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李军友,黄蓉,骆志成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甘肃 兰州 730030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 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DIHS)又称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物反应(drug reaction with eosinophilia and systemic symptoms,DRESS),是一种遗传背景下,与病毒激活密切相关的由CD8+T 细胞介导的针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常表现为发热、皮疹、面部水肿、淋巴结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至少1 个内脏器官受累(特别是肝脏),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Ig)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潜伏期长且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常造成误诊误治。现为提高对DIHS/DRESS 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药疹的认识,报告DIHS 并HIV 感染1 例。病人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1 一般情况及病史男,54 岁,已婚,因“全身出红斑伴痒20 d”于2021 年11 月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入院40 d 前病人因不明原因腹泻、牙龈肿胀、颌下淋巴结肿大,于社区卫生院、中医院住院治疗,考虑“胃肠炎、颌下淋巴结炎、肠易激综合征”,住院期间肝酶升高,予以“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哌酮舒巴坦、双环醇”等治疗,腹泻较前有所缓解。入院20 d 前双下肢出红斑,伴瘙痒,自行外用保湿霜,未见明显好转,后皮损累及全身,瘙痒明显加重。入院10 d 前出现面部肿胀,且伴低热、乏力,自觉吞咽困难,偶有咳嗽、咳痰,遂就诊于我科门诊,近1 月体质量下降6 kg。既往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曾行药物治疗,已遵医嘱停药。否认有肝炎及结核病史。否认有外伤史及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冶游史及吸毒史。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精神差,左侧颌下淋巴结肿大。颜面部肿胀,以双上眼睑显著,齿龈黏膜可见糜烂面。躯干、四肢可见散在分布的暗红斑,融合成片,部分暗红斑上可见糠状脱屑;四肢远端可见密集分布的暗紫红色瘀点、瘀斑,部分融合成片,境界清楚,压之不褪色。心、肺检查无异常。脾肋下可及。
1.2 相关检查白细胞计数18.25×109/L,中性粒细胞数1.23×109/L,淋巴细胞数11.29×109/L,嗜酸性粒细胞数1.71×109/L;天冬氨酸转氨酶42 U/L,γ-谷氨酰转肽酶149 U/L,白蛋白26.7 g/L,球蛋白46.4 g/L;降钙素原0.256 μg/L,白细胞介素-6 49.69 ng/L;C 反应蛋白87.47 mg/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0.70 n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2.41 pmol/L,甲状腺球蛋白<0.20 μg/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500.00 U/m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1 300.00 U/mL,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5.38 IU/L;抗核抗体核颗粒型1∶80;EB 病毒核抗原IgG抗体阳性,EB病毒VCA抗体(IgA)阳性,EB病毒壳抗原(VCA)IgG 抗体阳性;总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5+)95.20%,CD4+/CD8+0.06;外周血涂片分析: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约占12%,细胞质可见中毒颗粒,淋巴细胞约占40%,可见三型异型淋巴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22%,单核细胞约占20%,形态正常;快速血浆反应环状卡片试验阳性(1∶2),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阳性;HIV 抗体初筛阳性,并在兰州市疾控中心确证实验阳性;腹部彩超检查示:脾大。再次追问病史,病人诉有男男性行为史。
1.3 诊疗经过明确诊断:DIHS,HIV 感染,隐性梅毒。入院后立即停用抗生素,予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20 mg/d静脉滴注,人Ig 20 g/d 静脉滴注,更昔洛韦0.5 g/d静脉滴注,依巴斯汀20 mg/d口服,3%硼酸溶液贴敷于面部,炉甘石外用于躯干四肢,治疗5 d后皮损较前明显消退,瘙痒缓解,但仍有腹泻、发热(不规则热),病人及其近亲属要求转至传染病医院进一步治疗,遂于当日出院。
根据欧洲重症药疹研究组的评分系统:该例病人有发热(0 分)、淋巴结肿大(1 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5×109/L(2 分)、异型淋巴细胞(1 分)、皮疹面积>50%体表面积(1分)、肝酶异常(1分)、皮肤恢复期>15 d(0分),总评分为6分,DIHS 诊断成立(>5分即可确诊)[1]。致敏药物考虑为抗生素,但本研究病人用药史复杂,尚不能确定具体药物。本例病人入院后我们认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亦不能排除。后经全科讨论:病人发病前3周有复杂的用药史、特征性的面部水肿及起病后3 周病情仍在进展,更符合DIHS。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人Ig 为主的治疗有效,但病人及其近亲属要求转院,因此无法评估病人的治疗情况及预后。
