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芫臻
南宁振兴加能站的投产,标志着我国分布式氨制氢工艺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2023年12月8日,全国首座商业化分布式氨分解制氢加氢一体站在中国石化广西石油南宁振兴加能站试投产。
这标志着中国石化已经涵盖了电解水制氢、天然气制氢、甲醇制氢、氨分解制氢等分布式制氢的主流路线,也标志着我国分布式氨制氢工艺技术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
三方联动建设
面对能源转型需要、氢能需求扩大和氢气运输能力低而成本高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石化广西石油、工科院、石化机械三方首次联动,创新探索出“自主研发分布式氨制氢成套技术—生产研造加氢设备与系统—自主建设运营制氢加氢一体站”的合作机制,在南宁振兴站打造了全国首座商业化氨分解制氢加氢一体站。日制氢总量可达500kg。
“南寧振兴分布式氨分解制氢加氢一体站,是中国石化整合内部科研、设备生产和场景应用等单位,推动氢能一体化发展的有益尝试。这是中国石化系统内的首创,更是全国首座,为广西乃至全国探索分布式站内制氢的技术路线蹚出了一条道路。”在投产仪式上,中国石化广西石油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李力波说。
南宁振兴加能站占地面积约9.1亩。该站的制氢设备采用单元模块化、橇装化设计,可以实现现场安装、投运,便于快速推广复制。
装置占地面积仅有80平方米,采用了中国石化工科院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氨制氢成套技术,能耗低且氨消耗小,安全性和经济性显著。
其中,主要加氢设备与系统均由石化机械自主生产,可以实现对氢燃料车加氢、对长管拖车充装双重功能。装置自动化、智能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每天能产出500公斤99.999%的高纯度氢气,设计氢气回收率达到96%以上。制氢规模为同类型最大,可满足40多辆氢燃料车的用氢需求。相较之前的用氢方式,成本降幅超过60%。
探索绿氢转型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正处于最好的机遇期,也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窗口期。中石化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氨制氢成套技术,通过氨分解催化剂将氨分解为氮气和氢气,经过氢气提纯后满足相关用能需求。同时,氨是一种高效储氢介质,储运容易、成本低,且氨分解制氢过程不排放二氧化碳,更加绿色环保。”工科院专家介绍。
同时,广西氢能产业发展蓄势待发。由于区位优势独特,广西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具有丰富的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沿海地区石化、化工、钢铁产业年产氢用氢量约为24万吨。
广西地方车企中,东风柳汽2023年氢能货运车产量将突破300辆,玉柴首款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零碳燃氢发电动力系统点火成功,南宁申龙汽车已具备氢能大巴整车生产能力。
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间节点,广西石油将新能源业务作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提升现有网络价值的新路径,围绕技术无先例、审批无主体、政策无支持、施工无借鉴、平台无支撑、场景难打造等难点堵点,通过多次组队外出考察、邀请专家开展讲座等方式,让广西区地两级政府关注和重视广西氢能产业和氢能交通领域发展,对站内制氢加氢站标准、技术与未来发展具有更清晰的认识。
结合南宁市是广西氢能交通领域发展最早、运营车辆最多的主要城市,且目前在营加氢站仅有1座的实际情况,广西石油让南宁振兴站新增制氢加氢功能的改造申请顺利获得了联合批复通过,并提前将制氢加氢项目纳入政府发展规划,为氢能业务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创新应用场景
2023年9月16日—17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赵东、销售公司书记李玉杏出席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就南宁振兴商业化分布式氨分解制氢加氢一体站项目的建设与氢能应用场景打造等事宜,与南宁市侯刚市长进行了座谈。侯刚市长明确表态,要大力支持并亲自推动项目及场景落地。
广西石油通过向自治区发改委创新性提出,以氢燃料电池车氢储能形式代替电化学储能的推广方案,有效解决了政府在氢能车用商业化场景的推广上资金不足的难题,并邀请多家知名单位参与试点。
利用氢储能利好政策,广西石油联合多家企业创新打造应用场景,推动南宁市开设民族大道氢能公交专线,分阶段推广约30台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上线。
在自治区发改委等部门的支持下,广西石油牵头搭建服务平台,联合广西车企、能源企业、大学高校、科研机构共32家,共同组建广西氢能产业联盟,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广西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8日,广西氢能产业联盟同步在南宁振兴加能站揭牌。这也是销售系统首家由石油公司受政府部门委托组建的氢能产业联盟,奠定了广西石油在氢能产业发展的引领力。
该联盟将围绕广西氢能发展方向、发展路径、技术攻关、市场机制和示范应用等,开展前沿技术探讨和研究,实现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下一步,广西石油将以广西氢能产业联盟为契机,携手各联盟成员,以南宁振兴分布式氨分解制氢加氢一体站为依托,搭建氢能产业科普教育、科研和应用平台,打造广西氢能培训示范基地,推动广西氢能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为广西氢能产业发展输送技术人才。
责任编辑:曲绍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