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双师课”:“双师课堂”应用于思政课程的探索

2024-03-28 12:06:06曹东勃王佳瑞
党政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

曹东勃?王佳瑞

[摘 要]将“双师课堂”应用于思政课教学过程,有助于更好落实“大思政课要善用之”和领导干部进课堂、上讲台的要求,也有助于推动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榜样人物、优秀朋辈分享交流。上海财经大学探索创设“书记双师课”,形成三方面的实践经验:一是发挥“关键少数”,创新思政课组织形式;二是“双师”互相配合,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三是关注学生获得感,评估思政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书记双师课;思政课;双师课堂

一、“双师课堂”的两个起源

“双师课堂”,就其字面含义而言,系指两位教师共同完成授课的一种教学模式。从相关研究文献的整理来看,这一概念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不同学段各有两个独立起源:

一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受限于优质师资队伍的区域不均衡,当具备如下条件后,全国范围内逐渐兴起了双师课堂或称之为双师教学的尝试。其一,互联网技术应用及随之而来的“互联网+教育”的浪潮。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变革的重要技术力量,互联网技术革命促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推动了教育资源趋向区域均衡。其二,我国农村地区是基础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中西部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严重不足。在脱贫攻坚伟大历史进程中,教育扶贫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将发达地区优质师资通过互联网平台导入欠发达地区,借助于“双师课堂”的协同发力,达到“一块屏幕改变了乡村教育生态” ①的效果。

二是在职业教育阶段,受限于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自身在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方面存在脱钩的现实困境,为更好推进产教融合和产学研一体化,从校内教师理论讲解和校外企业跟岗实习的“两张皮”逐渐走向校外导师走进学校、走上讲台,与校内教师同上一堂课的双师课堂模式。此外,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也赋予了“双师”队伍两种内涵:一是“双师结构”,即校内专任教师与地方企业兼职教师;二是“双师素养”,即校内任职教师既是讲师又是技师 ②。高质量“双师”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是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关键。

二、思政课程:“双师课堂”的拓展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大学阶段的思政课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而以单向度灌输为主的传统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于思政课高质量教学的全新要求。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突破点在于打破两个“单向度”:一是单向度的灌输说教,二是单向度的教师视角。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引入其他维度,而从中央和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来看,也明确提出了这两方面的要求。2021年,中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强调指出,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日常思政工作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构建大师资体系,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积极聘请党政领导、科学家、老同志、先进模范等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因此,基于“双师课堂”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和职业教育阶段富有成果的实践应用,为我国高等教育阶段思政课改革创新过程中引入“双师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第一,“双师课堂”模式有助于更好落实“大思政课要善用之”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这实际上指明了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一是学校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有机融合。思政课的时空边界不应该局限于校内课堂,而是要拓展至企业、社区、红色基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等广阔的社会天地。思政课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传授给学生,而脱离社会实际的空讲道理缺乏说服力,只有将理论与社会现实融合起来,才能焕发思政课堂应有的活力。二是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政策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表达方式转换。政策文件的话语特征是精辟、凝练,也正因此,它需要充分解码,才能够为青年大学生所理解,有助于他们在抽象的政策意图和鲜活的社会现实之间建立起密切关联。这就对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大思政课专兼职教师队伍的积极协同。“大思政课”虽然更加聚焦于“课”,但这一“课”的时空场域却是恢弘壮阔的,是旨在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有形无形的藩篱,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因此,大思政课的教师主体不再只有思政课教师,而是要充分调动校内各类师资和校外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的积极性。

第二,“双师课堂”有助于制度化常态化落实领导干部进课堂、上讲台的要求。领导干部走进高校、走进课堂、走上讲台,是中央长期以来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的一贯要求。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 ③2020年,教育部第46号令中指出:高等学校可以实行思政课特聘教师、兼职教师制度。鼓励高等学校统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高等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院(系)党政负责人等讲授思政课。《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本)中明确规定,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4个课时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2个课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说,“思政课教师+领导干部”的“双师课堂”模式,既是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挥思政课教师主体性创造性的有效形式。首先,“双师课堂”中的领导干部,不仅是各级党政领导作为一次思政课的参与者,更重要的是日常教学过程中学校党政领导也有带头上好思政课的责任和义务。领导干部利用思政课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的特殊身份下沉到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既能提升理论的深度、高度与温度,也能把握高校思政课建设中的短板、思政课教师授课中的断点和青年学生思想的困惑 ④。其次,各学校加强党组織对学校思政课的统一领导,落实党组织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常态化机制,既是落实党中央对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要求,切实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领导,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的有力支持。

