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典,张 婧,付可欣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围绕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健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更好地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愈加复杂的商业环境,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和信心,以应对创业活动中的问题和困难。因而,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创业意愿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心理变化,包括性别[1]、家庭背景[2]、创业教育[3]和创业自我效能感[4]等。其中,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影响非常复杂。它既可以直接影响创业意愿,也可能通过中介变量如创业自我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本研究深入剖析高校创业教育如何通过强化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进而有效提升其创业意愿的内在运作机理。
创业教育是一个综合体系,其目标是传授各种形式的创业知识。创业意愿的概念最早由Bird提出。他在研究中将创业意愿界定为激发个体形成商业新观念的心智状态[5]。多位学者研究表明,创业教育对激发个体的创业意愿具有积极作用。Bae等学者运用元分析的方法,对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的关系展开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创业教育在促进创业意愿方面的效果优于商业教育[6]。Nowiński等学者对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四国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教育能够有效提升这些国家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愿[7]。此外,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框架,张秀娥等学者深入探究创业教育在创业意愿方面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教育在激发个体的创业意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8]。综上所述,创业教育在激发个体创业意愿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业意愿。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1:创业教育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意愿。
心理学家Bandura明确地界定了自我效能感,将其定义为个体对成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和坚定信念[9]。Boyd和Vozikis在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他们将创业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个体对自身能够成功完成特定创业任务的坚定信心[10]。研究表明,创业教育可以积极促进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Shinnar等学者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后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在接受创业教育后,男性大学生和女性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均显著提高,男性的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幅度明显高于女性[11]。Wardana等学者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创业教育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学所提供的创业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增强创业技能和能力,而且在建立创业自我效能感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创业教育不仅仅传授理论知识,还通过实际的创业技能培训,帮助学生更有信心地面对创业挑战[12]。综上,创业教育通过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增强个体对自身创业能力的信心,减少对未知因素的恐惧和不确定性,从而提升创业自我效能感。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创业教育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
Bandura认为,无论个体所处的社会倾向于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其都需要依靠坚定的自我效能感应对环境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从而取得成功并为社会做出贡献。创业自我效能感的这一普适性表明了这种理论的重要价值[9]。丁明磊等学者认为,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在塑造个体创业自我效能感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产生的显著影响在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同样适用[13]。Chen的研究表明,高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倾向于积极、正面地评估创业机会和潜在收益,并相信自己在处理创业过程中的不确定风险方面具备足够的能力和竞争力。这意味着创业自我效能感能够促使个体对创业机会作出积极的判断,并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应对挑战[14]。Mar man的研究表明,激发个人创业意愿的是个人的创业自我效能感,而不是个人所拥有的能力和技能[15]。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3:创业自我效能感显著影响创业意愿。
Zhao等学者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来自5所大学的265名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将创业教育中的感知学习、先前创业经验和个人倾向转化为实际创业意愿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中介作用[16]。许慧和郝丽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间的中介作用。研究揭示,创业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还通过增强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机制,有效地激发了个体的创业意愿[17]。可见,创业自我效能感将创业教育所传达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转化为个体对参与创业活动的意愿。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4: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和创业意愿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为确保样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并避免由相同的人口学变量或相同的高校、专业引起的数据趋同,本研究将吉林省高校分为三类:一类是“双一流”高校,一类是省属普通高校,一类是民办高校。根据不同类型的高校,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三个类型的高校中随机选取两所高校的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615份,有效问卷572份,有效问卷率93.01%。在572份有效问卷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为48.95%和51.05%。其他关于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详见表1。
表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本研究用于调查的问卷来自对相关理论和文献的梳理,以及对部分调查对象的深度访谈。根据研究假设,本研究将问卷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部分,包括性别、所在专业和身边是否存在创业榜样;第二部分是创业教育量表,根据本土情况对Lüthje和Franke设计的创业教育量表[18]进行了部分修订,总计十个题目,包括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氛围、创业的多学科团队建设、启发性的创业环境和创业网络支持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参考了Chen等人的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14],并进行了适当的修改,总计有五个题目,包含市场营销、创新、管理、风险承担和财务控制五个方面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创业意愿量表,根据陆根书等学者的研究成果[19]进行修订,共设有六个题目,用于衡量调查样本的创业意愿,包括创业兴趣、创业期望、创业准备和受限制时的职业偏好四方面的内容。所有量表采用了李克特五点评分量表,其中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比较不符合”,3代表“不确定”,4代表“比较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通过将被调查者对所有题目的回答得分累加并求出平均值,计算出每个量表的总得分。
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需要对量表的整体设计和单个影响因素的题项进行信度检验,以消除因题设而引起的偏差。
一是运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最终问卷进行分析。创业教育量表、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创业意愿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指标克隆巴赫Alpha值依次为0.978、0.959和0.964,具备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问卷量表信度较为理想。
二是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三个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创业教育量表、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创业意愿量表的KMO值分别为0.942、0.967和0.923,均大于0.8;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显著性P值小于0.05。各变量的因子载荷均在0.65以上。
