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豪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度过了一个喜庆祥和的龙年春节假期后,重庆召开了“新春第一会”。
2月18日,重庆召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再次释放举全市之力推动“一号工程”的强烈信号。
一个月前的1月19日,川渝两省市同日发布2023年经济增长数据:重庆增长6.1%,四川增长6.0%,均高于全国5.2%的增速。
数字的变化,折射出两地的发展速度与态势——川渝两地相互赋能、相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重庆西扩、成都东进,在两大都市之间的广袤的成渝中部地区,热度正在不断攀升。
集中优势 双向奔赴
成渝中部在哪?打开地图,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重庆和成都,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成渝中部则指重庆江津、永川、合川、潼南、铜梁、大足、荣昌、璧山八区,以及四川自贡、泸州、遂宁、内江、宜宾、广安、达州、资阳八市。
这16地,正好分布在成渝中轴线上、成为中部“脊梁”。
“资源禀赋突出、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承载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这是两省市对于成渝中部的区域优势概括。
以渝西八区为例,自2023年6月26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召开以来,渝西八区紧抓“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在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领域全面发力,呈现出争先发展、协同发展良好势头,进一步增强携手推进成渝中部崛起的底气、动力、活力。
近年来,川渝两省市在发展方向和合作共建上愈发契合。2023年,川渝两省市共建重大项目248个,这个数字在2022年、2021年分别为160个和67个。2024年,这个数字将达到300个,总投资约3.6万亿元。
“双向奔赴”在交通领域最能得到体现:2023年12月26日,成宜高铁首发列车驶出宜宾站,以全新时速串起成都都市圈和川南城市群;2023年11月20日,江泸北线高速重庆段建成通车,该高速沿长江北岸连接九龙坡、江津、永川、泸州等地,加快了重庆中心城区与渝西、川南地区的互联互通……
“区位条件的改变,最直观的好处就是为招商引资打开了新局面。2023年以来,不少客商前来参观考察,投资意向满满。”荣昌区铜鼓镇副镇长杨媚说,去年9月重庆大足到四川内江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后,无论从大足到内江,还是从内江到荣昌,铜鼓镇都是必经的中间站,这座昔日的边远小镇一跃成为发展前沿,“更重要的一个好处是,大内高速将极大拓展产业发展的空间”。
内江市东兴区平坦镇的群众同样对交通条件的改善拍手叫好。在他们看来,大内高速不光是一条通达重庆的快捷路,也是一条能增加收入的增收路,直接促进平坦镇蔬菜销往重庆城区,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利润。
各种可喜的变化,折射出成渝中部地区城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产业合作需要交通先行,随着纵横交织的轨道交通网络逐渐从“蓝图”变为“通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级跃升、高质量发展的步子将越迈越实。
瞄准重点 分工协同
春节过后,位于璧山区的中国长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内机械轰鸣声不断,园区正逐渐从施工图变为实景图;位于铜梁高新区的重庆南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不久前,该企业2.4万平方米的智能制造车间刚投产,就拿下了比亚迪、长城、上汽等车企的大订单……在成渝中部的渝西地区,一个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项目争相竞逐,让人感受到蓬勃昂扬的无限生机。
渝西崛起、势不可挡。在重慶发布的“渝西跨越计划”的指导下,渝西八区正在成为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新高地。
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发展的“速度”。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召开当天四川党政代表团一行考察的首站,在其生产车间内,配料、涂布、叠片、装配等工艺环节有序进行,由于产线集高自动化、高智能化于一体,每6秒就有一块“刀片电池”下线。在长城汽车重庆永川生产基地,每72秒就有一台整车下线,3月6日,随着该基地生产的第80万辆整车下线,产量高度再次被刷新;同样位于该区的西部自动驾驶测试基地传来利好消息,投用一年多的52辆商业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跑出新的里程纪录——累计达290万公里。
在这里,企业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同样不可小觑。位于江津区的重庆润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装备行业声名显赫,已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榜单,可年产各类高品质通用发动机400万台,产品远销亚洲和欧美市场,全球市场占有率超30%;大足区企业盛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入选全国2023年5G工厂名录,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重庆凯恩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足航钢铁有限公司3家企业被评选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渝西八区在新产业发展上也呈现出分工协同的发展趋势。璧山区深入实施“千亿集群、百亿链主、亿元规上、万家创新”四大产业培育工程,持续在动力电池、电驱、底盘等领域发力;永川区围绕已落地的百度自动驾驶和长城汽车两大龙头企业,瞄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精准招商;潼南区瞄准汽车后市场,集聚了重庆贝思远新能源有限公司、重庆弘喜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棱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汽车后市场企业……
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敬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内生动力,源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在这方面,渝西地区已经跑在了前列,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取长补短 融合发展
挑战与机遇同在,成渝中部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还需在创新、改革、开放等方面发力,同时在产业和市场方面取长补短、融合发展。
2023年12月8日,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学术界、教育界、产业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聚焦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增强渝西先进制造业创研能力等课题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
“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应打破行政区界限,创新体制机制,推进跨地市跨县交界地区融合发展。”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肖金成建议,以打通“断头路”为重点加强交通通道连接,推进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对接。
四川大学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邓玲提出,渝西地区可以通过建设渝西科创中心,开展渝西地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研究,采用“培训培训者”方法,加快培育数字公民,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李雷霆表示,重庆市科协将与渝西地区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加强工作对接,探索建立人才引育、产学研合作、成果转移转化等机制。
围绕重庆“新春第一会”上提出的“深化渝西地区高质量发展”,各个区县纷纷起而行之。
铜梁区确定了新一年全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的年度工作目标,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奋力打造成渝中部产业新高地。
潼南区提出推动渝西地区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成渝“氢走廊”“电走廊”建设等,打造一批跨区域合作标志性成果,打造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增长极。
永川区立足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定位,重点在构建“大枢纽”、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城市”、打造“新职教”、推动“新合作”5个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在推动成渝中部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打头阵、挑重担、作示范……
奔驰在新道路上的汽车、机械轰鸣的工厂、签约落地的各大项目,成渝中部地区发展变化的日新月异,足以见证这根“脊梁”挺起的速度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