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攀峰, 李恩昌, 吕一军
(温州医科大学健康与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浙江 温州 325035)
“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1]。陕甘宁边区通过发展医疗卫生,保障和促进了边区军民身体健康,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权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同时也有效支援了抗战,对党良好形象的树立起到了重要作用。陕甘宁边区医疗卫生事业走过的历程、取得的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的百年奋斗史诗重要组成,是党的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学界对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话题研究长盛不衰,但对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疾病防治工作的讨论并不充分。通过把握边区医疗卫生事业从小到大的历史过程,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医疗卫生事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过程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对从医疗卫生取得的显著成就与群众对边区政府的认同,可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的认识。
红军初到陕北,陕甘宁边区百姓不卫生的生活方式,迷信的思想观念,再加上缺医少药的客观条件,使得流感、痢疾、伤寒、天花、脑炎、猩红热、白喉、妇科疾病、性病等对人民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陕甘宁边区是战争和政治非常状态下的产物,贫瘠、落后是这一地区的显著标签。这在卫生观念与行为上的体现尤为明显。正如李富春在边区医疗卫生座谈会时提到,边区“卫生医药尚没有保障,群众还被旧社会留下的野蛮的巫神和不卫生的习惯与疾病侵袭。”[2]这意味着在边区发展卫生事业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但借此改变这一状况,促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民生,其意义不言而喻。
医药卫生保障需要建立在充分的医药卫生资源以及大众对卫生生活方式的普遍共识之上。边区在这两方面的条件严重不足。一方面,日军以及顽固分子的封锁,导致边区与外界沟通十分困难,导致医疗器械、药品以及医疗卫生人才极度缺乏,影响了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刚到延安的白求恩(Norman Bethune),就被他眼前的医院震惊,这比他想象的还要困难。炕上铺草就是病床,只有重伤员才有一条破棉被,轻伤员只盖一条破棉套,残缺的医疗器具周围连酒精、麻醉剂、橡皮膏等普通药物也没有,肥皂、毛巾甚至被视为了奢侈品。[3]由3名医生和10名护士组成,比白求恩晚5个月抵达延安的中国红十字会第29分队,也对他们工作的医院充满慷慨。他们情感中流露的尽是——这根本不能被称为“医院”。1939年1月6日,他们在给保卫中国同盟的报告中写道:我们必须小心行走,因为通往山上窑洞医院的路又窄又陡,在雨天的时候这些路又会变得无比湿滑。病人的住房十分糟糕,这些没有支撑的洞穴有时会倒塌,尽管如此,每个窑洞里的炕上还是并排躺满了8到10个病人。他们自带的被褥布满了虱子,我们的医生和护士必须得爬到炕上治疗、检查和照顾病人。但这里最为困难的还不是这些,而是这里的“设备不足,药品供应非常少,并且几乎没有手术器械。”[4]在马海德(George Hatem)工作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病人被要求自己带被子,只有卧床不起的病人才有睡衣和裹尸布。[5]另一方面,边区老百姓不讲卫生,生病求巫,由此导致疾病甚至死亡,比比皆是。边区老百姓不洗脸、不洗澡、不开窑窗的现象十分普遍,并且“全边区仅有中医千余人,西医二百余人,中药铺及保健药社四百余个”,但是却有“巫神二千余人”[6]。妇女的健康问题更是令人震惊。当时的妇女卫生情况调查表明,产妇坐灰生产,用不经消毒的高粱秆、瓦片剪脐带,产后坐三天且只喝米汤,用脏布包裹婴儿是普遍发生的事情。据1940年9月边区民政厅的统计,“延安县全境,及环县、淳耀、延川、延长、安定各县一部,均发生过瘟疫,仅盘龙一个区死人五百余。”[8]由此可见,边区疾病防治工作的严峻性。在战争的大环境下,短期内改变边区医疗卫生资源匮乏的现状并不现实。因此,做好医疗卫生制度的顶层设计,加强卫生机构建设与疾病防治工作,成为边区进行医疗卫生保障的重要途径。
早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注重医疗卫生制度的建设。苏区经济落后,当地居民普遍缺乏公共卫生观念以及卫生防疫意识。错误的观点导致在传染病流行时采取不正确的行为方式,加大了对军民的伤害,而频发的战争,又为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也迫切需要出台卫生制度来指导实际工作。这一时期苏维埃政府与红军颁布了《苏维埃区暂行防疫条例》《卫生防疫条例》《卫生运动纲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以及宣传册,对于缓解医疗卫生对革命战争造成的压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总体上而言,中央苏区时期的医疗卫生制度虽能满足其总体需要,但普遍存在先有事实,后有制度,甚至政出多口的现象,其重点在如何形成有效的预防机制以及群众性卫生运动制度。
