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伟,穆尼拉·特吾列汗,崔 瑾,徐 曼,王永生,单琼星
1.伊犁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伊宁 835000;2.伊犁州友谊医院,新疆伊宁 835000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具有极强危害性和传染性的人畜共患疾病,该病传播途径广、易感动物多,牛、羊、骆驼、鹿和猪等均可感染,不同种属、不同年龄的羊均可感染,人也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感染(以羊型居多),因此被中国政府规定为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法定报告的动物传染病之一。特别是在牛羊养殖过程中,牲畜一旦感染布氏杆菌病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公共卫生安全,牲畜患病后最容易引发生殖系统疾病,母畜容易引发流产、不孕,而且流产时的分泌物中都含有大量的布氏杆菌,公畜则主要表现为睾丸炎、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近年来,伊犁州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座谈会精神,深入实施畜牧业振兴行动。坚决把全面推进州直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快推进伊犁州畜牧业振兴步伐,促进草原畜牧业加速转型,展现出肉牛产业持续做强、奶牛养殖规模持续扩大的良好局面。但是,近年来该地区牛羊布氏杆菌病呈现出高发、频发的态势,给广大农牧民、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当地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布氏杆菌病属于细菌性疾病,引起发病的原因与养殖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牛羊养殖规模也逐步增加。但是,部分养殖户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牲畜养殖的密度,圈舍的空气流动性变差,导致圈舍饲养环境恶劣,致使病菌传播速度加快。此外养殖户利用以往的经验进行大规模的养殖,导致养殖效果不理想。养殖户利用传统的养殖技术,没有制定科学的养殖计划,养殖舍内部环境的清洁工作未得到重视,牲畜产生的排泄物细菌滋生,造成羊只抵抗力下降,这些都是牛羊容易感染布氏杆菌病的因素[1]。
在牛羊养殖的过程中,不同生长阶段的牲畜对布氏杆菌病的抵抗力也不相同,因此患病所表现的症状也存在一定差异。临床调查发现,布氏杆菌病的潜伏期为14~180d,成年牲畜患有布氏杆菌病后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发热、易出汗、关节肿痛,并且会对生殖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出现各种炎症,如睾丸炎,从而影响配种能力。此外,染病的公畜通过配种还可能传播给母畜。母畜患病会影响正常发情和受孕,孕期母畜患病会出现流产现象,流产前母畜精神异常亢奋,在圈舍中来回活动,也存在临时分娩情况,此外会造成乳房肿大异常,即使产下羊羔、犊牛,大多都是死胎、病胎。
接触传染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特别是对在妊娠期的母羊最为严重,一旦怀孕的母畜感染羊布氏杆菌病非常容易造成流产或者生产死胎的情况,此外,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羊水以及分泌物中富含丰富的布氏杆菌,如果不能及时清理,接触到其它健康羊只,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感染。此外,病菌还可能存在于患病牛羊的皮毛、尿液、粪便、乳汁中,导致疾病传播,且病菌在病畜身上的潜伏期较长,患病动物可能长期排菌,时间可持续3个月以上。
在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中,可以根据患病动物的临床症状进行初步判断,也可以通过病理学诊断以及实验室诊断等方式进行确诊。首先,对病死动物进行解剖可以发现,患病母畜体内胎衣存在大量脓状液体;其次,取出母畜体内的死胎可以发现胎儿的心脏呈现肿大状,淋巴结表面有多处病灶。而在公畜的诊断中,通过解剖发现,睾丸内部出现化脓现象,精囊内存在大量的出血点。通过实验室诊断时,要先从病畜体内采集新鲜血液,分离血清后作为样本,利用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聚试验可以进行确诊[2]。
布氏杆菌病的病原菌为布氏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特别是在规模化的养殖中,由于养殖密度较大,导致牛羊极易引发病症的感染。而且病原的分布比较广泛,病畜自身分泌的体液以及接触过的地方都会留存大量的病原菌,均可感染健康的牲畜,特别是针对从未感染过疫病的牛羊来说,由于缺乏免疫能力,因此病症的发生能够造成牛羊的死亡[3]。
针对不同牛羊的年龄阶段,患病的严重情况也大不相同,对于刚出生犊牛、羔羊来说,死亡率可以达到100%,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略有降低,但是感染等情况以及病症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布氏杆菌病不建议治疗,主要是因为治疗时候会排毒,即便发病症状消失也会保持很长的排毒时间,感染其他牲畜。最好定期检疫,发现阳性者立刻淘汰,对于有威胁的羊群要注射疫苗,同时进行效价监测。而且布氏杆菌病不能进行解剖,解剖过程中也会释放大量的病毒,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大范围的感染[4]。
由于此类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患病牛羊容易出现隐性感染,由于疾病的传播方式较多,健康牲畜要与病畜进行接触,就很可能感染该病。此外,蚊虫、老鼠等都可能导致该疾病流行传播,基于此,除了加强墙壁、地面、空气的消毒工作之外,还需对各种饲养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在消毒过程中,养殖户要结合布氏杆菌病病毒的特点科学使用各种消毒剂,同时保证药物的使用剂量,为了保障消毒效果还应定期更换消毒剂,以免出现耐药情况。除此以外,舍饲牛羊的生活环境也要做好管理,保证羊舍的通风透光等条件,及时清理栏舍内的剩余草料和粪污,可通过堆积发酵等方式将其变为肥料。只有做好消毒灭源工作,才能有效消灭环境中的致病菌,有效防控疾病,保护易感牲畜群[5]。
