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之美 绽“五育”之花

2024-03-25 06:44于娜于志建
新校园 2024年2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

于娜 于志建

“劳动教育就是挖挖土种种菜”“学校就是让学生读读劳动课本”“搞劳动就是玩一玩”……面对劳动教育推进以来的种种“杂音”与误解,我们坚定“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不动摇,依托和雅特色理念,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针对学生在自然、社会、生活方面的认知局限性和动手能力不足,把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作为切入口,创造性地把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紧密结合,将学生带进田间和生活,让他们体验劳动过程,掌握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树立劳动品德,实现了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效能。

一、课程赋能:从“单一”到“融合”,全科渗透破除五育壁垒

学校沙滩球场处有道美丽的风景线——一片迎风飞舞的粉黛乱子草。原本,这里有4条甬路,恰逢学校要进行改造,于是我们就将其作为学生劳动教育的“课堂”,采取班级承包、班内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自己设计、改造美化。首先,开展了美化方案大比拼活动。由各级部组织学生对其承包的甬路实地测量,并要求其运用数学知识,测量计算甬路面积进行均分3份,再重新测量每段甬路长度,分配到3个班级,让学生在测算中提升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下来,由各班级组织学生清理地面,进行松土。通过班级间竞赛,学生兴致勃勃,各显神通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样,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我们还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查询的方式,综合比对各类植物的生长属性,确定了几个品种备选;然后,又组织学生查询价格,分析性价比。最终,综合多数学生的意见,选择了适合大面积种植、观赏性极佳且性价比高的粉黛乱子草。为了把各自种植的粉黛乱子草管好护好,各班学生都积极查阅相关日常管理技术,定期为其浇水除草灭虫等,并从中掌握了相应的作物管理技术。

如今,这片如粉紫色霞光般的粉黛乱子草在操场上摇曳生姿,已成为学生最喜欢流连的地方之一,因为在这里,他们体验到了劳动之美。这只是我们开展劳动教育项目式学习的一个案例,体现的就是劳动课程的“融合”理念,引导学生破除了课程之“界”、学科之“界”,在劳动中学会了融合各方面知识,并能手脑并用提高综合能力,有效放大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实现了以劳育人。

二、实践赋能:从“课”到“育”,让“劳动”成为“劳动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的形态也越来越丰富。如何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帮助学生形成“中国特色劳动教育价值观”,是劳动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对此,我们确立了“劳动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的劳动教育观,让劳动课走出了传统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体验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

对此,我们开辟“和雅农场”,把劳动教育的课堂搬进了大自然,让田间劳作为学生的成长赋能,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传统农耕文明的魅力风采的同时体验劳动的快乐,在关注作物的生长过程的同时,锻炼运用观察、记录、分析、绘画、拍摄等方法探寻奥秘,积累自然科学知识,建构科学探究经验。记录与测量,设问与探究,分析与归纳,学生在劳作中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继而进行猜想、查找资料、验证,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综合提升。同时,我们还充分挖掘其他学科的劳动教育元素,将农场开辟为多学科的“课堂”:农场上的美术课堂,视野多维立体,笔触直观感性,实现了“以劳育美,以美育人”的教育功能;农场里的语文课堂,学生不但有效地运用了语言,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调动了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和观察力。

此外,我们还设置了“岗位劳动体验课程”,组织学生在校园各个岗位进行劳动体验。并且,我们还主动将学校劳动教育向家庭和社会延伸,设置家庭和社区“劳动作业”,协同家长和社会各界,组织学生在家庭、农业实践基地、文化博物馆等地,进行家政、厨技、农艺、非遗、创客等多种劳动实践体验。

三、评价赋能:变“拍照打卡”为“多元评价”,让劳动育人全程化

劳动教育推进之初,我们也遇到了重“结果”轻“过程”、重“技能”轻“素养”,重“形式”轻“体验”的问题,我们结合地域特点,设置了“点‘蛎成金”和“‘劳记于心”两大劳育板块,并推出了“清单式”劳动教育模式,实现了劳动教育的全程育人。点“蛎”成金,是学校开发的综合实践课程,依次开展了“追溯起源与价值”“探寻育苗与养殖”“调研加工与应用”“打造品牌与文化”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并延伸到家庭、社会当中,体现劳动实践的价值。“劳”记于心,是以劳动教育为主,以“‘和雅农场我种植”“传统文化我发扬”“志愿服务我参与”为主题,设置相应的校本劳动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劳动中,实现“真参与”“真体验”。

“清单式”劳动教育模式,就是以“点‘蛎成金”和“‘劳记于心”两大劳育板块的内容为主体,分别设计了《劳动伴成长清单》手册,包含劳动时间、劳动内容、劳动过程、成果展示、收获感言、成效评价等模块。其中,劳动时间与内容,学期初时由年级通过集体备课方式确定,并公知给教师、学生及家长;劳动过程,由学生和相关参与的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共同据实填写;成果展示,就是通过图片等方式,记录劳动成果;收获感言,即由学生对自己劳动过程中的感想、体会或思想变化等情况进行记录;成效评价,就是从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两个维度,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在实际运行中,我们还顺应学生心理特点,对评价模块进行了艺术化“处理”,设计了“微不足道”“略有小成”“融会贯通”“一代宗师”“震古烁今”的过程评价卡,“力行小达人”“互助小达人”“积极小达人”证,“德馨秀”“创意秀”“智慧秀”勋章的“卡证章”等,引领了学生拾级而上,不断增强劳动兴趣、提升劳动技能、升华劳动情感。同时,我们还开发了“劳动教育”微信小程序,真实记录劳动周活动中小组分工合作情况、实践(调研)方法小组阶段性成果等。

《劳动伴成长清单》手册,记录了学生的劳动过程与成果,展示了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项目化研究水平的发展等的成长趋势,透露出了教师、家长、社会人士对学生的关心、认可和期许。更为重要的是,突出了評价的导向作用,通过评价驱动了学生、教师、家长注重做实劳动的每一环节,有效促进了劳动教育的落地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实“三项创新”:一是创新劳动教育内容的梯度化设计,即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优化设计劳动清单手册,实现劳动教育的序列化、系列化、链条化,形成劳动教育生态链;二是创新劳动教育方式,以劳动实践基地为载体,建立班级内以学生带学生的“以点带点”和以高年级带低年级的“以面带面”的路径;三是创新劳动文化建设,开展劳动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劳动观。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海阳所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