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与出奇

2024-03-28 18:42徐江
综艺报 2024年5期
关键词:喜剧常规

徐江

热播的剧集要想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只能看在类型的常规下,玩出多少自己的特长

幕起幕落,旧剧终,新剧始。每一轮的循环、接力都是这样。尤其是新旧年交替,以及长假前后。

春天的剧屏,没有大惊艳,但有小惊喜。这一切也在预料之中。本来跨农历新年这個时段,一直以来就是综艺的天下,剧迷们急也没用。好在去年大家兴奋了一年,假期改改节奏也属正常。

新春伊始,剧屏的主基调是常态、常规。出圈的剧集也有,但不多。热播的剧集要想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只能看在类型的常规下,玩出多少自己的特长。基于这个背景,先表扬一下《阿麦从军》,权谋、复仇、女扮男装……都是近年古装剧屡见不鲜的招式,却拍得大体可看。在武打和战争场面上,相较于常见的古偶剧高出了不少。张天爱女扮男装出演“大女主”,估计多少也受到了之前在《雪中悍刀行》里“白狐脸”形象成功的启发。只可惜《阿麦从军》的化妆,较《雪中悍刀行》要弱了一些,对女主的美感尤其营造得不够,不然该剧的关注度还会再高些。

和《阿麦从军》差不多同档期的剧,还有一部值得一提。它大约可以算是近半年时间里,内地登陆剧屏的唯一一部带有文艺性的青春剧集。青春剧历来是内地类型剧里的收视重镇,不过近两年伴随着制作经验的丰富,商业味道、套路味道日重。《在暴雪时分》(包括去年的《曾少年之小时候》)这样的剧集出现,恰似内地剧集中的一股清流。它不那么刻意,自带了一点儿传习自经典文艺电影里的含蓄与绵长,带给年轻观众审美层面的滋养。

刚刚收官的《南来北往》,算是春节期间热议度最高的剧集。高满堂团队的剧作历来是收视保证,不过本剧还是有一些出奇,摒弃了高氏剧作过去擅长的一些元素,毅然将视线投向了铁路乘警这个领域。丁勇岱的演技打头,白敬亭努力跟上,金晨的造型虽然有点儿怪,可三人在剧中互动的氛围,营造得非常和谐,加上配角多是成熟演员,服装、道具多呈现年代质感,一切看起来都像那么回事,对于年代戏,这就是很大的成功了。《南来北往》明显的弱点只有一个:收尾过于匆忙,尤其是老马和小姚这两个人物的命运,编导以为能够自圆其说了,但在观众看来还不够充分,让人一时转不过弯来。大众文艺作品,说白了还是具备相当的服务属性的,尤其是春节档的剧集,大团圆、美好……谁想试着挑战这一收视定律,就要做好观众不买账的心理准备。

《猎冰》是另一部热议剧集。作为一部短剧集,它应该是自去年《漫长的季节》之后,所受关注最多的剧集之一,其影响力超过了《欢颜》《他是谁》。我在网上看到总导演高群书的文章里说,《猎冰》是他拍过的经费最拮据的剧。可就是在这种拮据之下,全剧拍出了、演出了接地气的质感。《猎冰》目前的效应,当然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张颂文,这算一“奇”;剧集所展现的品质,已经触及内地剧集制作的许多理念性话题,堪称另一“奇”。

《南来北往》和《猎冰》都是重量级资深导演领军。资深导演对业内的号召力,整合一流团队的个人魅力与能力,无疑都是今天剧坛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实际上,春节期间,剧屏上真正的大投入、大制作作品只有一部——《大唐狄公案》,这一点无论从画面质量,还是演员阵容、剧情的复杂程度,都可见一斑。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剧情过于繁复,还是多年前梁冠华塑造的中老年狄仁杰形象过于深入人心,“狄公”的号召力,还是比“马魁”“黄宗伟”稍逊了一筹。就之前的大力宣传和观众被燃起的期盼而言,《大唐狄公案》有点儿可惜了。不过,这也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影视制作,光迷信“大IP”是不行的。比“狄公”更典型的例子,还有这20多年一直被影视反复改编的“西游”主题。

说到“西游”改编,自然会想起“无厘头”喜剧风格。推荐大家留意一个由综艺喜剧小品衍生而来的单元喜剧集——《少爷和我》。每三两集一个故事,全剧始终用同一组新人主演去演绎不同单元里的剧情,或古装,或时装,有搞笑,也有感人。这样的剧集喜剧,我们可以暂时称之为“内地原创的无厘头剧集”。重要的是,类似这种杂糅的剧集风格,我们在内地过去的剧屏上,还从未见过,这也说明了新生代喜剧人才在剧集探索方面的潜力,不容小觑。

猜你喜欢
喜剧常规
常规之外
喜剧大师
喜剧大师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杯具们的喜剧
《喜剧总动员》喜剧人 放肆笑
加强关注中小学的常规管理
“含泪的笑”——《欢乐喜剧人》对喜剧的重新诠释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