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2024-03-25 09:41郝鹏宇
花卉 2024年2期
关键词:消杀化学防治生物农药

郝鹏宇

(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晋中 030600)

0 引言

从经济角度而言,林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与此同时森林资源的条件代表自然资本的存量,是我国可以获得效益流量的基础,从社会角度而言,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助力于人类文明发展,而从生态角度而言,森林具有调节温度、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土等作用,由此可见做好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可改善优化社会发展,促进水经济发展。

1 林业管理要点

1.1 增加对林业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具有保障生态环境平衡、提高林木资源质量以及为林业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和助力等作用,为此需要有关部门需要提高对林业管理的重视程度,树立强力的林业管理意识,并在生态学相关理论导向下完善林业管理标准、规范、措施。在此要求下,一方面,需要对林业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并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帮助林业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经验,进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形成管理与保护共识。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还需要对当前林业管理现状与实际需求进行切实把握,加大对林业管理工作和林区虫害防治工作的投入,进而在充分的资源支持下保证林业管理等各项工作及时落地执行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实现预期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1]。

1.2 建设森林管护站

对本地区林场进行了解发现,林场经营面积52597.95 亩,其中有林地45762.45 亩,疏林地6507 亩,灌木林地328.5 亩,为提高森林面积与提高森林覆盖率,确保该林场积极落实“双增”任务,从而提高林业管理效果,需要在已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资源基础上进一步落实营造林规划、禁伐等策略。为实现这一要求应积极建设森林管护站,对林场进行全方位的管控,避免滥砍滥伐、森林火灾等事故发生,同时保证增绿、护绿、管绿、用绿、活绿工作有序开展。森林管护站在林业管理中的作用较为突出,能够推动人工造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禁食等工作等,从而改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脆弱状况。

1.3 完善林业管理机制

林业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在完整且具体的机制下进行,以此可保证林业管理效率与质量,进而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与合理调配利用。首先,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应根据当地森林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需求配合有关部门拟定林业生态保护修复政策、规划、标准并组织实施;其次,应指导各林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并组织编制与监督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做好林地管理。最后,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开展防火宣传教育、监测预警、督促检查等防火工作[2]。

2 林业虫害防治技术

2.1 化学防治技术

因木材需求量增加、过于注重林业生产效益、肥料滥用、天然林规模缩减、生物入侵、滥砍滥伐等问题影响我国当前林业虫害问题较为严峻,且林业生态系统在过去粗放型经济体制下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当前虫害问题的发生可能影响林业生态系统恢复,乃至加重生态失衡问题,为此做好虫害防治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化学防治技术作为以往常用的防治手段,在林业虫害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见效快、操作简单等优势。当林业虫害问题发生时第一时间通过喷洒化学药剂能够及时控制虫害蔓延,且随着无人机技术快速发展,目前实现了无人机喷药,进一步提高了化学防治效率。但在当前阶段,化学防治逐渐成为林业虫害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即在不得已情况下不再采用化学防治技术。这一现象的发生主要源于化学防治技术具有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首先,化学防治主要采用化学药剂对害虫进行消杀,而此类药剂不仅会消杀害虫,对林木、土壤、水源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甚至会破坏林业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其次,化学药剂的主要成本未发生较大改变,因此长期开展化学防治,害虫对相关化学药剂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这就导致当前林业虫害防治时需要加大药剂量,以此来保证防治效果,这一举措的实施虽然实现了虫害防治可药剂量的增加进一步破坏了林业生态环境。鉴于此,新时期林业管理中为有效强化林业虫害防治效果,推进林业生态绿色体系建设,需要认清化学防治的优势与不足,尽可能减少化学防治技术的使用[3]。

2.2 物理防治技术

随着林业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在林业虫害防治中物理防治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主要技术手段之一,能够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目前,林业虫害物理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灯光诱杀、颜色诱杀、土壤虫害检测与高温消杀、毒饵诱杀。

2.2.1 灯光诱杀

对“飞蛾扑火”进行深入探究以及相关资料找寻发现,大部分害虫对明亮的光线有着不可自主的趋向性,即在感知到附近有光源时会主动向其接近。为此,在林业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以利用害虫的这一习性来进行虫害高效的虫害防治。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物联网与视频监控等技术对林场内的虫害问题进行监测与观察,对于发生频率较高且虫害规模较大的林区进行掌握,并根据该区域面积、虫害规模采购足够数量的灯盏与化学药剂,将化学药剂放置在灯盏内,随之将其悬挂在易发生虫害的林区,需要保证高度适中。灯盏安置后晚间会发挥吸引害虫的作用,害虫在趋光习性影响下会靠近灯盏并进入灯盏内,随之在灯盏内的化学药剂作用下被杀死,最后工作人员在白日对灯盏内的害虫进行统一烧毁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虫害防治中用普通灯盏即可,但如若虫害规模较大且存在蔓延趋势,为避免造成较大范围的破坏可在林区内安置高压泵灯,以此来提高光线的辐射范围,吸引更多的害虫,提高虫害消杀效率[4]。

2.2.2 颜色诱杀

害虫对黄色、蓝色的感知能力较强且与趋光习性相同,对黄色与蓝色有着一定的趋色性,因此林业虫害防治中不仅可以开展灯光诱杀,颜色诱杀的效果也较为突出,且成本能够得到良好控制。在采用色板进行诱杀害虫时需要对林场内的害虫类型进行一定的了解,主要源于不同色板可吸引不同的害虫,其中黄板对翅蚜虫、多种蓟马成虫、粉虱成虫等吸引性较为优异,蓝板对棕榈蓟马、蝇类成虫等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为此要想提高颜色诱杀成效需要针对林业虫害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不同的色板。与此同时,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有关报道中还对色板的形状、放置方式、大小、高速与间距进行了深入探究,指出在林业虫害防治中应将色板剪裁至圆筒形并悬挂在林区内,以此可保证诱虫效果。此外,为避免色板遮挡阳光,影响林木光合作用需要确保其规格在30cm×40cm 或25cm×30cm,按间距4m、8m、12m、16m、20m 悬挂,且在虫害未发生时应及时将其取向收纳好[5]。

