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婵传承畲族头饰制作技艺

2024-03-30 07:59夏斌连进喜
海峡姐妹 2024年3期
关键词:林丽头饰畲族

文.图/夏斌 连进喜

林丽婵

一间租来的沿街店铺,被改成头饰制作工作室和展室,简陋而富有特色。进入室内一层,迎面看到的便是摆放有序、款式各异、色彩艳丽、颇具特色的各种畲族头饰,还有几尊身着畲族服饰、佩戴头饰的畲族女人形模特。

沿着简易楼梯,上到二层,便是制作工作室,狭窄的空间,略显逼仄。靠墙处一个橱柜中,摆满了多个少数民族的头饰展品。一张堆满头饰制作材料、配件的工作台,便是头饰制作的“车间”,那些精美的头饰,正是从这里被一件件制作出来的。工作室的主人林丽婵,正埋头赶制一批订单所需的畲族头饰 产品。

80后出生的林丽婵,老家在霞浦县水门畲族乡茶岗畲村。从小生活在浓厚畲族习俗氛围中的她,对许多畲族传统习俗技艺情有独钟。初中毕业后,尽管在外打拼历练多年,但她心底深藏的传承畲族饰品工艺技艺的情愫依然丝毫未改。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林丽婵开始圆梦传承畲族头饰传统技艺制作。理想很美好,但是真正付诸行动,却并非易事。从未接触过畲族头饰制作的她,遇到了种种困难。但天性倔强的她并不服输,坚强应对困境。她多方寻找查阅各种有关畲族头饰制作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其实,能够查阅到的畲族头饰资料很少,只能靠自己摸索”,林丽婵回忆说。

偶有拿到的实物饰品,她就多次拆解,再制作安装,反复进行比对,并不断进行工艺改进创新,融进现代饰品元素气息。“那阵子,我几乎天天把自己关在房内,不是在电脑上查阅资料、图片,就是动手制作一个又一个的畲族头饰”,林丽婵说,没多久,她就能独立制作出一批款式新颖的畲族头饰了。

成功的喜悦,并没冲昏她的头脑,她深知自己在头饰制作技艺上的不足。当她得知邻近的福鼎佳阳畲族乡有个畲族头饰制作传承人师傅时,便前往拜师学艺。通过师傅手把手精心传授,林丽婵系统学习传承了畲族头饰的制作技艺并加以改进,制作技艺日渐娴熟。

随后几年间,林丽婵又分别参加了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举办的非遗研习培训并顺利结业,为她更好制作畲族头饰铺就了坚实功底。

“畲族头饰的制作工艺挺复杂、枯燥的,需要耐心、细心。”林丽婵介绍说。一个最简单的头饰制作,也要花费几个小时,而复杂的一个头饰,则要制作3天左右才能完工。有的一个头饰,仅需要串的各类各色珠子,就达4000多粒。

制作技艺日渐见长的林丽婵,积极参加各类畲族传统文化演出和非遗产品展示。同时,她的目光瞄向了将畲族头饰制作工艺用于发展乡村非遗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她还负责管理茶岗村畲族文化中心部分展区、水门中心小学畲族文化非遗工坊,协助学校开设非遗文化课程,让少年儿童和更多的人群了解畲族非遗传统文化。

2023年,林丽婵在霞浦城郊江边村,设立了畲族头饰制作工作室。“设立这个工作室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工作室,带动周边部分妇女加入头饰制作,帮助她们解决就业,增加收入。” 她说。

目前,林丽婵正积极着手畲族头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申报工作。

猜你喜欢
林丽头饰畲族
改革开放以来苗族头饰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怎么恭维她
正确太太也认错
正确太太也认错
炫彩头饰
畲族三月三
畲族民歌
生命的密码
头饰类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