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鲂综合种养模式

2024-03-22 08:06宫尚芳魏泽能
科学养鱼 2024年2期
关键词:含山县团头鲂小龙虾

宫尚芳,魏泽能

(1.含山县水产服务中心,安徽 含山 238100;2.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 合肥 230601)

为提高稻田综合种养经济效益,以含山县水产服务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团队,针对含山县、和县、巢湖市居民在秋冬季喜欢吃“封鳊鱼”(腊味团头鲂)的区域消费习惯,自2018 年开展稻、虾、鲂综合种养模式试验,为当地几十家“封鳊鱼”加工厂解决原料供应问题,满足区域市场的特殊需求,5 年来边试验边推广,该模式已发展了2 万多亩,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稻、虾、鲂综合种养模式

试验在含山县康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铜闸镇明海家庭农场、含山县云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环峰夏桥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巢湖市槐林镇开明家庭农场、和县浩丽龙虾养殖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试验田块面积17~45亩/口,环沟宽2~4 米、深1.0~1.2 米。小龙虾养殖采用繁养分离方式进行。

1.小龙虾苗繁育 每个试验点使用总面积30%的稻田开展小龙虾苗种繁育。每年商品小龙虾捕捞结束后,6 月20 日—7 月10 日,使用溴氰菊酯(水产用)50~75毫升/亩将环沟中和田面上剩余的小龙虾及小杂鱼全部杀灭;7月15—30日投放体质健壮的种虾12.5~17.5 千克/亩,雄雌比例为1∶(2~3),规格35 克/只以上。每3~5 天投喂1 次商品饲料,每次投喂1~2 千克/亩,8 月上中旬可见成虾交配打洞。9月底或10月初,水稻收割后,晒田7~10 天,注水至田面水深20~30 厘米,10 月下旬大部分试验田块能够见到虾苗。环沟可适当肥水培育浮游生物,冬季和早春,天气晴好,每3~5 天投喂1 次虾苗发酵饲料,每次1.5~2.5 千克/亩。翌年3 月中下旬,天气晴好,每天投喂1 次,投喂量1~2 千克/亩,此时即可捕捞规格300~400 只/千克的小龙虾早苗,4 月可捕捞规格120~200只/千克的小龙虾苗。

2.商品虾养殖 3 月15 日前后开始陆续捕捞规格300~400只/千克的小龙虾早苗放养,放养量10~15 千克/亩,每天傍晚投喂1 次虾苗发酵饲料,每次投喂量0.5~1 千克/亩,逐渐增加至1.5~2.5 千克/亩。4 月15 日后,即可捕捞规格20 克/只以上的青壳虾出售,售价50 元/千克以上。4月20日前后补放规格120~200只/千克的小龙虾苗25 千克/亩左右,加深水位至40 厘米以上,每天傍晚投喂1次喷洒乳酸菌液的小龙虾商品饲料,每次投喂量1~1.5 千克/亩,逐渐增加到1.5~2.5千克/亩,每10天泼洒1次自行发酵培育的EM 菌液1~1.5 千克/亩,稳定水质,防控病害。5月15日—6月20日捕捞出售商品虾,大部分虾规格大于25克/只,售价22~30元/千克。

3.水稻种植 选择抗倒伏杂交籼稻,丰优香占、“两优33号”天优华占、富美占、粤农丝苗等品种种植。5月20—30日开始育秧,6月20日后人工移栽或机械插秧,行距20~30 厘米,株距15 厘米为宜,保证秧苗栽插数量11 000 株/亩。7 月10 日前结束秧苗移栽,按照稻虾轮作方式,进行除草、施肥、施药(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和田间管理,10 月上中旬收割水稻,单产425~600 千克/亩。

4.团头鲂养殖 选择距离虾田较近的池塘,面积3~5亩,水深1.5米以上,设置1台3千瓦增氧机。2—3月清塘消毒,再投放规格15~20尾/千克团头鲂“浦江2 号”鱼种250 千克/亩,水温15℃以上时开始投喂,6 月底7 月初可长至150~200克/尾规格。7月上中旬,移栽秧苗返青后,捕捞团头鲂鱼种带水放养至稻虾田沟中(种虾田不放养),放养量350 尾/亩,每天投喂膨化饲料1~2千克/亩,逐渐增加到后期4~6千克/亩,全程未发生疾病。11 月上旬加工厂开始收购时,陆续捕捞上市,单产150~200 千克/亩,规格0.75 千克/尾左右。

