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晗
同样一件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但究竟哪个角度更合适,这考验作者的功力。
《白毛女》曾被改编为芭蕾舞剧,也被選入中学课本,是一个非常有戏剧冲突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怎么产生的?灵感来自民间发生的一件真事。20世纪40年代,在河北西部一带流传着“白毛仙姑”的故事。八路军和区干部弄清了事实真相,原来是一个老佃农的女儿怕被恶霸地主抢走,逃到山林里,毛发尽白。
故事引起了延安一些文艺工作者的兴趣。他们经过多次探讨,创作了歌剧《白毛女》。剧作有着鲜明的主题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很多人可能只是把白毛女的故事当作传闻,听过就算了,但高手能点石成金,发掘出深度和意义,让它变成精彩的文艺作品。
电视剧《山海情》中有段情节讲明白了“立意”的重要。不同的立意,会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
从宁夏海吉到福建打工的姑娘白麦苗,冒着大火抢救电子厂的物资。因为呛了烟,肺部受损,她不得不住院。当时有很多记者想要采访麦苗,麦苗很害怕,一个劲儿说,不行,自己不会说话。
后来,上面派宣传干部丁世俊给她传授接受采访的经验。丁世俊做了一次模拟采访:“请问,你当时为什么义无反顾地冲进火场去抢救物资呢?”麦苗脱口而出:“我们厂里有些海吉女工容易被人瞧不起,我想要争口气。”
因为之前大家不熟悉,确实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让白麦苗有些情绪。丁世俊对这个回答有些意外,愣了一下:“有没有这种可能,你说的这种瞧不起只是你的主观感受,人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你感受到了别人的歧视,也许别人只是缺少一个认识你们、了解你们的机会?”他告诉白麦苗,这次接受采访,代表的是所有海吉女工。他启发白麦苗,让她想想有没有成长环境的影响,从而让她挖掘出内心深处的正面想法,而不是带着情绪说些不利于团结的话。
白麦苗最终说了什么呢?电视剧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在另一个情境中展现出来。涌泉村的村干部喊白麦苗的爸爸看电视,说白麦苗在接受采访。电视上,白麦苗说:“在我的老家,宁夏海吉涌泉村,家家户户都很亲,都是一家人,谁家有难,都会去帮忙。救火的时候,我没想太多,就像是自己家着火了,一心只想着去救火……”从这个角度来谈,真诚、质朴,也不空洞。这段话的立意大气诚恳,给海吉女工做了很好的形象宣传。
人有的时候会有很多念头,选择从哪个角度去讲,效果会大不相同。
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题为《企鹅寄冰》的课文:狮子大王住在很热的非洲,听说在南极有一种很冷的、叫作冰的东西。狮子给南极的企鹅写了一封信,请它寄一块冰来。企鹅收到信后,挑了一块冰,装在塑料袋里,给狮子大王寄去。过了很多天,狮子大王收到了箱子。“咦,怎么是水?”狮子大王很生气,把箱子退回去了,又给企鹅写了一封信:“我要你寄冰来,你为什么寄水来?”企鹅打开箱子一看,疑惑道:“这明明是冰嘛,狮子大王怎么说是水呢?”
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道理?
我们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讲温度变化对水和冰的影响,也可以借此来沟通——你寄出的是冰,而我收到的是水;你说的话不是那个意思,我觉得你是那个意思;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凡·高说,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写文章,立意和主题很重要,要找到准确的表达,才能让世界更好地理解我们。
闫 晗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青年文摘·彩版》副主编,专栏作家,副编审,央视《谢谢了,我的家》节目文学顾问,《中国青年报》“书单”评委,在北京重点中学开设阅读与写作课程;发表作品百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