2.2.3 土壤虫害检测与高温消杀

林业虫害的发生与土壤存在越冬害虫以及林木幼苗自身携带虫卵有着直接联系,为此需要做好土壤害虫检测以及林木幼苗高温消杀工作。首先,土壤虫害检测。土壤是林木幼苗成长的主要介质,能够为林木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林木健康成长,但一旦土壤中存在越冬害虫则会破坏林木根系乃至其越冬后成虫进一步破坏林木树干、树枝与树叶,造成林木死亡与病害。基于此,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人工检测,即对林场内的土壤进行样本采集,送到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掌握土壤的营养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虫害等问题,以此为苗木的健康成长创造适应的生长环境。其次,林木幼苗高温消杀。林场在营造林期间会从林场外引进大批林木幼苗,一旦幼苗携带虫卵不仅会给林木幼苗造成危害,影响其存活率,还会危及整个临床,突发虫害问题。为此在引进林木幼苗时不仅需要查看林木幼苗所具备的各种良木资质,还需要对其提前进行高温消杀处理,即将其放置于50~55℃高温环境中,以此消杀可能存在的虫卵,进而降低林业病虫害发生率。

2.2.4 毒饵诱杀

林业虫害主要以飞虫与地上、地下害虫为主,通过灯光、色板诱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治飞虫,通过土壤与林木幼苗消杀处理也可以控制大部分害虫,但地上与地下害虫防治上依旧有一定的不足。基于此,近几年有关该层面的研究较多,提出了毒饵诱杀技术,即通过在地面上防治毒饵来引诱害虫将其消杀掉。针对地上与地下害虫的习性,目前用以制作毒饵的材料为豆饼、棉籽、麦麸等,为进一步增强其对害虫的吸引力,会将其合理进行混合并炒香,尽可能使其发挥香气来引诱害虫。原有豆饼、棉籽、麦麸等材料不具有杀死害虫的能力,需要在炒香后的饵料中加入90%晶体敌百虫30倍液,使饵料具有毒性。实施毒饵诱杀技术能够高效消杀地老虎、蝼蛄等害虫[6]。

2.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人类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林业虫害防治的重要技术,主要包括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与生物农药防治技术,可保证林业虫害防治成效。

2.3.1 以菌治虫

作为新兴的生物防治技术,目前以菌治虫在林业虫害防治中应用效果突出,通过细菌、真菌、病毒、原生物等可实现虫害消杀且不会对人类以及动物造成健康危害。相较于害虫与农药易产生抗药性而言,害虫无法对细菌产生“抗药性”,因此以菌治虫效果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相较于物理防治技术而言,以菌治虫的成本较高,因此当前林业虫害防治中的适用范围有待提升。

2.3.2 以虫治虫

利用自然界有益昆虫和人工释放的昆虫来控制害虫的危害,符合大自然物竞天择的规律。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之间的平衡是预防林业虫害发生的关键,一旦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或某一生物群体实现大量繁殖,其敌对生物数量出现灭绝将引起林业虫害问题。基于此,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保证生物之间的相互制衡是林业虫害防治的重点,为此当前林业虫害防治可以实施以虫治虫技术,即根据林业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情况,通过适当的人工释放昆虫来维护生物平衡,让生物群体之间相互制衡。与此同时,当虫害发生后,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害虫类型人工释放有益昆虫,以此来消杀有害昆虫。

2.3.3 生物农药

农药在治理林业虫害时的优势十分确切,但以往常使用的化学农药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基于此为发挥农药的优势同时降低农药对林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可采取生物农药防治技术。生物农药是从生物体内提取出来的绿色农药制剂,其与化学农药比较而言,具有化学农药在林业虫害防治时的见效快优势,但不具有化学农药的破坏性,因此在采用生物农用实施林业虫害防治时可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目前常用的生物农药为苦·烟乳油、苦参碱等,虽然种类较少,但效果确切,可为了进一步发挥生物农药在林业虫害防治中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生物农药研究,不断增加生物农药种类以及增强生物农药药性[7]。

2.4 虫害监测技术

预防为主,治理为辅是当前林业虫害防治的主要原则,即做好预防措施,从根本上预防虫害发生,这主要源于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较为严峻,且一旦发生虫害问题,无论防治措施开展的及时与否均已经给森林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导致林木产量与品质遭到较大影响。基于此,在林业虫害防治中将虫害问题扼杀至萌芽中为最理想的虫害防治效果,为此林场需要做好病虫害监测,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持下在林场设置多个虫害监测点,动态监测林场内的变化,进而以期及时捕捉或预测虫害的发生,从而第一时间开展人工排查以及启动虫害应对机制,使虫害防治工作高效开展。此外,虫害监测技术还能够为后续虫害防治措施的选择提供可靠且全面的数据支持,保证虫害防治措施的有效性,以此提高林业虫害防治质量,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探讨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研究可知,通过增强对林业管理工作的重视、建设森林管护站、完善林业管理机制、化学防治、灯光诱杀、颜色诱杀、土壤虫害检测与高温消杀、毒饵诱杀、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与生物农药、虫害监测等林业管理要点与林业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有效规避破坏林区生态的现象,进一步保障生态环境平衡,助力我国林业长效化发展。

猜你喜欢
消杀化学防治生物农药
疫情防护
校园消杀 迎接开学
“蜘蛛侠”
执行消杀任务的无人机
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金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
生物农药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