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婧,唐琨,王少辉,喻丹,董婷,宁俊,李文怡,胡佩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8)
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指出,要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1]。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围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进行了专门部署[2],全省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新湖南建设。长沙作为湖南实施“三高四新”领头雁,本研究通过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利用丰富的卫生信息资源和科学评价工具构建,且业内公认的反映医院科技综合实力及科技影响力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来分析长沙市医院及其学科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一流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对策,推动长沙市医学科技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为长沙市打造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参考依据,加快湖南省医学科技创新、助推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指导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以完善医学科技评价体系,助力医学科技创新发展为宗旨,创新性应用评价理论和方法,构建的多元长效的分类评价体系。科技量值(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Metrics,STEM)概念于2018 年首次提出,它是围绕科技活动全过程,覆盖创新活动全链条的综合测算值,是国家衡量医学科技进步的标尺,是机构衡量自身科技发展水平的量尺,代表医疗机构科技综合实力水平,是医疗机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现[3-4]。中国医院科技评价结果自2014 年开始连续九年发布,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022 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沿用统一标准,统一来源、统一方法,从科技产出、学术影响和科技条件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其中,科技产出维度包括期刊论文及引用,专利、国家及行业标准和指南等;学术影响维度包括科技奖励以及学术任职等;科技条件维度包括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等,共对我国1644 家三级医院开展研究。本研究以2022 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及学科排行榜为数据来源,分别统计出长沙市医院全国综合排名及学科排名TOP100 与地方排名前3 位的医院、学科以及科技量值排名指标得分情况。
本研究采用统计描述法对医院及其学科科技量值进行简单统计和描述,同时对学科排名按照量值计分,计算各医院学科总分值,并对学科排名前100 的医院与学科,利用软件NetDraw 绘制医院-学科共现可视化图谱,进行医院及其学科的综合性评价。
我国共有19 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医院入选综合排名的前100 位,其中医院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还是集中在北上广,前三位分别是北京市22 家、上海市17 家、广东省12 家,这3 个省、直辖市占到医院总数的51%。湖南省入选医院数量与河南、重庆两地并列位于第7 位。见图1。
图1 2022 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前100 的医院地区分布
湖南省医院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入选前100 强的有3 家医院,分别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三家医院综合排名分别为全国第8 位,全国第21 位和全国第84 位,三家医院全部集中在长沙,说明长沙市的医院科技创新能力在湖南省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入选前100 的学科排名医院中,其中排在省内第一学科的医院只有四家,分别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院和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在31 个学科分类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占据省内第一的学科有21 个学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占据省内第一的学科有8 个学科,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院和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各占据一个学科。其中湖南省长沙市在全国排名前五的学科有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湘雅二医院,全国第二)、骨外科学(湘雅医院,全国第四)、精神病学(湘雅二医院,全国第四)、耳鼻咽喉科学(湘雅医院,全国第四)、肾脏病学(湘雅二医院,全国第五)、皮肤病学(湘雅医院,全国第五)。见表1。
表1 湖南省医院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学科排名前100 中排名情况
长沙市入选学科排名前100 名的医院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在31 个学科中全部入选,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入选学科29 个,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入选学科23 个。仅入选一个学科的医院有长沙市中心医院(结核病学)、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危重症医学)、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学)、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院(口腔医学)。
对湖南省和长沙市的各医院入选的学科前100进行量值分数汇总,计算各医院的学科总分(详见表2)。由表2 可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学科量值总分位于前三。
表2 湖南省各医院学科量值总分及排名情况
