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靓靓
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干支架,它的清晰可以让整篇文章文脉顺畅,而思维是一篇文章的血肉,它的丰满可以使文章文思盎然。对于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师要层层递进地开展教学,做到三年一盘棋,引导学生作文步步进阶,有条不紊地推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
议论文的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固定,有纵贯式结构、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对比式结构等。即使是运用同一种结构写作,因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品质等的不同,最终呈现出的议论文的框架也是不一样的。议论文写作教学要有一条主线:首先将结构搭稳,然后将结构搭活,最后进行有效拼搭。学生将在老师的系列化写作教学中,开展结构模型的训练,形成自己的隐秘结构,在独属自己的议论文框架中叱咤风云。
初次带教新高一的时候,笔者发现,学生写作议论文是凌乱的:概念界定不清,原因分析不明,随意拼搭无秩序等。为了让学生明晰议论文的面貌,教师可以借助课文的教授,让学生对议论文框架有初步的了解。例如,在教授荀子《劝学》时,可以让学生列出课文的思维导图。《劝学》以“学不可以已”作为中心论点,然后从学习的重要性、意义、方法三方面进行阐释。如此,学生可以掌握议论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又如,在教授鲁迅《拿来主义》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先破后立”这种写作手法。作者先明确“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危害,然后提出“拿来主义”的好处。如此,学生能对驳论文有初步的了解。
对议论文写作的基础指导,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是提出问题方面,教师要重视对观点句的写作指导,写作要求为“简洁明了,契合题意”。其次是分析问题方面,学生能就某一个方面深入展开辨析即可,但是要多思考一个为什么。最后是解决问题方面,要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不能只是空话套话。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之后,班级里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议论文框架,这也是写像议论文的基础。
结构的灵活体现在,就算结构类似,但是因为每个学生独属的语言和知识体系,也可以呈现出独属的结构。笔者在班级做了一些尝试。
首先,概念界定要准确。一个作文题总归有着几个核心关键词,对关键词的准确定义是理性逻辑说理必不可缺的一方面。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作文题中的关键概念进行定义。比如2022 年高考全国新高考Ⅰ卷,要对本手、妙手、俗手进行定义:本手是基础,是一个人成功的奠基石;妙手是创造,是能与众不同的催化;俗手是盲目追求妙手而忽视根基、急功近利的狭隘短视。其次,原因分析多层次。原因分析是一篇文章能否有深度的关键,在进行原因分析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因、外因进行思考,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去思索。最后,解决问题真有效。解决问题一般是文章的结尾,学生容易联系现实喊一堆空话。所以这部分的写作,可以引导学生多积累、多模仿,要跟前面的核心概念结合起来,形成前后呼应。
要做到有效拼搭,需要对议论文的结构框架有比较熟悉的了解,才能生发出巧妙的构思。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在高三后期的写作中,列详细提纲是每个学生都要做的一件事。笔者针对“列详细提纲”设计了评价量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作文标题能否做到切题又新颖。②开头结尾能否前后呼应。③结构是否稳当又灵活。④分论点能否巧妙又切题。⑤原因分析能否多样。
如果达到了以上几点标准,写作提纲就是符合要求的。在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表达个性的东西。
新课标中将“思维发展与提升”列为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学生在议论文写作训练中也需要将思维的提升作为写作的追求,这其中,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相对好操作。
语言学家塞缪尔·早川说:“文章要能够在抽象的阶梯上来回游走。”抽象的阶梯有时候不好走,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形象思维,文章要在抽象和形象之间来回游走,这样不好说清楚的道理也能让读者一目了然,筑就议论文的华章。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学会使用比喻论证。首先,要找到事物间的连接点,然后围绕核心词展开层层分析。比如在写作“个性与共性孰轻孰重”这篇文章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我看来,只有学得驭船之术,方能扬帆起航,所以技巧比个性更重要。”把驭船之术比作技巧,承认技巧的重要性,然后将驭船之术和扬帆起航作为主要意象贯穿全文,将抽象与形象进行巧妙的结合。当然,除了比喻论证,还可以借助速写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如陈独秀在《偶像破坏论》的开篇写道:“(泥木偶像)一声不做,二目无光,三餐不吃,四肢无力,五官不全,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坐不动,十是无用。”如果我们在论述道理的时候,有如此生动的论说,议论文写作必将提升一个档次。
