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德超油797 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2024-03-29 05:45:11王仁东蒲春雷仲晓惠
中国种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角果菌核病全程

王仁东 蒲春雷 田 波 仲晓惠 罗 峰

(1 四川恒禾种业有限公司,成都 610000;2 四川省南充市农业农村局,南充 637000;3 四川省西充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充 637200)

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和大豆、花生、芝麻并称为我国四大油料作物。菜籽油是我国人民最主要的植物油之一,其消费量占全国食用油的1/3以上。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加大对产油大县的激励力度,推动油菜生产迅速发展,使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22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约730 万hm2,比2021 年增加近26.7 万hm2,油菜籽产量1552 万t,比2021 年增加80 万t[1]。德超油797 是四川恒禾种业有限公司成功选育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21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油菜(2021)510030,该品种植株矮、耐密植、角果多、产量高,特别适宜全程机械化的高产高效栽培,可为我国油菜产业快速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在长江上游(四川、重庆、贵州、陕西、云南)生育期平均为211.2d,株高176.4cm,分枝部位高73.1cm,单株有效角果数492.2 个,每角粒数24.6 粒,千粒重4.62g。在长江中游(湖南、湖北、江西、河南)生育期平均为205.0d,株高158.9cm,分枝部位高76.2cm,单株有效角果数210.1 个,每角粒数21.4 粒,千粒重4.69g。在长江下游(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生育期平均为203.0d,株高156.8cm,分枝部位高48.5cm,单株有效角果数332.7 个,每角粒数21.7粒,千粒重4.33g。在北方春油菜区(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生育期平均为106.5d,株高153.3cm,单株有效角果数206.8 个,每角粒数20.6 粒,千粒重4.05g。

1.2 籽粒品质2020 年7 月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德超油797 油菜籽食用油芥酸含量0.03%,硫苷含量29.81μmoL/g,含油量52.32%。

1.3 抗病性经企业创新联合试验油菜新品种(组合)病害抗性鉴定:2017-2018 年度德超油797 菌核病病情指数51.96,抗性指数-0.43,抗性等级为低抗;病毒病病情指数5.83,抗性指数-0.33,抗性等级为低抗。2018-2019 年度德超油797 菌核病病情指数39.88,抗性指数-0.17,抗性等级为低抗;病毒病病情指数7.83,抗性指数-0.17,抗性等级为低抗。

2 产量表现

2017-2018 年度在长江上、中、下游进行引种试验,德超油797 每667m2产量分别为218.83kg、198.74kg、207.97kg,分别比对照品种蓉油18、华油杂12、秦优10 号增产8.10%、8.75%、5.28%;2018-2019 年度续试,德超油797 产量分别为233.19kg、196.44kg、209.61kg,分别比对照品种蓉油18、华油杂12、秦优10 号增产21.60%、7.11%、5.26%;2 年长江上、中、下游引种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226.01kg、197.59kg、208.79kg,分别比对照蓉油18、华油杂12、秦优10 号增产14.85%、7.93%、5.27%。2018-2019 年进行北方春油菜引种试验,德超油797 每667m2产量为214.90kg,比对照品种青杂5 号增产5.16%。

3 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3.1 技术优势德超油797 油菜品种株高偏矮的特性决定了其较耐密植,适合生产密度较大的机械化种植,抗倒性强和成熟一致性好的特性确定了其适合机械化收割,因此,德超油797 十分适宜全程机械化栽培。油菜全程机械化栽培相对于育苗移栽和免耕撒播等传统生产方式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效益优势。一是效率高。油菜全程机械化播收快、效率高,同时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播种时一次作业可完成浅耕、开沟、施肥、条播等多道工序,收割时一次作业可完成脱粒、筛选、碎秆、还田等多项工作。二是犁层深。机械翻耕犁层深度可达200mm 以上,能够确保泥土疏松、水气畅通,有利油菜田间生长。三是效益好。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既可节省用工,也可确保高产,实现增产增效。袁卫红等[2]研究显示,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可分别比育苗移栽和传统直播每hm2节约用工1.5 万元、0.9 万元,节本增效1.356 万元、0.789 万元。刘念等[3]研究显示,油菜旋耕机播较育苗移栽每hm2增产427.5kg,总产值增加2137.5 元。因此,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当前国内主要推广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油菜栽培方式,截至2020 年我国“耕、种、收”环节油菜生产机械化率已达59.91%[4]。