除此以外,还需要做好场内饲养环境的管控工作,即对进出养殖场的车辆、人员等进行全面地管控,要在进出的时候做好消毒,避免随意的进出养殖场,从而可以在根源上防止布氏杆菌病的发生。
在养殖工作中还需要养殖户能够摒弃传统较为粗放的养殖管理模式,采用精细化管理手段来提高牲畜的健康水平,减少布氏杆菌病的发生。一是要加强饲喂管理,养殖户应该为牲畜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包括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合理的饲料组成可以提高牲畜的免疫力,增加其抵抗疾病的能力,还要按照合理的饲喂时间表和食量,定时定量地给牲畜饲喂,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喂养,保证牲畜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并维持良好的体质;二是要做好分群饲养,可以将牲畜按照日龄、性别等进行分群饲养,以此可以保持良好的养殖密度与空间环境,减少疫病的发生与传播,养殖期间还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饲槽、饮水设备和畜舍,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做好布氏杆菌病的免疫接种工作是防控牛羊布氏杆菌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养殖场需结合牛羊存栏情况、健康状况以及布氏杆菌病流行情况等,设置与之相适配的疫情防控方案,并降低布氏杆菌病暴发概率。研究工作者要通过实验室研究的方式,来调节具体的疫情防控方案,落实各项基础性防控工作,并优化牲畜的疾病抵抗能力。养殖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当中,也要明确当地防疫管控流程,严格按照疫苗接种标准来进行牲畜的全面接种[6]。
接种工作要在干净的环境中进行,接种人员穿戴好防护设备,一般常用的接种疫苗多为活疫苗,使用前需置于2~8℃环境中进行保存,并在使用前用生理盐水稀释,之后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接种。
在兽医临床诊断中,布氏杆菌病的传染性强,而且疾病的防治难度较大,日常需加强对该疾病的预防工作。对于已经感染症状的牛羊,可以选择使用四环素类、氨苄西林进行防治,羊布氏杆菌对以上两种药物的反应较为敏感,所以在防治时也可以首选上述药物。另外,还可以选择中药进行该病的防治。
布氏杆菌病的传染性较强,致死率比较高,对牲畜以及人都有着较大地危害,要想做好布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还需要养殖户的积极配合,以便可以形成全面防控的局面,从而大大减少该病的影响。这就要求政府与动物疾病防控部门站在疾病防控的角度上去调节宣传方式,帮助养殖人员正确意识到布氏杆菌病的危害与相关防控方式,从根源上降低布氏杆菌病的大规模暴发风险。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当地政府以及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可以组建专门的防疫宣传小组,深入一线,服务到户,向广大养殖户讲解布氏杆菌病的危害、发生原因以及防治办法等,还能够带领养殖户观看教学视频与科普视频来理解牛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重要性,帮助养殖户能够主动并合理地使用各类疾病防治方案。完成这方面的工作后,还需要鼓励养殖户主动利用互联网去学习各类新技术,利用网上查阅教程等方式,来丰富养殖场内部疾病防控方案,从正规渠道当中购入疫苗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布氏杆菌病的发生概率[7]。
现代化牲畜养殖工作会直接受到基层政府部门扶持政策的影响,如果养殖场存在有资金扶持方面的问题,便容易引发布氏杆菌病,由此需要政府部门带动专业防疫人员参与到养殖当中,不仅要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也要积极购置先进的防疫设备等,从而给相关工作人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则是给养殖户合理补偿款,在布氏杆菌病防治过程中,大规模的发病必然会使得养殖户受到较大的损失,基于此,养殖户的情绪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也会出现不配合防控的现象,所以必须要给予一定的补偿,从而更好地取得养殖户的配合。
目前从事养殖业的大多数养殖户,其养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收入,因此在羊舍规模上比较小,即使有一些较大规模的养殖场,其在养殖场的建设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的问题,从而给当前的疫病防治工作带来较大地困扰。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当地的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规模化养殖场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进行选址,合理地规划养殖场布局,必须在选址上远离学校、居民区、主干道等,在布局设计上应该划分好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消毒区等等,尤其是要注重隔离区域的建设,要配备相应的无害化处理设备等,以便可以更好地开展防疫工作。
特别是在广大牧区牛羊布氏杆菌病呈现出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养殖户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布氏杆菌病不仅会影响牛羊的健康生长,还会降低养殖效益并威胁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因此,要做好牛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控工作,就必须充分掌握当地牛羊布氏杆菌病的流行发生特点及症状表现,通过采取免疫、检疫、扑杀和净化等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防止区域性牛羊布氏杆菌病的发生及蔓延,从而促进当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