为了应对陕甘宁边区严重的疾病流行情况和医疗卫生问题,延安时期的医疗卫生制度较中央苏区时期有了明显的提升,具体表现在组织上更健全,覆盖面更广泛,内容上更翔实与系统。中国共产党领导陕甘宁边区始终秉持预防为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工作原则[9],提倡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中西医结合方针,使得边区疫病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遏制了边区流行性传染病的肆虐蔓延,加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增强了边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合法性的认同,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军队系统、陕甘宁边区政府等颁布了系列命令、规定、章程、条例、办法、训令[10],涉及医政工作,卫生防疫、保健,医疗救护,卫生教育,中西医结合,药材工作等。代表性的如1939年7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卫生行政系统大纲》,1940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保育工作的通知》,1941年9月16日陕甘宁边区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国医国药奖励优待条例草案》,1942年6月2日陕甘宁边区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发边区防疫委员会组织条例的命令》,1943年中央军委颁布的《关于卫生部门的几个工作原则的指示》,1944年11月陕甘宁边区颁布的《关于开展群众卫生医药工作的决议》等。这些制度由于出于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性,在遇到情况时往往能快速反应,应急处理,并取得较好的效果。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虽处于积累经验阶段,但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确立了基本原则,为新中国坚持“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方针进行了有益探索[11]。
正是在这些制度的严格执行下,陕甘宁边区医疗卫生事业呈现出了一派新气象。在陕甘宁边区,医生对于病人的情感,是一种超越了现实物质的纯粹。这种纯粹集中体现于“一切为了病人”(All For The Patients)[5]的准则与信仰。这种高贵品质是白求恩精神最为直接的体现,成了当时医生护士在救死扶伤中最重要的信念,是这一时期医务人员道德要求最为深刻的体现,也是促使这一时期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原因。延安的四家国际和平医院都设有门诊部,为边区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这里的医生和其他地方的医生一样,戴着口罩,穿着长袍。但是当他们离开手术室的时候,他们穿上了和其他人一样的旧棉袄,打了补丁,褪了色;在住院部,为了更好照顾伤病员,医院院长们常常得把自己的被褥给病人,自己和工作人员一起睡;遇到罕见病和疑难杂症时,医院会召集所有的科室成员参加,科室每个月都会向医院汇报医疗活动并进行交流,药品、医疗设备和其他医院用品的使用都由总医院组织的会议决定;在八路军制药厂的生产线上,每一个工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为什么和为谁而工作,他们最关心的是尽可能地加速生产,解除前线战士和老百姓的痛苦;在医院的窑洞实验室里,医生们没有被设备和供应的缺乏吓到,他们穿着草鞋和护士们一起工作,寻找西药的替代品[12]。辛劳的工作,清苦的生活,无私的奉献,甚至可以牺牲自己来成全伤病员,这是延安时期医生们的真实生活写照和强大精神内核的流露,也是在战争环境下体现出来的一流品质。在这里,设备的落后和供应的不足不仅没有吓倒医生们,反而成为一种激励。这种激励,既推动了医疗事业滚滚向前,同时也造就了医生们的强大自我和作为一个医者的人生价值。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前,边区只有两所比较正规的医院。一所是红二十五军在延川成立的永坪医院,另外一所是由红十五军团成立的甘泉下寺湾医院。陕甘宁边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遭遇到了严重自然灾害,使得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这个“烂包光景”注定了在边区进行卫生健康状况改善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陕甘宁边区卫生管理体系和疾病防治体系的重新构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疾病防治工作离不开医务人员以及健全的组织机构。边区政府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吸引医务工作者来延安做了大量的努力[13]。1938-1940年,新参加八路军的卫生干部共增加了30%,其中医生占53.4%,护士占10%,制药技师占6.6%[14]。除了中国医生外,边区也吸引了一批外国医生的到来。除了1936年就已经到达边区的马海德外,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工作的外国医生还有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德国医生汉斯·米勒(Hans Müller)、苏联医生阿洛夫(Andre Orlov)、朝鲜医生方禹镛、奥地利医生理查德·傅莱(Richard Frey)以及印度援华医疗队的巴苏(B·K·Basu)和柯棣华(Dwarkanath S. Kotnis)等。医务工作者在边区是有优待的。1941年4月公布的《中央军委关于卫生部的几个工作原则指示》指出卫生部门专门家(医生)工作之分配与地位之高低不应根据斗争历史之长短,政治知识之多少,党员或非党员,而应根据其专门知识与技能。根据中央书记处1942年5月26日发布的《文化技术干部待遇条例》,边区的医药卫生人才,根据其学历及专长,给予不同的津贴、伙食、住房、衣服以及书报的查看权限等。在中央的领导与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下,边区先后创办了中国医科大学、白求恩护士学校、医药学会、卫生学会、延安中央医院、边区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八路军野战医院、军委直属医院、第二兵站医院、亚洲学生疗养院等。这些机构为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拥有卫生的生活方式从来不应该是少部分人的专利与特权,人人享有健康是政府执政的重要目标。陕甘宁边区的旧思想、旧习惯严重影响着广大群众,对他们的生产、生活、身体造成了恶劣影响。科学卫生知识亟需走出学术深闺,面向大众。这不仅对边区的民生建设,同时对边区的启蒙与救亡也都极具现实与政治意义。陕甘宁边区的卫生大众化宣传带来了科学的卫生理念来指导日常生活,并传递了这样一种观念:卫生的生活方式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只有改变封建迷信才能增进边区人民的福祉,更好的发展边区的经济文化并体现人民的主体性地位。边区的医务工作在利用党的机关报——《解放日报》这一平台,创作了一大批的优质科普文章,从基本的常识性卫生问题,边区常见的疫病,到群众急需解决的卫生难题,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有力推动了边区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同时,中国共产党通过举办卫生展览会,送医送药下乡,刊印书籍、杂志、报纸等途径,进行了广泛的卫生知识宣传,包括传染病知识的普及,边区常见疾病的防治、妇婴幼健康的关注以及基础卫生知识广泛传播[15]。这对边区群众的卫生知识的提升,卫生生活状况的改善起到应有作用。