2.3.1 优势学科 将排名全国前十的学科定义为长沙市医院的优势学科,长沙市医院中在全国排名前十的学科有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全国第二)、骨外科学(全国第四)、精神病学(全国第四)、耳鼻咽喉科学(全国第四)、肾脏病学(全国第五)、皮肤病学(全国第五)、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全国第六)、神经病学(全国第六)、护理学(全国第六)、心血管外科学(全国第八)、神经外科学(全国第八)、麻醉学(全国第九)、肿瘤学(全国第十)。这些学科是目前长沙市医院在全国同领域内具有优势的学科,在长沙市医院学科创新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学科引领作用。
2.3.2 学科集群 为进一步分析湖南省长沙市各医院不同的发展状况,采用4 家及以上医院共建定义为学科集群,对入选学科排名前100 的医院与学科对应关系构建医院学科11×31 共现矩阵,利用NetDraw 可视化工具绘制医院学科共现矩阵的可视化图谱(见图2)。如图2 所示,共有肾脏病学、变态反应学、整形外科学、普通外科学、儿科学、危重症医学、护理学、妇产科学、急诊医学、肿瘤学等10 个学科集群,其中肾脏病学、护理学、肿瘤学也是省内专业优势学科。
图2 2022 年度湖南省长沙市学科前100 强医院-学科共现矩阵的可视化图谱
2.3.3 重点发展学科 为进一步推动长沙市内一流医学学科建设,加快扶持具有潜力且排名靠前的学科,在优势学科和学科集群以外的其他11 个学科中,学科排名位于全国排名前30 的学科且分布学科在4 家以下的学科,分别有结核病学、传染病学、呼吸病学、心血管病学、血液病学、胸外科学、烧伤外科学、泌尿外科学、眼科学、口腔医学,可作为当前长沙市重点发展学科。
2022 年度中国医院STEM 沿用统一标准、统一来源、统一方法,从科技产出、学术影响和科技条件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其中,科技产出维度包括期刊论文、专利和标准以及论文引用等方面;学术影响维度包括科技奖动以及学术任职等方面;科技条件维度包括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等方面[5]。为分析长沙市医院及其学科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讨论3 个维度指标对医院科技量值的贡献水平。发现学术影响得分在三个指标中贡献所占指标最大,科技条件得分次之,而科技产出得分贡献最小(详见表3),说明科技产出在长沙市医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
表3 湖南省各医院学科量值总分及排名情况
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列为科技工作者的“四个面向”之一并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推动[6-7],因此推动一流学科及一流医院的建设尤为重要[8]。长沙作为湖南实施“三高四新”领头雁,长沙要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长沙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9],必然需要全面提升长沙市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
长沙市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位于全国中上游水平,进入排名全国100 强的医院有3 家,集中在湘雅系医院,排名并列第七,顶尖医院和顶尖学科不多,说明医院和学科综合实力比较平稳,缺乏高峰和高原。与北上广的差距还是有点大,入选百强医院数是北京的1/7、上海的1/6、广东的1/4,排名进入前20 的医院只有一家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虽然排名全国第八,但是与国内顶尖医院差距较大,科技产出指标只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1/3,学术影响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1/2,科技条件相差不大。
长沙市的顶尖学科较少,没有一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进入全国前三的学科只有1 个,说明长沙市医院的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要加强高峰学科建设,进一步扩大长沙市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力,为全面建设长沙市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助力。进入全国前十的学科数有13 个,占到全部学科的1/3 以上,说明长沙市医院的学科整体实力位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如果对这些优势学科再加以支持,有望冲击更多的高峰学科,进而推进长沙市建设全球研发中心的进程。
长沙市医院的学术影响的贡献度最大,科技产出贡献度最小,科技量值主要从定量的角度从科技产出、学术影响和科技条件3 个方面评价医院及其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分析长沙市医院及学科的科技量值发现,科技产出的得分只占到总分的30.05%,是贡献度最小的,科技产出包括期刊论文及引用,专利、国家及行业标准和指南等,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产出整体分析报告显示[10],湖南省的卓越科技论文达到20 000 篇以上,位于全国第十,为20 328 篇。因科技产出是三个维度中所占比例最高的60%,所以长沙市医院可以在科技产出上持续发力,来显著提升长沙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
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的导向是进一步加大科研产出、临床科技成果、科研诚信和高质量研究等直接指标的权重,针对湖南省长沙市医院及其学科科技创新能力位于全国中上游水平,一流医院和一流学科较少和分布不均并存在科技产出不足等现状,长沙市医院应积极以新指标体系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科技产出中着力高质量临床研究论文、标准和指南、发明专利与转化、高被引论文(特别是被国际权威指南引用)等,在学术影响中着力突破国家科技奖、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为重点(1/2 权重),培养国家级人才为要务(1/3 权重),学会任职为支撑(1/6 权重),在科技条件着力依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争取牵头更多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才能促进长沙市医院科技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发展。落实到具体措施,长沙市医院必须以科研诚信为基石,绝不触碰科研“红线”,加强基础与临床的深度融合,坚持做好临床研究,提高科研产出:注重发明专利的申报和转化,积极参与指南和标准的编制,发表高质量论文(CNS,四大医学期刊,中科院一区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期刊),争取一级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和SCI 期刊任职,积极培育中华医学科技奖和国家奖,才能显著提升长沙市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高质量发展,进而为全力建设长沙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