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
“乐观者赢得未来,悲观者赢得现在”,北大姚洋教授在毕业典礼上的深情寄语,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的深度思考。面对人生的雄关漫道,我们只有既保持对当下的悲观,又坚持对未来的乐观,接乐也纳悲,才能行稳致远。
行稳,需要做当下生活的悲观者。悲观的人,在面对未知前景时,总是想要获得安全感和确定感,因此会考虑到那些最坏的可能性。所以,悲观的生活态度意味着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停驻思考,思考过去的遗憾、思考当下的忧患。它不是单纯失望与无措,而是更为冷静、客观地剖析,直击生活的本质。正是因为对内核的思考,人们才会萌生“怎会如此”的追问,以及“又将如何做好”的理性探索。正如戏剧中的悲剧更能震撼人心,悲观的态度不仅像悲剧那样丰盈人们的情感,更为当下的生活增加理性,让我们走得更稳。
致远,需要做未来生活的乐观者。樂观的人会把失败看作是一种挑战,从而更努力地去克服它。所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纵使前方晴日少,任风雨,路迢迢”的豁达,是一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新生,是一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因为乐观,我们对未来抱有美好的期待,相信柳暗花明,相信豁然开朗。希望与期待,是构筑未来最令人向往的底色,而乐观让这底色更瑰丽且有力量。乐观的生活态度,还增强了我们生命的韧性。“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乐观、坚韧的生命,让我们从容地面对惊涛骇浪,走得更远。
行稳致远,需要将适度的悲观与乐观相结合。在当下,一味地悲观只会带来自怨自艾,而不能从中升腾出勇气与希望;对未来一味地乐观可能再现阿Q的精神胜利,而让我们浑浑噩噩。因此,只有适度悲观于当下,才能更好地积蓄前行的勇气;只有适度乐观于未来,才能更好地看清当下。我们在登顶的路上,既要回望走过的路,也要展望前面的路。如果走得对,就继续走下去;如果发现走错了,也不要自怨自艾,而要学会与自己和解。只有将适度的乐观与悲观相结合,我们才能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今天的中国,在AI应用、新能源、量子通讯、光子芯片和核聚变等未来技术领域都处于世界第一阵营,新篇章已经奏响,“闪烁的太阳已越过高傲的山峦”,我们青年也即将踏上新的人生征途。请以接乐纳悲的态度,披荆斩棘,迈向“诗和远方”吧!
【湖南浏阳市第一中学(2108)班】
点评
作文开篇提出“接乐也纳悲,才能行稳致远”的观点;接着从乐观与悲观两个角度进行论证,再总结提炼两者关系,通过两种现象揭示本质规律,从保持对当下的悲观以行稳,进而到坚持对未来的乐观以致远;最后发出倡议“以接乐纳悲的态度,披荆斩棘,行稳致远”,回应中心。论证逐层深入,说理深刻、严密,富有逻辑性。
【邱清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