辩证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事物表象,而要探究其根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看法的分析,不是浅层的,而是深刻的、辩证的。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材料往往是二元甚至三元关系,富有思辨性,主要包括对立统一关系、是非取舍关系、并列依存关系、条件关系等,教师要抓住这其中的关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在论述“前人成果对后人是利还是弊”的问题时,学生做了如下辩证分析。
(历史前人带来的益处)以先人为榜样,以前人为铜镜。历史长河的翻涌留下的是来者的前进之路。宋文化之所以繁荣,也是因先有唐的响彻云霄,而后有宋的勤谨跟随。宋以唐为榜样,依循前人之路,自身的发展畅通无阻。除古人的引导作用以外,前事也可以起到警醒告诫之用。杜牧《阿房宫赋》谈及“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正是强调了前事的启示意义,有利于来者规避风险而谋得安定。
(承认前人对我们发展的限制和阻碍)回望不啻是一种自我提升,以前人为师而不可忽视的是前事对后事也有阻碍或限制作用。亚历山大的担忧也并未毫无依据,世事万物都是如此。沙漠上的一捧清泉,已有前人取得,而后来者徘徊左右,转身前往寻找下一个绿洲。
这里,学生将利与弊分开来谈,将道理讲清楚,体现了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在议论文写作训练中,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助力其议论文品质的提升。
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在系统化的议论文课程中逐步推进教学,稳扎稳打。下面是作文题及学生的优秀范文提纲。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上述四句话,展现了云与山的关系;也能引发我们对自己与其他人、事、物关系的思考。请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提纲
青山当自致,昭昭共云明
高三(5)班 曹婕
开头点题,提出中心论点:青年应如青山自致,与时代之云相辉映。
第1 段:青年如青山,时代卷风云;青山当自致,昭昭共云明。青年应如青山自致,与时代之云相辉映。
老师点评:运用比喻论证,从新时代塑造新青年的角度出发,强调外界对主体的衬托作用。
分论点1:新时代如何塑造新青年。
第2 段:时代给予青年个性化发展的平台。开放以来,吾辈自强,奋楫笃行,在新云映衬下,此山辉,此山耀。不必过激于多样发展机遇,得青山常定。
第3 段:时代给予我们更有风险的挑战。疫情当下,吾辈互助,臻于至善,在乱云飞渡下,此山坚,此山韧。不必抱怨哀叹于生不逢时,让青山永驻。
第4 段:时代的人、事、物都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老师点评:这三段重点在谈外界对主体的衬托作用,分三个层次谈论,层层递进,论证有纵深感。
分论点2:青年在新时代中不改其本色。
第5 段:山不为云所动,云来山更佳。时代的好坏与否,究其根本不在于此云如何而在于此山怎样。面对外界的变化无常,人世间与他者撞个满怀或是萍水相逢,善则更助我们发展,弊亦无损于其美。架起中国脊梁,理性看待并与时代风云共舞。
老师点评:这一段主要分析云的来去而青年不改变本色的原因,主要与青年自身有关。
分论点3:新青年影响新时代。
第6 段:因为青年,国家得以云层发韧,于霄凌云;因为青年,社会得以葳蕤蓬勃,赓续绵延。青山立于广袤大地,众生皆是其中群山,而大地的景色是由群山绵延的瑰丽而来,我们当是群山,创造大地新景。
老师点评:这部分主要是解决问题,谈论主体对外界的积极影响,青年对国家的创造性价值。
结尾:青年与时代相得益彰。
第7 段:云无山不成景,青山携云才昭明。山和云可交汇别离,但我们与当下密不可分。由此观之,我们应当自致,利之时代馈赠,报之以青山骨脊,携长存的凌云之志,而作青山自致,昭昭共云明。
这则诗意的作文材料比较难懂,主要讲了云和山的动态关系,云和山相互积极影响,云山互为衬托、互相增色。学生习作的整体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体运用了比喻论证,将抽象难懂的云山意象进行转化。作者运用形象思维说理,将青年喻为青山,将时代喻为风云变幻,找到了两者的连接点。本是抽象的材料,作者将之化为青年与时代,两者交错说理,更加吸引读者。同时运用辩证思维使得说理深刻,青年对时代的影响是什么?时代对青年的影响又是什么?两者又是如何相得益彰?作者都做了很好的阐释。三个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立体化说理,层层递进,语言富有诗意,与作文题高度契合,是一个高级的议论文结构范例。
结构是支撑一篇议论文的主干,学生要在不断训练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隐秘结构,在反复的训练中熟练、变化、超越;思维是一篇议论文多彩的关键,没有思维的议论文容易千篇一律,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将所学化所用,先让文章生出枝叶,再不断积累材料,最终开出独属于自己的那朵议论文之花。经过高中三年的议论文写作训练,学生定能有所收获,写出独具特色的议论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