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宣传报道中的“度”与“适度”探究

2024-03-25 18:41孙亭文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适度舆论导向

摘要:“度”和“适度”是媒体对外宣传报道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度”是指对外宣传报道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适度”是指对外宣传报道中应把握的意识形态。对“度”和“适度”的恰当把握对于展示我国的文化底蕴和意识形态尤为重要。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对外宣传报道中应注重保护本国利益,展示我国良好的精神面貌,并遵循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全面性等基本原则,让外国受众对我国形象产生新的认知。

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探讨“度”和“适度”的基本概念、基本内涵,结合案例,分析媒体对外宣传报道中坚持“度”和“适度”的基本方法,得出“度”是对外宣传的标尺、“适度”是对外宣传原则的基本结果。同时,通过研究对外宣传报道中“度”和“适度”缺失的现状,提出对外宣传报道中坚持“度”和“适度”的措施。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认为媒体在对外宣传报道中,應贯彻落实“适度”基本原则的同时,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注重对外宣传报道的舆论导向作用,展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对外宣传报道;“度”与“适度”;舆论导向;正面报道;价值宣传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1-0039-03

一、引言

对外宣传报道中的“度”和“适度”是媒体应重点把握的重点之一。当前,在全球化、国际化不断深入的同时,国家国际形象的建立,取决于对外宣传报道活动的成效,媒体在以适度性为基本原则进行宣传报道的同时,也要致力于展现自身的公信力,注重宣传报道内容的舆论导向作用,使其成为中国沟通世界的桥梁。

二、对外宣传报道中“度”与“适度”的解读

(一)“度”的解读

“度”是指媒体对外宣传报道中应贯彻落实的基本原则,即对宣传内容的把握。“度”是媒体对外宣传报道的标尺,即媒体对外宣传应满足最低标尺底线,进行相关事件的报道和宣传。其要求媒体在报道中应展示我国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性和多样性,承认文化差异、尊重不同文化,避免对特定群体或个人产生歧视或偏见。在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时,内容的选择应具备敏感性和责任感,避免伤害公众情感或引发不良的社会影响。媒体要慎重处理敏感话题,切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1]。

例如,大连人民广播电台将对外宣传作为一项长期性任务,根据受众特点,合理划分文化性内容、政治性内容、社会性内容的宣传比例。

又如,人民日报在其海外版的板块设置方面,为把握“度”的基本原则,将原本板块中占比达60%的政治类新闻缩减至40%,将原本占比为30%的文化性、历史性的内容增加至50%,期望增强外国受众对我国的认同[2]。

(二)“适度”的解读

对外宣传报道中,“适度”是指贯彻落实“度”的原则的方法,即报道内容的形式、方式等,从对外宣传报道节目的策划、采访、编辑到最终的发布,都必须把握好分寸,避免负面消息对我国形象产生不利影响。就如何满足“适度”对外宣传报道的研究,应重点对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加以细致把握。

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均有报道任务,在对外宣传报道中,“适度”要求坚持正面内容报道,坚持舆论的导向作用,并在内容上重点播发外国受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与对内报道有所不同。报道内容可包括中国的经济发展、投资环境、文化底蕴等,媒体在保持公正、客观的前提下,做好内容的优化设计[3]。

此外,媒体在面对外国受众的评论时,应注重把控内容的舆论导向,不迎合负面报道,不参与敏感话题,注重情感宣传。例如,人民日报在内容选择上,围绕国际友情讲述真人真事,向外国受众展示了中国温情而有责任心的形象[4]。

三、对外宣传报道中坚持“度”与“适度”的措施

(一)坚持对外宣传报道的基本原则

媒体的对外宣传报道在坚持“度”与“适度”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应贯彻落实对外宣传报道的基本原则,严格遵循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在坚持正面报道的同时,把握媒体宣传的基本要点[5]。例如,在对外宣传报道中,须确保基本内容客观公正,媒体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无误地报道事件,避免夸大或者歪曲事实,须追求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与此同时,由于对外宣传报道是国内与国外之间的交流,因此媒体应尊重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的交流中,媒体应充分尊重各国文化的多样性,避免出现刻板印象和偏见。在报道中,媒体应尊重所有人的权利,不能因性别、种族、宗教、国籍或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而有所偏见,从而充分展示我国的包容性。此外,由于媒体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在报道中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报道敏感问题时,要更加谨慎,应当积极引导社会公众,传播正能量,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新闻报道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6]。

(二)注重对外宣传报道的舆论导向

对外宣传报道是对我国理念、价值、文化、形象的宣传,具有舆论引导的基本功能[7]。因此,对外宣传报道中的评论部分应该以正面、积极的态度来引导公众的观点和情绪。尤其是在涉及国家形象、文化交流、外交关系等重要问题时,对外宣传报道更应该弘扬积极的价值观,传递和平、友好的信息。对于涉及其他国家和文化的内容,则应该充分尊重其文化传统和习俗,避免文化冲突。

在舆论导向中,对外宣传报道也应该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媒体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社会价值的塑造者,因此,媒体评论应该积极引导公众形成正确认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注重对外宣传报道的大国形象展示

在对外宣传报道中,媒体是国家的喉舌,其所表达的内容应与国家的思想内容保持一致,尤其是在坚持“度”和“适度”平衡统一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大国形象的展示[8]。