第三,“双师课堂”同样有助于推进劳动模范、党代会代表、两会代表委员等身边各类先进人物及典型榜样走上讲台。榜样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方法之一。当前的思政课教学在运用榜样教育法时,更为常见的是教师自身以案例教学法的方式讲述各行业优秀榜样的先进事迹。从教育效果来看,相较于思政课教师的间接讲述,榜样走上讲台现身说法更具说服力、感染力,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更深刻、更久远。教育部多次强调,要鼓励高校统筹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以及名家大师和专业课骨干等讲授思政课。各行业先进模范、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等都可成为思政课教师。以劳模和大国工匠为代表的先进模范走进高校思政课堂,可以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体系并与时俱进。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走进思政课堂,将学生职业选择、各行业道德规范教育等融入思政课教学,将“小我”融入“大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党代会代表、两会代表委员走进思政课堂,可以通过分享自身履职尽责的经验做法,让学生最直观地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

此外,“双师课堂”还可以广邀优秀学生代表与教师联袂展示。向参军退伍返校大学生、支教大学生、优秀学生志愿者、学术之星等身边榜样学习,开展自我教育、朋辈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捷径。优秀学生代表走进思政课堂,担任“双师”中的“一师”,结合自身成长成才历程分享交流,能够更加贴近学生,也更有助于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三、“书记双师课”:“书记谈心”系列活动的纵深拓展

“书记双师课堂”,是上海财经大学在2023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推动领导干部走进课堂、走上讲台、开展调查研究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过去数年来以“书记下午茶”“书记面对面”“书记备课会”“书记讲习所”等“书记谈心”系列活动的一个新增品牌。“书记双师课堂”由一位校党委常委或各级党的书记加一位思政课教师组成,根据具体的讲授内容进行充分沟通打磨,呈现为课堂上的共同演绎和默契配合。这种教学形式以往多用于线上线下相结合,或校内教师与业界导师相结合,而作为“书记谈心”系列品牌中的一员,“书记双师课堂”被赋予了“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的重要功能。

“书记双师课堂”创意的源头,是上海财经大学2018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搭建的书记谈心系列活动品牌,主要包括“书记下午茶”“书记面对面”“书记备课会”“书记讲习所”“书记手牵手”等。其中,“书记下午茶”立足于学校一线师生群体,以搭建校领导与海外归国教师人员交流互动的常态化机制为出发点,拓展了一线教师为学校发展改革建言献策的渠道,以其轻松、新颖、持续性的特点深受学校师生普遍欢迎。“书记面对面”旨在搭建校领导面向一线师生的交流平台,聚焦推动解决师生在思想、心理、生活、成长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书记备课会”旨在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程,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思政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研讨综合改革。“书记讲习所”是新生开学典礼第一堂思政课的迭代升级,由校领导面向师生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书记手牵手”主要聚焦于学校党委与地方党委的党建联建,推动学校区域化党建工作。

“书记谈心”系列活动的生动实践表明,高校高质量开展思政工作需要找准着力点。一是落实高校主体责任。“书记谈心”系列活动始发于学校党委这一层级,此处的“书记”并不仅限于党委书记一人,而是扩展至党委常委、党委委员、各级党组织成员。自推出以来迅速拓展至各二级单位,打通了各个层级开展思政工作的壁垒,并进一步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二是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书记谈心”系列活动深入一线师生,构建多渠道、多样化的师生交流平台,针对学校教师,开展包括海归教师、后勤管理人员、辅导员、基层党务工作者、退休教师等在内的各类专题座谈会,聚焦高校教职日常工作生活关切点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针对学生成长成才,以生涯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等为切入点,为学生解答学业生活思想困惑,切实做到从“面对面”到“心连心”。三是促进“党建+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创新。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工作,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要落实中央对于校党委书记、校长走进思政课堂的要求,也要不断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每学期开展的“书记备课会”,从校党委层面推动顶层设计,直面思政课建设在师资人才、课程建设、教师考评等方面的难点和痛点,联合各学校职能部门,共同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从现有的实践探索来看,主要形成如下基本经验。

第一,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创新思政课组织形式。校领导层面带头进课堂、上讲台,能够充分发挥头雁效应的引领作用,推动“書记双师课”走深走实。区别于讲座式的思政大课,不改变授课时间、授课地点、课程进度安排,校领导走进思政课堂,与思政课教师针对课程某一专题共同讲授。从教学组织形式上看,“双师课堂”本身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学生听课的倦怠感,加之校领导与授课教师的不同角色和专业背景,更能够增强思政课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 ⑤在这个意义上说,“书记双师课堂”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

