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宗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
新时代审计工作是要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监督”两字在全文中共出现二十次,明确提出“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审计监督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审计方式,是对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评价和建议活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高校教学、行政、党群、教辅等部门的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查鉴证活动,是深化高校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完善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对健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有着重要作用。2018 年9 月,全国教育大会首次提出要破“五唯”,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2020 年10 月1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评价体系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具有共同点,都属于教育领域,且均为评价范畴,在方法论上也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文章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行述评,认为新时代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一方面要结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核心和重点,摈弃以往类似于“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以效率优先、数量至上的评价指标,构建符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要借鉴新时代教育评价方法,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建立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模式,构建以学科、岗位为依据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分类评价模式,改进以问责导向为发展导向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运用模式,以此推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创新和高校治理现代化以及“双一流”建设[1]。
一是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起源。国外与经济责任审计理念相近的研究主要是“效益审计”,起源于美国著名会计学家斯普瑞格1907 年出版的《账户原理》中提到的Account Abilities 一词。20 世纪40 年代,英美等国将“效益审计”在政府中运用,意为独立的审计部门对政府公共部门的监督活动。1977 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将其重新命名为“绩效审计”。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当前“绩效审计”理论认为,“绩效审计”包括经济审计、效率审计、效果审计、公平性审计和环境审计。可见,“绩效审计”的发展、内涵与经济责任审计是有共同点和相似处的,但是经济责任更具有中国本土的“符号”。
二是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研究。正如上文所言,国外基本没有经济责任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相近的研究主要是绩效审计评价。西方学者研究指出,政府绩效审计应包括结构、投入、能力、产出以及公众对政府经济活动的评价指标。高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为反映大学内部总体特征的内部评价指标、反映学校适应社会经济情况的外部评价指标和反映学校内部运行情况的运行评价指标。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更是将高校绩效评价的重点导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成效、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以及国际交流与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当前,各高校抓住教育评价改革热潮,不断探索完善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提升教师教学发展水平、实践育人培养质量。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紧紧围绕教育评价改革重心,建立符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理论和实践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对教育领域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面的研究更少。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工作机制的前置程序,也是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和实现内部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一是关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胡力等学者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在其任职期间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或有关的资产、负债和损益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与评价,并对领导干部在各项经济活动中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监督[2]。就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而言,当前实践研究多于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强调高校的特殊属性,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有所针对性,主要分为六大方面:①审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②审查被审计单位的学科建设指标、科研成果指标、人才引进指标、学生培养指标等;③审查被审计单位依法增收、创收情况,重点审计各级财政拨款收入、科研收入以及培训办班、非学历教育、技术服务、资源利用等创收收入是否均依法合规纳入学校预算管理;④审核被审计单位各项支出是否有无预算、超预算列支的情况,是否有违反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等;⑤审查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卡片,是否存在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情况;⑥审查被审计单位“三重一大”决策及执行情况,人事任免是否民主、科学等;⑦审查被审计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及被审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无举报等情况[3]。
二是关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研究。随着审计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王群仙等学者提出高校应尽快制定不同岗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制度,力求指标量化、职责明确,并建立科学、系统、全面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4]。但是,张凯峰、仲崇峰等学者认为建立全面统一、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审计对象差别大、评价内容确定难、评价指标建立难、评价标准选择难、评价权重确定难的现状[5]。李鹏等学者在综合考虑高等教育事业自身特点和高校领导干部履职特殊性的基础上,按照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制定了“六审六评”的评价指标体系[6]。王宗宗提出高校“双一流”建设不仅要有“一流管理”,还需要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作支撑,内部审计是实现“一流管理”的重要推手,内部审计发展目标是为高校“双一流”建设配备“一流审计”[7]。陈庆利认为高校各部门职能有差异是公认的,所以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细化,不能用一套评价体系完成所有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内容,提出应集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方面,共同建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8]。
三是关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对健全高校经济审计评价体系的促进作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屈指可数,盛永红提出教育评价视角下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审计环境为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审计目标为履职尽责,规范权力运行,提供治理水平;审计内容为“四权一廉”等,构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定量分析[9]。孙睿敏从落实政策跟踪审计的角度,提出高校内部审计要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必须将教育评价改革政策落实情况审计作为重要抓手[10]。
现有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这些研究至少还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整体理论框架的研究不够。从研究对象来看,对党政机关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较多,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较少;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是对概念、定位、内容和评价指标的某一方面的探讨,全面系统研究相对匮乏,没有形成理论体系。二是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的研究缺乏统一标准且具有局限性,较少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进行研究。从评价内容分类标准来看,从教育部到高校均未形成统一的分类标准,各高校之间难以做到对比分析,不利于高校审计大数据的形成;现有研究集中在评价指标方面,未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且未形成对高校类型、分布区域等其他方面的规律性认识,没有形成评价体系。三是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运用研究匮乏,在论述改革现状和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上有较大突破,但是没有真正顺应教育评价改革热潮,优化和改进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运用。因此,有必要结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改进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强调不仅要有效评价学术成果的贡献和成就,还应当将科研评价重点从成果扩展到育人,引导高校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就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而言,对任期内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审查重点、评价方法应顺应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并作出相应调整和改进。在改革实践中,提出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具体审计工作举措。
一是建立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高校综合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式。根据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行政职务、学科类型、岗位职责等属性特质,分别赋予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的不同指标权重,重新赋予单纯的科研成果绩效量化评价指标权限,从经济活动是否重点导向基础研究能力提升、重大科研任务承接能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贡献度提升等方面,从是否贯彻落实重大财经政策和决策部署、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以及是否完成学校下达的工作目标等方面予以评价。
二是构建以学科、岗位为依据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分类评价模式。统筹兼顾基础学科、应用学科、自然学科、人文社科、前沿交叉学科等各类学科的特殊属性和发展规律,区分以教学为主、实训为主、科研为主、管理为主的不同岗位职责,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岗位职责在教学成果、科研成果、人才引进、培养质量以及经济活动、经济执行等方面的差异,坚持运用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完善以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和不同岗位工作特点为主的多元化分类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三是构建以发展为导向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运用模式[11]。基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的问责导向,是以问责激发改革动力,引出高质量产出、高水平管理等为目的。但是,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被审计领导干部多半都具有学术背景,有的甚至本身就是科学家,要充分考虑单纯的问责导向在增强重大科研任务承接能力、基础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贡献度以及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能力等方面的边际效应。因此,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运用应以问责导向为主,同时兼顾发展导向,积极推进发展性评价改革,为被审计领导干部和被审计单位提供过程性诊断和支持性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