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我休假结束前,从老家河南周口去郑州看老舅,老舅给我介绍个对象。她叫娜,是郑州一家三甲医院的技师。我们加了微信,她给我发了一张咧着嘴开怀大笑的照片,很阳光。
下午,我约娜见面。她发语音说,回周口老家有事。我欣喜之余,也无奈假期到了,只好归队。
聊天中我得知,娜平时自己开火做饭。那年国庆节,我请假第一次去见娜,给她带了见面礼——一些豆角和辣椒。
下了火车直奔医院。秋末的天气,晚上还很热,差不多快十一点了赶到医院,我满头大汗。
娜看着我傻笑,我看着娜傻笑。我卸下背包打开,娜一看是一捆豆角,下面还有红彤彤的辣椒,先是一愣,接着笑道:“你真有意思,第一次约会带来了一捆菜。”
“你不是自己做饭嘛!这些都是我从农村老乡家里买来的,没打药、无公害!”我一边擦汗,一边解释。
后来,娜“抱怨”说,那些菜,她吃了快半个月,又转而道,不过也吃到了生活的美味,咀嚼到了思念的味道。
2015年10月,我和娜結婚了。娜请装修公司将婚房装饰一新,还买来了花花草草,家里充满了温馨氛围。次年我们有了第一个孩子,2018年,我们又有了第二个孩子。
随着两个孩子陆续入托、入学,家里开支大了,娜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给自己买。
一次,邻居淘汰的旧家具堆在楼下,娜看中了一个掉了门的柜子,她与我母亲一起抬到了三楼家里。等我休假回家,买了点配件,修好了柜门,就当书柜用了。
2021年底,我姥姥、姥爷相继需要人照看。给我们看了几年孩子的母亲只得前去照顾她的父母。
母亲走后,孩子需要人照看,娜跟我商量后就辞了职。2022年初,娜带着两个孩子随军到我驻地。我问娜:“好好的工作没了,你后悔吗?”
她说:“有啥后悔不后悔的?没了工作,少了收入,但我在家好好带孩子,你也不用两地跑了。你安心工作,俩孩子也不遭罪,一家人在一起,比啥都好!”
娜是“单亲”,她12岁时,母亲就因病去世了。因为自己缺少母爱,娜就很爱孩子。2022年秋,大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学校离家不远,500多米,但小儿子的幼儿园距家1公里。娜每天早早起床做早饭,吃过饭,送大儿子上学回来,叫小儿子起床、吃饭,送去上幼儿园。中午把大儿子接回家吃午饭,再送回学校。下午4点多依次把俩孩接回家,先陪着大儿子学习、做作业,后陪着小儿子讲故事、做游戏。一天下来并不轻松,日出日落、月缺月圆,日子就这样重复着。
2023年春的一天晚上,娜对我说:“部队家委会鼓励大家在闲置的荒地上种种菜,有不少家属都在种呢,我也想尝试一下。”
我说:“只要你不怕费事,想种就种吧!”原以为,娜只是说说罢了,没想到,她还真干起来了。
娜找到了一块距离水源近一些的荒地,开垦了足有80平方米,每天在家刷种菜视频,断断续续种了苋菜、油麦菜、空心菜、香菜、豆角、辣椒等十几种蔬菜。
2023年11月,刘奇山与娜合影。
看到娜种的那些菜,我就不由得想到第一次给她送菜的情景。
在娜的动员下,全家都成为她的“雇农”:我抽空去菜地施肥、翻土、浇水,大儿子帮忙拔草,小儿子提篮子摘菜。
那块菜地,留下我们一家人太多的欢声笑语。
蔬菜成熟了,就不用去菜市场买菜,节省了不少家庭开支。当年,娜还种了一点萝卜,大的粗过大儿子的小胖腿,拾掇拾掇足有200多公斤。一部分放阳台留着自己吃,一部分腌制成了萝卜条,其中一些还送给左邻右舍分享。
娜有时候也到我们单位帮忙做点事,和战士聊聊天、去炊事班帮帮厨。去年国庆节,单位邀请随军家属到部队食堂会餐,娜去的时候还将她自己腌制的萝卜条带到炊事班,战友们吃了都说“嫂子手艺真好”。
萝卜叶子娜也没舍得扔,清洗过后放进锅里煮一下,再搭在阳台上晒成干菜,掺些粉条、肉末用来包包子,两个孩子吃得可香了。收获的胡萝卜,娜给孩子们榨成汁,和面包成红皮饺子……
一天晚上,我加班回家,门卫大爷叫住我说:“你家媳妇是个过日子的人,一锹一锹掘地、种菜,俩娃养得壮壮的,真能干!小伙子有福气!”
听到这话,我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是我和娜认识的第十个年头。娜,感谢你,这些年辛苦啦!
(作者单位:武警河南总队洛阳支队)
编辑/朱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