3.2 播前准备提前选晴好天气对种子进行翻晒,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播种前7~10d 进行机械灭茬,喷施灭生性除草剂,每hm2使用50%乙草胺·异噁草松乳油1200~1500mL 机械喷雾封闭除草。前茬为水稻的田块需及时开沟降湿,防止渍害,边沟、腰沟和厢沟标准为沟宽35cm、30cm、25cm,沟深40cm、35cm、30cm。

3.3 科学播种根据不同维度和地区选择油菜高产播期,四川适宜播期为9 月下旬至10 月下旬。选用2BFQ-6 型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或2BYF-6 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每hm2施用油菜专用复合肥500~700kg。用种量为3.0~4.5kg/hm2,播种偏迟需适当增加用种量。厢宽2.0~2.5m,具体视播种机宽度确定,播深1~2cm,旋耕、开沟、施肥、播种、覆土一次性完成。播种作业时保持直线前进,并随时检查播种机料厢内种、肥是否充足,防止漏播、重播。

3.4 田间管理油菜机械化生产田间基本苗多,湿度高,因此田间管理技术要求比传统生产方式更严格,重点是做好田间防草、肥水管理、病虫防治和植株防倒。田间防草 播种后2d 内使用50%乙草胺900mL/hm2兑水600kg 喷施防草,生长期内用高效氟吡甲禾灵去除禾本科杂草,用草除灵去除阔叶杂草。肥水管理 苗肥在植株长成3~5 片新叶时施用,每hm2施用尿素50~60kg、硫酸钾30~60kg;薹肥在抽薹前施用土博士复合肥150~200kg;花期可视田间长势适当叶面喷施补施磷酸二氢钾和0.2%硼砂水溶液,防止“花而不实”和促进壮籽。病虫鸟害防治 油菜病害主要有菌核病、霜霉病、白锈病等,其中四川、重庆、贵州等西南油菜生产区菌核病对产量影响较大,是油菜病害重点防治对象,并且菌核病只能以防为主,若发现白秆再进行防治就为时过晚了。油菜抽薹期至初花期是防治菌核病的关键时期,可使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000~1500 倍液喷施防治;霜霉病可用10%氰霜唑600 倍液喷施防治;白锈病可用58%瑞毒霜可湿性粉剂200~400 倍液喷施防治。油菜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等,蚜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5000~6000 倍喷施防治;菜青虫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3000 倍喷施防治。油菜生产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双低油菜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低,鸟喜食,易遭鸟害,防治方法可采取插稻草人、挂塑料纸或放鞭炮等方式驱赶鸟群。植株防倒 油菜防倒的关键就是播时盖种不要太厚,以防形成弯脚苗,后期(蕾薹期以后)不能大肥大水,最好不要根施氮肥,防止植株徒长[5-6]。

3.5 适时收割当油菜开花后30d 左右,全田80%~90%角果呈黄色,主轴大部分角果籽粒呈黑色时收割油菜最为适宜,油菜适宜收获期短,要掌握好时机,抓紧晴天抢收。收割时机械的行驶速度不能过快,只能选择中、低挡速度工作,根据油菜的成熟情况和脱粒效果合理调整滚筒转速和凹板间隙,成熟较好或高温天气可降低转速并调大间隙,在保证脱净率的前提下减少菜籽的破碎率。

猜你喜欢
角果菌核病全程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基于油菜角果长度图像识别的每角粒数测试方法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四川蚕业(2021年3期)2021-02-12 02:38:52
诸葛菜角果生长特性的研究
甘蓝型油菜抗裂角种质筛选及其相关性状分析
种子(2017年12期)2018-01-17 10:55:45
液态地膜+甲基硫菌灵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试验
蚕桑通报(2015年1期)2015-12-23 10:14:28
手工制鞋全程LOOK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22:23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
2012年津市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实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