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历史主题式教学切点探寻

2024-03-30 03:24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十四中学五象校区雷瑞丽
新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史料文本历史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十四中学五象校区 雷瑞丽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构建的契合度、科学性日益显著。编者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材主题内容设置进行了有效调整,让教材文本在主题的统领下,内容呈现更加清晰、合理,最大限度吸引学生的关注。教学实践中,以主题为线索,对文本内容展开系统化梳理,无疑是提升课堂教学含金量,激发学生学习探知潜能的有效方式,也是促使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法宝。教师要对初中阶段历史教材属性有整体把握,在综合考量教情学情的基础上,利用主题贯穿知识,给学生带来直观感知和体验,让他们在知识归纳、分析中升华认知,让历史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一、分析单元主题架构

对教学而言,教材是依凭和载体,它不仅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中“教”的方向,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探知产生一定影响。然而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将关注点放在某一章节或某些重要知识点的分析探索上,忽视对文本内容主题的整体构建。具体知识点的学习是重要的,只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完成认知转化。然而知识体系的构建也不容忽视,只有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学生才能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历史学科比较特殊,编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往往是按照时间线索划分的。这样学生就能够集中探知某一时期发生的事件,这对提升教学实效性有积极帮助。教师不妨从学科属性出发,找寻教学突破点,引导学生从多重视角出发,分析单元主题架构。

单元内部的分类叙述让知识更加集中,学生的学习探索方向更加精准。学习人教历史七年级上册“动荡的春秋时期”,这一单元涉到的知识点呈现出零散性,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很容易偏离学习轨道。为了给出更精准清晰的思维指引,教师先从宏观视域着手,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几课内容进行分析。“这一单元总共有几课时,这一课在单元教学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独特的问题瞬间吸引了学生的关注,他们积极主动投入到单元主题梳理中。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就是思维逐渐启动的过程,也是单元主题框架快速构建的过程。学生对春秋时期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了初步感知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到这一课的学习。

根据时间线索对历史教材进行单元划分,体现出鲜明的类型特点,也是学科独特属性的具体体现。教师对文本价值功用要有清醒认知,对单元主题展开有序构建,让学生在系统梳理中自然建立主题认知,教学目标追求在不知不觉中生成。

二、呈现多元主题情境

激发课堂教学活力,促进学习主题呈现,才能实现深度教学,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沉浸式学习状态。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必须紧贴教情学情,尤其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创造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情感与特定情境的互相映衬中,实现知识体系构建,最大限度激发课堂教学活力,唤醒学生探知动能。主题式教学亦需要情境的助力。情境对激活学生心理动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兴趣的引线,也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保障。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学观、学生观,结合文本内容和特点,创设独特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文本阅读、感知中,让学生受到历史故事和人物的感染,达到情感与审美的双重体验。

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是课堂教学生命活力的体现。主题情境创设才能从根本上激活教学生命活力源泉。学习“秦统一中国”,学生对秦朝统一中国的价值和意义缺乏有效认知。为了给学生带来直观触动,教师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重新回到动荡不安的战国时期,感受连年战争给百姓造成的深重灾难。视频中展示了诸多战争场面以及战争过后国家的状况。看到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人民,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深切地感受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学习秦统一中国相关内容,学生主动探知的热情更加浓厚。

核心素养下历史主题式教学,教师从多元化的情境创设出发,引导学生进入特定学习状态。历史知识本身相对零碎,学生学习感知起来比较吃力。在具体直观的情景呈现中,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手脑眼耳和大脑得到充分调动,共同参与到思维活动中,教与学形成高度契合。

三、丰盈文本主题素材

历史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发展的学科,其基础性、人文性特征显著。在探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诸多史料。史料融入教学是高品质课堂的有效保障。部分教师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借助讲解分析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单纯地进行教课文。为了快速提升学习实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文本探知中,教师不妨从学生感兴趣的史料着手,进行横纵探索。教材本身涵盖着史料资源,它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现实需要,在讲解分析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引入史料资源,自然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激发他们的多元思维。

文本教材容量有限,融入的史料资源往往是固定的。学习“三国鼎立”,教师由中国四大名著着手,展开导学设计。“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大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学生议论纷纷,很快进入话题交流探讨中。当学生认知逐渐与文本内容形成对接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系统分析探究。因为有名著的辅助,学生对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主动探研热情极高。官渡之战的史料相对较少,理论阐述较多,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历史更加真实的呈现,教师展示官渡之战的史事。学生的阅读热情被点燃,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探索中,沉浸式学习状态呈现出来。

史料在还原真实历史方面发挥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教师要对史料的功用和价值有清晰认知,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学习需求,有效筛选并投放不同的史料资源,最大限度吸引全体学生的关注,让学生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受到触动,实现教学优化升级。

四、深剖学科主题价值

传授知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追求。但历史学科的价值不仅局限于知识层面,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历史意识,让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历史学科主题价值的深度剖析是一个渐进式的教学过程,需要从不同视角和维度出发展开探寻。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探知剖析方向,让学生能够以此为切点,释放自我认知,表达真情实感,进而生成历史意识和独特的历史观。

学科主题价值的生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学习“沟通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教师借助绘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丝绸之路展开整体梳理,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教材只是一个引子,它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仅仅了解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等基础性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根本无法彰显其价值和意义。为了给学生带来更丰富深刻的触动,教师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播放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系统分析探索中进一步感受丝绸之路的现代意义。将课堂还给学生,自觉成为学生学习认知、思维的引领者,是教师的责任。初中历史教材涉及到的知识都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内容,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生成有积极作用。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进行灵活设计,引发他们积极主动思维,在趣味性探究中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主题价值呈现做好了铺垫。

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既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综合多方因素,在系统梳理和多元整合的基础上,凸显学生主体价值,制定实用性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多元合作和主题探索学习中,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初中历史教学,教师不妨从单元主题架构分析的角度出发,借助多重主题情境呈现,吸引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对文本主题素材进行丰盈处理,实现学科主题价值的深度剖析。主题教学实践规划出一条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主题教学基本路线,帮助学生快速感知并构建知识体系,实现思维能力进阶,让历史核心素养在主题的助力下快速形成。

猜你喜欢
史料文本历史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史料二则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新历史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