第二,“双师”互相配合,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启示我们,教学形式上的创新要求教学内容也要适应形式作出相应调整。思政课本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道理,必须将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从思政课教学内容上来看,既要紧扣教材,也要贴近学生实际。“双师”授课容易出现“两张皮”、各说各话的现象,因此,课前授课教师需要根据授课内容进行分工协作,思政课教师可以着重从学理性的视角进行理论分析,校领导则可以从通俗性的视角并结合学校发展、学生个人成长进行阐释。同时,在教学内容编排上要保持一定的连贯性,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启发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实际生活、分析解决问题。

第三,关注学生获得感,评估思政课教学效果。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收获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思政课的教学成效。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评价高校思政课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包括知识获取、方法掌握和责任确立等层次,其中,知识获取是基础层次,方法掌握是提升层次,责任确立则是升华层次 ⑥。通过“书记双师课堂”,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其一,课堂上通过课堂案例研讨、答疑和提问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其二,课后利用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座谈会、问卷等方式收集学生意见,根据学生意见及时调整并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总之,谋划在先、行动在前、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通过校领导班子带头深度参与“书记双师课堂”,走入学生中间,别开生面的思政课程取得良好成效。当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以学校连续实施16年的“千村调查”為例讲解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问题时,鼓励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校党委书记接过话筒,以“大力推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我见证的历史片段”为主题,结合自身曾从事乡村教师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经验,从他早年结识的几位优秀乡村教师的事迹说起,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将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乡村教师的关怀爱护作了透彻的讲解。“300多万乡村教师始终是1800多万教师中工作艰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一支重要队伍。十五年来,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们,以真情真知,得到了贵州、云南、甘肃等支教所在地孩子们的真心喜爱,真正做到了把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 ⑦由此,鼓励学生将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国家战略有机融合,将青春梦想融入时代浪潮。

四、完善“书记双师课”模式的若干思考

一是必须精心做好课程的顶层设计,精准嵌入课程教学框架之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采取“书记双师课”的教学模式并非削弱其学理性,而是整合和创新思政课话语解释力。学校党政领导干部讲授思政课具有先天优势,能够将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有机融入思政课堂中,更好地启迪学生思考个人、学校与国家发展之间关系,实现以理服人。思政课教师要整体做好课程教学的顶层设计,从教学目标出发,精心做好校领导教学案例的选取和嵌入安排,并把握课堂进度,适时做好理论的补充和阐释。

二是必须充分准备、双师沟通、配合默契,做到无缝对接、合理分工、相得益彰。“书记双师课堂”是“双师课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上的拓展和应用。大多数情况下引入“双师课堂”主要是弥补教育资源的短缺、引入优质师资力量等,与普遍意义上的“双师课堂”不同,“书记双师课”是由内向外发力,思政课本质是以课程内容为根本,所有的教学手段、教学形式都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因此,双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分工协作、默契配合是完成一堂高质量思政课的前提条件。

三是必须及时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根据实际不断调整改进方案,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满意度。“书记双师课堂”要充分把握不同高校学科特色和学情特点,通过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及时听取学生对于思政课学习的想法和意见。基于当期“双师课堂”的教学实践,在期末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及案例、师生互动交流、深度探究学习方法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此外,要完善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学生评价反馈机制,搭建多渠道、多样化的学生反馈机制平台,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更加客观的基础数据材料。

四是必须进一步吸纳各院系党组织书记走进思政课,扩充“书记双师课堂”的师资队伍,满足学生对于“书记双师课堂”教学频次的需求。通过一个学期“书记双师课堂”的教学实践,学生代表对于“书记双师课堂”的评价多以形式新颖、内容十分有益、课堂氛围良好、期待接下来的双师课堂等的正向反馈为主。不难看出,推出“书记双师课堂”的实践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而且激发了学生对于思政课堂的兴趣。因此,“书记双师课堂”要走深走实,各二级学院党组织成员的“加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碰撞交流,是一个极有必要且大有可为的新的空间。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面向‘00 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编号:20BKS106

注释:

①程盟超:《教育的水平线》,《中国青年报》2018年12月12日,第9版。

②李天源:《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教师“翻转”课堂的困境与出路》,《教育评论》2015年第9期。

③《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4月19日,第2版。

④张振芝:《论领导干部进高校讲思政课常态化机制建设》,《湖北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

⑤《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第2版。

⑥周丽君:《内涵、价值、路径:刍议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3期。

⑦刘晶晶:《主题教育“知行并进”,新设“书记双师课堂”》,《青年报》2023年5月22日,第2版。

曹东勃系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佳瑞系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周 巍)

猜你喜欢
思政课
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作用与途径
成才(2023年15期)2023-11-16 03:40:30
新媒体助力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新闻爱好者(2022年9期)2022-10-14 02:16:32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社会科学家(2021年3期)2021-04-30 09:12:04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论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政课的爱国主义教育创新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4:50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