高质量发展。”邹澜说。
“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田轩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2023年,我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前11个月,全国一、二手房合计交易量实现同比正增长,保交楼工作扎实推进;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有序推进;金融机构经营和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今年将如何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积极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加强预售资金监管,防止出现新的交付风险;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导地方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落实房企总部所在城市政府和项目公司所在城市政府责任,坚决追回被抽调的预售资金。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各类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抓好“金融16条”及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各项政策落实。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目前,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从结构上看,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大部分地方债务水平也不高,并有较多资源和手段化解债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要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健全化债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运用债务重组、置换等手段,分类施策化解融资平台存量债务风险,严控增量债务。
——推动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近年来,经过持续改革化险,高风险银行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已经较2019年峰值时压降几乎过半,存量高风险银行的改革方向和化险思路已经明确,正在稳步推动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风险较高的中小银行,要实施高强度监管,逐步使相关风险收敛。同时与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一行一策”,谋划实施改革化險的路径以及相应举措,多措并举稳妥有序化解和处置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