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艳净,董淑杰,翟所迪*
单位:1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学部,承德 067000;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191
对于正常人来说,心脏是在有规律地跳动,一收一缩,刚劲有力且富有节律。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心房失去了正常的节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规则和快速的心率,可以理解为心房在“颤抖”。有的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而有的患者症状明显,通常包括心悸(感觉心跳加快、颤动或者剧烈跳动)、呼吸急促、胸部疼痛、气短、运动能力下降和虚弱等。这种症状可能时有时无地出现,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甚至1周的称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超过1周的称为持续性房颤;持续超过1年的称为持久性房颤;持续10年以上甚至终身伴随的称为永久性房颤[1-2]。
心脏是人体的供血器官,正常情况下,心脏内的血液在快速、有序地流动,而房颤患者,由于心房的“颤抖”,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血液流动缓慢且杂乱无章,导致血液淤滞在心房中难以排出,进而损伤血管内皮,随之心脏会释放出一些促进血小板聚集的物质(如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胶原等),这些物质会导致心房内的血液黏稠。血液的黏稠和无规则流动则导致了心房中血栓的形成[3]。
左心房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叫左心耳,是指左心房由内向外略突出且较狭长的一个特殊结构。因左心耳结构的特殊性,其是房颤患者最容易发生血栓的部位,约占房颤血栓形成的90%[4]。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规律地为全身各个器官输送血液,日夜不停。上面已经提到,血栓容易在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左心耳)形成。左心房的血栓如果脱落,会随着血液循环向下移动到左心室进而通过血液流动到全身各级动脉。最常见的是到达颅内动脉系统,造成脑卒中,俗称“脑血栓”[5]。血栓脱落还可以到达胃肠道系统、肾脏动脉、脾动脉等,进而造成肠梗阻、肾梗死、脾梗死等。部分房颤患者也可能在右心房产生血栓,当右心房的血栓脱落时可以导致肺动脉栓塞。任何一个部位的栓塞都可能造成相应器官的缺血,甚至会危及生命。
对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那么,需要如何避免呢?为了防止血栓形成,需要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脑卒中和其他血栓事件的发生[6]。最常见的口服抗凝药物分为两类,一种是经典的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通过阻断体内维生素K的代谢,进而影响凝血因子的形成,最终影响血栓的形成。华法林因其作用时间长、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优点,深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尤其对于中重度二尖瓣狭窄以及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华法林并不是完美的抗凝药物,它起效时间比较慢,治疗窗窄,与其他食物、药物相互作用较多,并且需要频繁监测,因此,另外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包括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艾多沙班、阿哌沙班等)[7-8]应运而生。新型口服抗凝药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形成而影响血栓的形成,与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起效时间较快,不需要常规监测凝血功能,与食物、药物等相互作用少。但是,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并不是“完美无瑕”的,除了达比加群酯外,其他几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都没有特异性拮抗剂。华法林可以使房颤患者卒中风险降低64%,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预防卒中的疗效不劣于或者优于华法林[1]。
在应用华法林期间,应保证饮食均衡。需要注意芒果、葡萄柚等会增强其抗凝作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西兰花等会降低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华法林与药物相互作用比较多,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较华法林相对少。因此,无论应用哪种口服抗凝药物,在就医或者需要进行其他有创检查或治疗时,都应该告诉医生自己目前正在服用抗凝药物。
抗凝药物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出血,包括轻微的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女性患者可能会有月经增多的情况,轻微出血一般可自行缓解;严重的出血包括尿血、便血等,这种情况切勿自行停药或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或者药师的指导下按照正确的疗程和剂量服药。
另外,合并肥胖、饮酒、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9],发生血栓风险相对较高,这些患者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将药物控制和自我管理相结合,进而减少卒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