3.1 DIHS/DRESS 诊疗要点DIHS/DRESS 是一种少见且可危及生命的重症药疹,死亡率可达10%。不同于其他药疹,本病涉及了病毒的激活,且后续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被认为是遗传背景下药物、病毒和免疫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2-3]。常见的致敏药物包括芳香族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拉莫三嗪)、别嘌呤醇、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磺胺类、万古霉素、四环素)、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病毒药和抗结核药等[4]。DIHS/DRESS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为药物过敏和病毒感染的复合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血液系统(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非典型淋巴细胞增多)和多种内脏器官受累、面部水肿、长潜伏期(2~6周)、病程反复以及人疱疹病毒、EB 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毒的激活等[2,5]。病程的反复与疱疹病毒按顺序激活有关,常发生在起病时和发病后2~3 周。甚至在停药几周后,症状可能继续恶化或反复多次出现[6]。但病毒激活是如何参与DIHS/DRESS 的发病和自身免疫病等后遗症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病皮损无特异性,早期皮损多为泛发的麻疹样斑疹或斑丘疹,对称分布于躯干、四肢,也可为湿疹样或荨麻疹样,少数可出现无菌性脓疱和紫癜等损害。
DIHS/DRESS 的诊断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目前常用的有欧洲和日本的诊断标准。欧洲标准有详细的评分系统根据得分将病人评定为排除、可疑、可能以及确诊DIHS/DRESS,评估指标包括①发热;②淋巴结肿大;③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当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7×109/L时累积1分,当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5×109/L 时累积2 分;④异型淋巴细胞;⑤皮疹受累面积>50%体表面积;⑥皮疹提示DIHS/DRESS;⑦皮肤组织病理;⑧器官受累;⑨皮肤恢复期≥15 d 等[1]。不同于欧洲标准,日本的诊断标准将人疱疹病毒6 再激活纳入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DIHS 可表现出一些病毒感染的症状,临床上主要需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柯萨奇病毒、登革热病毒感染等鉴别。其中,面部水肿虽不是本病诊断标准的一部分,但可在75%以上的病人中存在,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7]。
由于DIHS/DRESS 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缺乏像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严重程度评分(SCORTEN)这样能判断Stevens-Johnson 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分系统,仍需进一步探讨。
DIHS/DRESS 治疗的重点在于早期诊断,识别致敏药物并停用致敏药物。急性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人Ig 是当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的最有效治疗方法,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素以及生物制剂也有成功应用到临床的报道。为了防止病情反复,糖皮质激素的给药时间须延长至2~3个月,即使临床症状消失,仍需逐步减少糖皮质激素剂量。但对于HIV 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仍存在争议[5,8]。
3.2 HIV 感染如何参与DIHS/DRESS 发病HIV感染可影响重症药疹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对于HIV 阳性的重症药疹病人,CD4+T 细胞的减少、免疫紊乱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可使人疱疹病毒、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持续激活。另外,HIV 感染可使T 细胞和B 细胞的功能异常,异常的Th1/Th2 和过度活化的CD8+T 细胞介导的促炎反应,这些都增加了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对药物过敏的易感性[9-10]。
3.3 HIV/AIDS 病人药疹特点HIV 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常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代谢紊乱等,用药频率增多,药物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这些都使HIV 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药疹的发病率增加,并且不同于HIV 阴性病人的常见致敏药物(抗生素、中药、解热镇痛药),HIV 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抗结核药物和磺胺类药物。因此对于无过敏史的HIV 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在临床选择用药时需警惕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重症药疹的发生[11]。张维等[12]报道HIV感染合并重症药疹者常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尤其是肝功能受累者可高达82.5%,明显高于HIV 阴性病人。
DIHS/DRESS 可使多系统受累,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且潜伏期长,导致不易识别,临床医师需提高对DIHS 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本病的预后有显著的影响。此外,在HIV 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临床用药时应警惕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本例也提示,对可疑病例应详细病史采集、追问性接触史,及时行传染病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