综上,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适合开展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在本研究中,连续变量之间属于线性关系,适宜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来分析创业教育、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表2显示了创业教育与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r=0.565,P=0.01)、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r=0.646,P<0.01)以及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r=0.591,P<0.01)。相关系数的范围为0.5至0.7之间,表明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关系。
表2 创业教育、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愿相关分析表
相关性分析能够检验各因子之间的关联及其强度,然而不能确认因子间的因果关系。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相关假设,更全面、深入地探究这些因子之间的关联,需要借助回归分析这一工具,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对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了容忍度和方差膨胀因素(VIF)检验,以排除共线性的影响。经过检验,确认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所以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本研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了创业教育、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具体见表3。
表3 创业教育、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意愿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在模型1中,性别、专业和身边创业榜样作为控制变量,用以评估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男大学生的创业意愿高于女大学生(β=0.075,P<0.01),身边有创业榜样的学生具有更高的创业意愿(β=0.554 ,P<0.01)。模型的R2值为0.104,表明模型解释了10.4%的创业意愿变异。F值为31.515,说明模型整体上是统计显著的。 模型2是一个回归模型,其中创业教育作为自变量,创业意愿作为因变量,在模型中控制了其他变量(性别、专业和身边创业榜样)。回归结果表明,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β=0.274,P<0.01)。在增加创业教育这一变量后,调整后的R2提高到0.309,回归模型的解释力提高,假设1得到验证。
模型3中,基于性别、专业和身边创业榜样三个控制变量不变的前提,将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自变量,将创业意愿作为因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72,P<0.001)。在增加创业自我效能感这一变量后,调整后的R2提高到0.381,回归模型的解释力提高,假设3得到验证。
在模型4中,基于性别、专业和身边创业榜样三个控制变量不变的前提,将创业教育作为自变量,将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因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教育对创业自我效能感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24,P<0.01),假设2得到验证。
模型5检验了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为了确保准确地评估创业教育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继续控制了性别、专业和身边创业榜样这三个变量。将创业教育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同时设为自变量,将创业意愿为因变量。回归结果表明,创业教育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意愿,但回归系数从0.274(P<0.01)下降到0.142(P<0.01),影响效果减弱,说明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和创业意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假设4得到验证。
结论一:创业教育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意愿。研究表明,吉林省的大学生在接受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后,均呈现出更加积极的创业意愿。创业理论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创业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建立坚实的创新创业基础。创业实践教育则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真实的创业环境,通过实践来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些研究结果为政府部门推动创业计划以及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实验证据。
结论二:创业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意愿。创业自我效能感能够增强个体对自身创业能力的信心,高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倾向于积极面对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能够克服障碍并取得成功。这种自信心使他们更具决策能力、创新思维和适应性,进而增强了创业意愿的表现。此外,创业自我效能感也有助于培养个体对创业愿景和目标的思考,从而激发创新思维和创业行动。
结论三:创业教育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教育在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和创业实践的引导,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创业环境和案例,增强对创业过程的了解和认知。在实践中,他们有机会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通过努力和实践逐渐提升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实践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创业自我效能感。
结论四: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和创业意愿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创业教育通过提供实践机会、教授创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提供支持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强他们的创业意愿。创业自我效能感能够坚定学生对创业目标的信念,进而催生出更为积极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行动。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不仅加强了创业教育的实际成效,也深化了大学生的创业决心,引导他们更为敏锐地洞察创业机遇,同时克服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困难。
根据以上结论,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兼顾必修课和选修课,涵盖广泛的创新创业领域,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在必修课方面,应着重探讨市场趋势、商业模式和风险管理等创新创业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创新创业基础。在选修课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背景,设置不同主题的课程,如科技创新、社会创业等,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创业案例,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此外,组织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到实际创业环境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创业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进一步丰富创业教育实践内容。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多样化的创业竞赛,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和创业实践环境,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而提升创业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充分运用专业实习实践,使学生深刻了解相关行业市场需求和运营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创业方向。此外,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友资源,积极与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和企业展开合作,搭建广泛的互动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校友们可以担任导师角色,分享和传授创业经验和经历,根据学生的创业需求,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实践支持,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发展。
第三,加强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一是积极推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业实践机会和真实案例。二是建议在校内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器和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和全方位的创业资源支持,助力他们的创业计划蓬勃发展。三是要鼓励学生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商业化发展。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创新技术的应用,还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的机会,为他们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将更加紧密联系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践机会和创业资源,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商业化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创业人才的素质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