陕甘宁边区对于传染病的管理主要通过积极的预防接种和有效的传染病报告制度来进行。传染病是可预防的,很小的投入往往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6]。在传染病防治实践中,边区防疫委员会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预警机制。包括实施接种预防,疫情报告,隔离制度等,基本实现做到了病前有预防、病后有报告、疫中有隔离的制度,在预防传染病蔓延、传播以及及时医治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示范推动作用。疫苗接种是传染病预防有效手段。中国共产党尽其所能在边区推广预防接种工作,积极派卫生员下乡施种和在药社或者医院定点施种等方式为群众注射防疫针。1939年4月7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提出要在边区进行“施种牛痘和注射防疫针”,并将此作为边区和军队的卫生方针之一。1940 年 3 月,延川县出现儿童出天花死亡的情况,仅禹居二乡的一个村庄,就有 13 个小孩死亡,边区政府责令民政厅快速派医务人员携带痘苗前往施种[17]。1942 年 3 月,中央门诊部为进一步规范施种工作,决定设定固定时间对群众进行预防接种,如“从 3 月 15 日起,规定每周星期一和星期四两个下午实施接种牛痘。凡在本市及附近 5 岁以下的儿童,可前去实施接种。”[18]
有效的疫情报告制度是防治传染病大规模爆发的重要方式。1942 年 5 月,边区防疫委员会实施了《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将边区主要流行的传染病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天花、霍乱、鼠疫。此类传染病必须以电话电报在 24 小时之内报告边区防疫委员会;第二类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及副伤寒、猩红热、回归热、斑疹伤寒、赤痢、白喉。此类传染病发生后必须按周进行报告。一旦遭遇上述传染病发生情况,经过边区防疫委员会诊断确认无误后,立即要把发病区域的交通线路进行断绝,实行病人隔离治疗等措施,且传染病人必须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若医院没有设立隔离病人治疗室,必要时由防疫委员会协同地方专门设立。及时隔离可以切断传染病的进一步传播的途。1941 年 3 月发布的《陕甘宁民政厅布告》对传染病的隔离制度进行了规定,要求对患瘟病的人进行隔离,包括其使用过的餐具、衣物、排泄物进行消毒掩埋等处理。对于已经发生瘟疫的村庄,要立刻通知相邻村庄进行预防瘟疫,停止人员来往,等到瘟疫消灭三星期后才能恢复原来的状况。同时,如果发现有瘟病,必须第一时间告知政府,政府安排布置有效有序的措施,必要时要采取断绝交通往来,对传染发病区进行封锁处理。这些措施对于传染病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缺医少药的陕北,中医是维系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19]。1938 年,边区政府筹建并成立了陕甘宁边区保健药社。该社坚持以“改良中药,中药科学化,中药西药化,以及解决西药困难,开展边区医药事业”为宗旨,实行看病、制药、卖药一体的模式。1944 年 4 月 29 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强调:西医中医虽然在病理、诊断、疗法等方面有不同的学说,而且西医是更为进步的,中医是更为人多的,但这两者都只利于病人之生,不利于病人之死,所以中西医应当团结起来,互相帮助。1944 年 5 月 24 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说:“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作用都是要治好病。治不好病还有医术问题,不能因为治不好病就不赞成中医或者不赞成西医。”[20]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在 1944年10 月组织了中西医召开了座谈会,李富春同志在会上指出:中西医要做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团结一致,全力合作,提高疫病防治工作能力[21]。1945 年 3 月 13 日,“陕甘宁边区中西医研究会”成立,其主要目的是团结与提高边区中、 西医(包括兽医),实行中西医合作,协助政府调查研究,帮助卫生行政机关及卫生技术机关解决有关卫生医药问题。中西医研究会的成立有利于中西医之间互相学习,不仅壮大了边区的医疗力量,也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边区医药卫生科技的进步,也为新中国成立以后走中西医结合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经验积累。