在对外宣传报道内容的选择上,应展示国家的文化底蕴,即大国形象不仅仅代表物质层面的强大,更包括文化的繁荣和多样性。同时,媒体应注重宣传我国在发展中所取得的重要成就,积极报道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环保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和进步,展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例如,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历经5000年积淀发展的优秀文化内容,均可进行宣传。在国际事务相关内容的报道中,媒体也应展示国家的责任和担当,展现大国的影响力。此外,媒体还应展示我国人民正面形象,报道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友善、创新等特质,让外国受众对我国形成更深入的认知[9]。例如,我国在对外宣传报道中,人民日报将“日本老人中川先生”作为主题,讲述了中川先生作为日本遗孤,身在日本,心系中国的事件,从侧面展示了我国的良好形象[10]。

(四)注重对外宣传报道的文化价值传播

媒体在对外宣传报道过程中,应注重我国文化的传播,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等传播到世界,让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例如,人民日报在对外宣传报道中,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讲述我国民族历史故事,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此外,我国的思想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也应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价值观,并用易于理解的方式传达给国际社会[11]。在传播方式上,媒体应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传播,如电影、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让更多人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价值。在宣传报道中,媒体应通过与海外媒体、机构、个人等建立合作关系,扩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国际影响力。针对我国官方机构、社会组织所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媒体对其进行宣传也能够起到弘扬中国文化价值理念的作用。

例如,在对外报道中,某省级媒体通过报道艺术展览、学术研讨、文化节等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让国际社会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到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价值[12]。

(五)建立对外宣传报道的适度标准

在媒体对外宣传报道中,适度标准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适度标准能够帮助媒体保持公正、真实和客观的报道立场,避免因偏见或误解导致的信息歪曲现象,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适度标准为媒体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框架,使得报道工作更有序、更高效,同时有利于提升报道质量。

在构建适度标准时,首先要确保内容的公正性,即报道内容需要公正、客观,尊重事实,避免带有个人或者机构偏见[13]。

其次,要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即基于真实事实进行报道,不能捏造、歪曲或者夸大事实。报道内容的完整性十分重要,需要全面反映事件的全貌,而不是片面或选择性地展开报道。

再次,要注意报道的及时性,从而快速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

最后,语言的准确性和格式的规范性也是适度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宣传报道的语言需要準确、清晰,相关人员应避免使用模糊、错误或容易引起误解的词语,且报道格式需要加以规范,符合新闻报道的一般要求和特定领域的专业标准。

在处理敏感话题时,媒体应采取谨慎的态度,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和冲突。同时,对于涉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报道内容,需要充分尊重其文化传统和习俗,以避免文化冲突[14]。

(六)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媒体在对外报道中,应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首先,媒体必须保证报道的内容真实、准确、全面,符合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则。

其次,通过合理的篇章结构、生动的语言表达、丰富视听材料等手段,增强报道的吸引力。不同内容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报道形式表达[15]。例如,深度报道更适合运用长篇文章或纪录片的形式,而热点新闻的报道则可能需要采用快速、简洁的新闻快报。可见,媒体应根据内容的特点,创新报道形式,使之与内容相匹配。

在对外宣传报道中,媒体应制定详细的报道规范,包括明确不同类型的内容采用何种形式、如何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以此指导新闻人员的报道工作。

四、结语

坚持对外宣传报道中“度”和“适度”的统一是媒体应贯彻落实的基本内容。媒体在通过对外宣传报道,展示中国的社会变迁、文化素养的同时,要坚持“度”与“适度”的基本原则,秉持客观性、真实性的基本原则,把宣传目标指向目标受众,从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 郝冠南,刘星宏,李璨.以人工智能之力,赋全媒体宣传报道之能:人民日报社AI编辑部创造新兴技术赋能全媒体新闻生产新范式[J].中国传媒科技,2023(10):7-10.

[2] 程海莉.融媒体时代党报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策略探析:以“滨州人才节”宣传报道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9):102-104.

[3] 李春梅.央省主流媒体多角度高频率宣传报道绵阳[N].绵阳日报,2023-10-08(001).

[4] 曹岩,姜远海.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报道八法:以湖北日报全媒体主题报道为例[J].全媒体探索,2023(9):64-67.

[5] 主题教育宣传报道如何创新:从人民日报一篇新闻述评说起[J].新闻战线,2023(18):21-24.

[6] 董明.对外宣传报道中的国际表达:从《全球智库看中国》说起[J].新闻战线,2018(4):49-50.

[7] 周杨.基于高校学生工作的二十大新闻宣传报道途径探究[J].大众文艺,2023(17):159-161.

[8] 侯慧玲.政务宣传报道出新的三个路径:郴州日报“政务”版面的探索[J].新闻前哨,2023(17):51-52.

[9] 张燕蓉.广交会对外宣传报道文化话语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23.

[10] 夏静华.新形势下县级融媒体外宣报道突破路径:以东台市融媒体中心对外宣传报道为例[J].记者摇篮,2022(10):87-89.

[11] 王莉莉.新媒体时代口岸城市台的对外宣传报道探讨[J].新闻传播,2022(10):98-99.

[12] 杨梅.对外宣传类新闻报道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2,43(1):105-107.

[13] 梁昕,喻苗.讲好中国故事做好跨文化传播:以贵州对外宣传相关报道为例[J].媒体融合新观察,2021(1):64-67.

[14] 罗臻庆.从国外传播“两个声道”现象思考对外宣传新方向:基于英国媒体有关2015年中国国家领导人访英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J].科技传播,2020,12(16):61-65.

[15] 朱龙晃.海外社交媒体在做好对外宣传报道中的独特作用:以深圳卫视抗疫系列报道为例[J].视听,2020(8):127-128.

作者简介 孙亭文,记者,中国新闻社新疆分社南疆支社社长、新疆分社总编室副主任,研究方向:宣传报道。

猜你喜欢
适度舆论导向
试析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湄潭土地改革实验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状况研究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论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掌握舆论导向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先进性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