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职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分析与探究

2024-03-29 12:01淄博理工学校王艳玲王海燕
天津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中职信息技术

■淄博理工学校 王艳玲 王海燕

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与推进,中职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如何提高中职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成效,是每一位中职教师应该重点关注与深刻探讨的关键性问题。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与智能化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也揭示了当前社会所需的人才培养方向,因此信息技术教师更应当提高教学素养、丰富教学经验,立足新课标背景下构建出高效课堂,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不同,更强调了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的一体化。基于此,中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理论基础的夯实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最终实现理想化的教学成果,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构建出效率高、成果丰硕的信息技术课堂。本文立足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情况,详细论述了当前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路径,以期让中职教学焕发新光彩。

一、当前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固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理念发生了革新与进步,中职院校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受重视程度得以加强,越来越多具有创新性与科学性的教学策略涌入课堂,丰富了课堂内涵。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纵观实际情况却不难发现,不少教师依然深受传统教育理念与方式的桎梏,在教学模式的构建工作中存在着单一固化的问题,甚至还有部分教师秉持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且成果不佳。然而,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无法顺应当前社会对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还有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当前中职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即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思考的空间与契机,只能通过死记硬背与反复练习落实所学知识。有的教师过度强调学生的直观感受,忽略了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强调对信息技术功能的示范与演示,这部分内容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缺乏练习的时间与机会,更没有发挥创造能力的空间,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

(二)课程体系滞后,教材内容陈旧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少具有创新性与使用价值的新技术应运而生,在各行各业中纷纷涌现,发挥着不可小觑的意义与作用。在此背景下,要构建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就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与时代相接轨、与行业变化相链接,不断推陈出新,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课程体系相对滞后,教材内容也无法顺应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这就导致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与先进性,学生即使认真学习,也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不仅如此,有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度强调其来源与发展,忽略了实际应用的讲解与学习,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兴趣不佳,课堂教学内容的应用性不高。

二、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路径探究

(一)尊重主体地位,开拓实践空间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作为中职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用“以学定教”取代“以教定学”,给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思维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需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机会,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解决问题与灵活思考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以“图文编辑”这部分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利用翻转课堂,为学生制作出自主学习的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在组内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在小组活动完成后,教师只需要对小组内所存在且未被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与讲解,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完成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将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与整理,拓展知识范围、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微课总结当堂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查漏补缺。这样的教学设计在保障教师主导的基础上,将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学习。

(二)坚持问题导向,课堂灵活设问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学会知识并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目的,如何让学生会思考才是教学活动所应当关注的重点。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的意义多为反馈教学成果、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却很少发挥引导作用。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深入探索、不断探究,教师就需要通过问题设计为学生指明方向,循循善诱、层层递进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值得注意的是,在问题设计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预设在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并且通过层次性的问题设计,为学生搭建起可供攀爬的“学习支架”,最终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成果。

以“制作表格”的教学活动为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对教学要点知识进行统整,如“行与列”“合并单元格”“插入新的行或列”都是知识要点。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实现内化,逐渐推进学习难度,让教学活动由简入繁,实现科学过渡。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新建表格时,我们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引导学生自行延伸出关于行与列问题的思考,在教学活动中更为投入,将所学知识与实践应用相联系。当新建表格的任务完成后,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加入“表格美化”等知识点,引导学生丰富相关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三)开展分层教学,促进个性发展

在当前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差异性,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与突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自然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中职学生在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上都有所不同,因此统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果。作为教师,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消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是通过教学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向前奔跑。基于此,开展分层教学就显得重要而且必要。

首先,教师对学生的整体水平有一个全面而精准的把握,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理论操作能力进行测试,从结果中分析学生当前的信息技术能力,并且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充分分析其学习的态度、方式与习惯,将这些信息作为分层教学的重要依据,对学生进行分层。其次,教师要立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层,确保每一层级的学生所接受的学习任务都符合自身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跳一跳能够摘到桃”的课堂模式中不断超越自我、奋勇向前。以“网络应用”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将教学任务分成“了解网络设备”“学习连接网络”“了解常见的网络故障”等基础知识部分,以及“搜索网络学习”“体验网络生活”等拓展任务,让每一层级的学生都能在合适的学习任务引导下不断进步。

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中职信息技术受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优化教学成果是教师所肩负的重任。教师需要解决当前教学活动中模式单一固化、课程体系滞后等显著问题,通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课堂问题导向以及开展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活动的新发展,实现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与成果的双重提高。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中职信息技术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