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表达

2024-04-01 07:51谭利明
中国地市报人 2024年2期
关键词:时政烟台党报

谭利明

时政新闻是党报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途径,是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主要渠道。新时代,党报在报道时政新闻中需要做到更加“接地气”,才能提高新闻作品的传播力,进而提升党报的影响力。同时作为主流媒体,党报认真做好时政新闻报道工作也是新时代的迫切需要。

一、党报时政新闻报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强调传达而非传播

多年以来,党报在开展时政新闻报道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过于形式化或程式化的问题,要么报道领导讲话,要么报道调研提示,其中反复出现“第一、第二、第三”“指出”“强调”等,将新闻内容原封不动地传达出来,不利于读者深入理解新闻内容。除此之外,由于党报时政新闻的传播渠道过于单一,党报新闻工作者的互动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很多时政新闻作品也仅产生了“上传”“下达”的效果,很多有价值的内容都不能被高效传播,无法很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不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模式过于传统,创新不足

对于党报来说,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难度较大,但也并非无从下手。但部分党报工作者难以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惯性影响,创作观念逐渐落后于时代潮流,习惯使用传统的新闻报道手法,对于创新新闻报道模式一筹莫展。一些党报虽然也多次尝试创新和转型,但当遇到阻碍时便会丧失创新热情和积极性,难以保持根据媒体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模式的优良作风,最终影响了时政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和传播质量。

(三)强调形式却忽略内容

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不管是媒体行业的发展格局,还是整个社会的舆论生态都出现了重大变化。人们不再局限于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希望通过数据检索网站,按照自己的偏好去获取个性化的新闻资讯。部分党报在时政新闻报道工作中,过于重视形式创新却忽略了内容质量提升,报道角度单一、空话套话多、忽视社会民生等,“花架子”的现象比较明显。

二、党报时政新闻民生化表达的策略

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党报要转变创作模式,更新创作理念,通过接地气的新闻语言表达、民生化的新闻内容报道、可视化的新闻呈现形式,不断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发挥新闻报道的价值,让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更近,提升党报的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

(一)创新表达方式

党报在报道时政新闻的过程中,要从“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出发,从受众角度去思考问题,用服务好新闻读者的姿态,改变板着面孔说话的方式,让时政新闻的表达更加具有感染力和人情味。创新表达方式,调整叙事风格,语言要“接地气”,表达方式要亲和柔软,让新闻通俗易懂,让读者想看、爱看,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信息需求。

1.表达显温度

党报时政新闻报道要想实现民生化表达,就必须“接地气”,增强表达亲和力,打破民生和时政新闻之间的隔阂,摒弃冷冰冰的说教,将时政新闻以更加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传达给受众,最终呈现出有情怀、有温度的时政新闻报道,新闻传播才会更有力度。尤其是报道重大的时政新闻时,需要一改传统的传达式的口吻,从民生角度思考和分析,精心设计内容,避免程式化的表达,表现出人情味。

近年来,山东《烟台日报》在创新语言表达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例如,在市两会期间,《烟台日报》就对重要时政新闻事件进行了民生化表达的特色报道,推出了《未来的烟台会是什么样子》《秒懂!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图解来了》等新闻作品,转变报道文风。

2.语言可读性

实现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表达,要调整表达技巧,将政治话语转变为百姓话语,将新闻内容说明白。一方面,追求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语言力求平实易懂,避免生僻词汇、官话、空话和套话,追求简洁明了,少用长句、复句,多用短句、单句;另一方面,突出自身特色,可以用有地方特色的话语体系来进行表达,或者使用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带给读者新鲜的阅读体验。

例如,2023年烟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力争GDP突破万亿元大关。围绕烟台冲刺“万亿之城”,《烟台日报》开设“经济过万亿·市民都受益”专栏,记者深入火热的生产一线,倾听百姓心声,探析GDP过万亿元对普通百姓的影响,创作了《烟台投资加码,百姓受益几何?》《烟台奔赴万亿之城,你的小目标可以有》等贴近百姓生活、融合流行语言元素的新闻作品,叙事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最终带来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创新报道视角

党报在开展时政新闻报道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拓宽报道视角,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领域,深入挖掘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新闻报道要凸显深度。无论是在收集和加工新闻信息阶段,还是在编辑发布新闻作品阶段,都要努力进行深度挖掘,展现细节,真正将受众想了解、感兴趣的内容报道出来,贴近读者,服务读者,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1.注重细节

党报在开展时政新闻报道工作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注重刻画细节,深入挖掘新闻表象背后蕴含的深刻逻辑,以扎实的内容基础来推动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在确定新闻作品创作思路和总体叙事结构的过程中,把思考的深度、思维的广度融入时政新闻报道中,展现核心价值观。

《烟台日报》在报道领导活动、会议消息等时政新闻时,非常注重细节的描述,同时深挖程式化活动背后的新闻“富矿”,让时政报道“有血有肉有灵魂”,真正体现时政新闻的价值。例如,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烟台5周年,围绕这一主题,《烟台日报》推出了两组系列报道+一篇深度报道,连续重磅刊发,凸显细节内容。这些作品在烟台市融媒体中心旗下的新媒体平台率先推出,迅速形成了传播声势,实现了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2.科学选题

党报在开展时政新闻报道工作的过程中,选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和传播质量。让采编记者走出去,到基层,深入一线,提高自身“四力”,广泛搜集具有报道意义和传播价值的新闻素材,思考报道角度,科学选题。一方面,重点报道柴米油盐、喜怒哀乐等群众身边的平凡事、稀奇事、麻烦事;另一方面,拓展题材范围,从群众相关利益角度入手,选取题材、提炼主题。用新颖的角度、贴近民生的事实、群众关注的热点来吸引人,把时政新闻服务民生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例如,“2023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烟台举办前,《烟台日报》以小切口、小视角反映大主题,从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选题入手,先后创作《养鱼不换水,鱼儿长得快》《让草在果园里“自由”生长》《瞧,这些房子会呼吸能发电》等鲜活、接地气的报道,让“高大上”的会议宣传妙趣横生、贴近普通群众,既深得读者喜爱,又扩大了盛会影响。

(三)创新呈现形式

党报要想做到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表达,就要改变传统的长篇大论式的报道形式,不断创新新闻作品的呈现方式,有效“软化”时政新闻的专业性和政治性,增加与新闻受众的互动,让时政新闻作品更加生动、更鲜活、更立体、更直观,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创作H5动画新闻、短视频新闻等,在新闻版面上增加动图、长图,进行可视化呈现,将传统文字与图解、照片、动漫、音乐等表现形式融合,让时政新闻有意义的同时变得有意思。

三、结语

时政新闻报道是党报提高自身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途径。新时期,党报要加强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表达,让时政新闻更加“接地气”,让人们更愿意看、乐于看,不断巩固自身的主流媒体地位。

新闻漫画《公交用上绿色电力》 曹一/作(新华社发)

猜你喜欢
时政烟台党报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