二、效果分析

1.综合种养经济效益 推广试验田块产出提早上市青壳虾20~30千克/亩,产值1 000~1 500 元/亩;产出正常上市商品虾75~110 千克/亩,产值1 900~2 500 元/亩;团头鲂单产150~200 千克/亩,产值2 000~3 000 元/亩;水稻单产425~600千克/亩,产值1 000~1 300元/亩,总产值5 838~7 957 元/亩,利润2 782~3 810 元/亩。较同区域内正常稻虾轮作田块平均产值4 650 元/亩,平均利润1 780 元/亩,分别高出1 188~3 307 元/亩、1 002~2 030 元/亩,该模式的创建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表1)。

表1 稻、虾、鲂综合种养模式历年推广试验情况

2.种养环境和产品质量 放养团头鲂的稻田,团头鲂会吃掉稻飞虱虫卵和幼虫,补充“优质”蛋白质,鱼体比池塘精养团头鲂生长快,鱼活动可以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和光合作用率,进而提高了水稻产量。鱼排出的粪便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起到不间断施肥的作用,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除草剂施用量,提高了稻米的品质。稻、虾、鲂综合种养稻米品质发生了变化,稻米中蛋白质水平、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有所提高。

据合肥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测定,稻、虾、鲂综合种养稻米加工的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比对照田分别提高2.2%、1.8%和2.5%,蛋白质水平、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对照田提高8.7%、2.1%和1.4%(表2)。

表2 不同模式养殖团头鲂基本营养成分比较 %

由表2可以看出,稻、虾、鲂综合种养模式团头鲂蛋白质水平、矿物质含量均高于池塘精养,脂肪酸含量低于池塘精养,而且口感更好,没有土腥味。

三、小结

稻、虾、鲂综合种养是在市场需求驱动下,创新稻虾轮作的一种新模式。种养经营主体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整个养殖周期各阶段所包含的集成技术,要对小龙虾繁养分离的种虾、早苗,正常苗放养时间点,秧苗栽插、团头鲂大鱼种配套放养精准把控,要对冬、春季稻田虾苗繁殖、养殖以及夏、秋季稻鱼共生生态系统和生物学基础上进行科学管理,因而,也对技术推广部门跟进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对稳粮增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要求逐步提升,稻、虾、鲂综合种养将会以其管理精细化、种养生态化的优势成为提高综合种养经济效益,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水稻与团头鲂共作,代谢废物起到中耕和“不间断施肥”的效果,增加稻田水体和土壤溶氧量,为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等异养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碳源和能源,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团头鲂摄食活动清除小型杂草和有害昆虫对水稻的侵害,水稻吸收鱼粪中的氮、磷,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稻田饲养团头鲂后,田间杂草密度和物种丰富度下降幅度较大,稻田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数量也有所下降,底栖螺类变化不大。二化螟、褐飞虱、白背飞虱、黑尾叶蝉和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卵和幼虫下降幅度大,圆蛛类、狼蛛类和跳蛛类等有益昆虫数量有所上升。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发病率也有所下降,即便发生,危害程度也有所降低。

由于安徽巢湖市、含山县、和县分布以加工“封鳊鱼”为主的大小加工厂几十家,年加工量数千吨,每年10 月以后,这些加工厂开始陆续寻找符合要求的团头鲂商品鱼加工原料,因安徽地区没有主养团头鲂习惯,业主们经常到苏北地区以及无锡、常州地区采购,增加了费用。推广稻、虾、鲂综合种养模式,契合市场需求,推动养殖加工融合,拉长了产业链,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各自经济效益。能赚钱、有效益是稻、虾、鲂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含山县团头鲂小龙虾
残疾人老年大学开班
小龙虾不火了?亩赚10000元!快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小龙虾
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之研究——以马鞍山市含山县实践为例
1960-2017年含山县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八指鱼
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
含山县:老年教育全县开花
小龙虾
团头鲂幼鱼饲料中α-亚麻酸、亚油酸的适宜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