边区妇幼健康是一个突出的社会与民生问题,集中体现在妇科疾病的普遍性,产妇生产不科学性以及婴儿高死亡率上。根据当时调查,边区妇女由于缺乏科学的卫生知识,往往经期处理不当,妇科病患病率极高,导致很多人无法生育。错误的接生方法,以及产后对产妇与婴儿不科学护理与喂养,导致新生儿与产妇极高的死亡率。老百姓“丰衣足食的生活是有了,但是常常无后。娃老养不活,带不大,婆姨不是早期不育,就是有妇科病”[22],民间普遍存在着“要财旺,也要人旺”的呼声。中共在抗战中所处地位决定了进一步建设和巩固边区政权的重要性。,而妇女作为抗战力量的重要组成,以及她们在各项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要求边区政府必须重视妇女卫生与健康的需求。对此,中国共产党出台了系列政策,保障、提升其健康状况[23]。《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以及《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明确的提出了对妇女儿童的健康保护。1940年9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保护母亲儿童的决定》,号召全体党员和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护士及从事各种保育工作的非党同志,积极执行党的决定,注意保护母亲和儿童的工作。1941年1月和8月,边区政府分别颁布了《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保育工作条例》,加强对边区儿童的保育工作。边区医院、中央医院、国际和平医院克服各种困难,在1940年前后相继增设了小儿科。中央医院门诊部还特设妇婴卫生指导室,用于妇婴卫生咨询。除了制度保障以及医疗资源的支持,《解放日报》也尽其所能,发挥媒体的宣传科普作用,通过系列文章宣传普及妇女卫生,新法接生,婴儿护理、喂养,儿童成长等内容来提升妇婴幼的卫生与健康。
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汲取历史经验的政党。历史映照现实,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边区人民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的奋斗与创造,是党百年医疗卫生以人民为中心卫生观一脉相承性的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中国式的现代化离不开医疗卫生事业的高水平发展,传承好、发展好党的红色基因,对我们发展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以及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回顾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的疾病防治工作,其基本经验和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在贫瘠、落后的陕甘宁边区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这在当时的生活、文化、认识条件下,是十分超前的论断和政治主张,与今天强调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脉相承。面对疾病复杂多样的情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在很短的时间内科学创办了医院、医学院、国药研究会、保健药社、卫生合作社等机构,在防疫、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医学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这一系列的举措,为中国共产党在边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争取到了领导权、话语权、主动权,也获得了老百姓的拥护与认同。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组织与领导之下,陕甘宁边区才有可能开展大规模的群众卫生防疫运动,开启了面向群众、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卫生工作实践,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确立了基本原则,为新中国确定“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进行了有益探索。
陕甘宁边区通过发展医疗卫生,保障和促进了边区军民身体健康,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及其政权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同时也有效支援了抗战,对党良好形象的树立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虽然物质条件十分落后,陕甘宁边区也不具备大量制造与提供现代医疗设备和药品的条件,但中国共产党仍然竭尽全力,在疫病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一张较为完整的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各地驻军、机关卫生部门坚持为普通老百姓开放医疗卫生资源,免费为群众看病,让他们有平等看病就医的权利,真正的体现了医疗卫生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普惠性,也是这一时期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原因。这种在极端复杂的艰难环境中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以及“一切为了病人”准则与信仰,值得我们在新时代大力推广与弘扬。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蕴含人类健康的价值导向,目的就是增进人类健康福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的疾病防治实践,与这一理念高度吻合。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陕甘宁边区成立后,基于中国共产党关注平民百姓健康以及对生命无比敬重的理念,根据地吸引了一批外国医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中外医生团结合作,同舟共济,以极大精力甚至生命代价,主动帮助根据地和军队摆脱困境。设备的落后和供应的不足不仅没有吓倒他们,却推动了医疗事业滚滚向前,同时也造就了医生们的强大自我和作为一个医者的人生价值。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中蕴含着人类共同价值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和人民必然选择的有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