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网络短视频的编辑方法与创新分析

2024-03-22 22:34陈丽娜
新闻传播 2024年2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受众内容

陈丽娜

(盘锦市大洼区融媒体发展中心 辽宁 124200)

伴随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短视频成为大众日常娱乐、社交分享的重要部分。短视频数量短时间内呈指数级增长,如何在众多短视频中获得更多流量关注是视频类网络短视频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同时也是重要机遇。在流媒体时代,掌握了流量就掌握了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新闻媒体也就具备了更强的行业竞争力。不仅能够使新闻传播更具影响力,还能够为人们了解社会热点提供更多的渠道,实现供需双赢的良性循环。

一、新闻类网络短视频综述

新闻类网络短视频可以拆分出两个概念,新闻以及网络短视频。其中新闻是传统概念,是指真实报道最新发生的事件。新闻是大众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受众广泛且具备传播属性。好的新闻不仅在传播范围上更为广泛,还应具备一定深度。即在时事新闻发生后不仅让大众知晓事件内容,还应对事件进行跟踪、评论。引导群众对新闻事件产生更为深入的思考。而网络短视频是指时长不超过20分钟,可以在社交媒体或视频平台上进行发布及互动的视频。

通过两概念的结合,可以得出新闻类网络短视频是指以新闻为内容、短视频为形式、网络为载体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新闻类网络短视频的出现,是传统新闻行业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所作出的革新。相比于传统电视新闻更加生动形象、重点突出,更好地适应了目前对视频时长缺乏耐心的受众特点。通常新闻类网络短视频的时长不超过5分钟,观众能够对新闻内容进行评论、点赞、转发,可以在多平台同时发布。

二、网络短视频的发展历程及优势

(一)网络短视频的发展历程

我国网络短视频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1年-2014年的储能期。2011年是我国移动互联网兴起的转折年,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终端应用类型不断拓宽,短视频平台就在这一阶段开始兴起。但受到移动网络速度的限制影响力有限。直到2013年移动网络速度提升,短视频彻底引爆网络。

第二阶段是2014年-2015年的转型期。智能手机的持有率增加,人们开始习惯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分享生活。展现人生百态的短视频平台吸引了大量的关注,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移动设备完成短视频的拍摄、剪辑、上传。

第三阶段是2016年-2017年的发展期。在此期间,短视频用户数量实现了超过六成的增长。短视频类型不断细化,各种创新内容层出不穷。各大传统新闻平台均开始发展网络短视频品牌,其中不乏优秀的成功案例。

(二)网络短视频在新闻行业中的优势

1.整合新闻资源,增大传播效率

在智能手机普及率极高的当今,大多数人已习惯利用智能终端接收新闻。传统新闻模式已不再符合受众需求,新闻媒体只有利用移动互联网才能够获得更大的传播范围。利用短视频的方式能够精简新闻内容、趣味化表达新闻内容,更能满足人们对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并且传统新闻所拍摄的视频素材均可以二次加工利用成为短视频,将素材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既能提高新闻传播能力,又能加强新闻素材利用率。

2.形式灵活,互动性强

网络短视频在内容表达的方式上可以突破传统新闻的固定模式,采取更为新颖、更有吸引力的编排方式。方便素材获取,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够完成新闻拍摄、编辑工作。在选题和内容编辑上也能参考观众的反馈意见,对新闻的受欢迎程度有较为直观的评判标准。

3.重点突出,内容简洁

受时长影响,新闻类短视频所包含内容有限,方便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接收新闻信息。在新闻类短视频之间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为了快速吸引受众注意力、获取更多曝光率,短视频内容更加密集、所蕴含的信息量更大。

三、新闻类短视频的编辑方法与创新路径分析

(一)转换新闻生产理念

1.以内容质量为本

首先,在内容选择上要与新闻受众关系更加密切。由于新闻的传播途径不再是单项的由新闻媒体向普通群众之间的传播,而变成了任何人都可以上传发布,受众所面临的新闻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因此为了在诸多新闻内容中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在新闻选题上要与群众密切相关。从受众出发,挖掘其兴趣点所在,并针对受众最关心的问题编辑新闻内容。在编辑方式上增加真实性,可以通过随机访问等方式提高受众对新闻内容的代入感。媒体要从传统的单向性思维转变为服务思维,以向受众提供更方便的资讯获取方式为内容核心。

其次,拓宽新闻内容的类型。一方面,网络短视频不受传统新闻节目主题的限制,可以既包含时事政治又包含社会民生、既严肃认真又诙谐幽默,在内容选择和体例编排上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因此媒体从业者应拓宽眼界,丰富自身新闻类型,不被传统新闻视野所局限。密切关注网络短视频的流行动向,对内容类型进行更多的尝试,挖掘能够引爆互联网流量的新类型。另一方面,传统的新闻类型创新其表达方式。例如较为晦涩的政治、财经等类型的新闻,可以通过趣味科普、关联发散等手段提高观众的接受度。传统新闻媒体可以不顾用户喜好而进行单向输出,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激烈竞争下,这一模式显然不再具有可行性。媒体必须将受众观感作为内容类型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找到最能吸引流量关注的切入点。

2.创新内容编辑模式

我国网络短视频用户基数巨大,所产生的流量数量十分可观。然而与之相对的是短视频之间的竞争激烈,短视频数量增长速度快且良莠不齐。用户所面临的短视频内容太多,很容易就被其他内容转移注意力。新闻类网络短视频亦是如此,热点新闻的播报需求高,各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若不保持新闻内容编辑模式的创新则很难赢得行业中的立足之地。尤其是传统新闻媒体在刚刚接触网络短视频时还未转换思维,难以获得受众认可。如2018年对全国两会的报道中,许多采访类短视频的内容甚至未经编辑。过于追求真实性而忽略了趣味性和观感体验,整体呈现出枯燥乏味的状态,自然无法吸引流量。因此新闻类网络短视频的编辑应体现出不同平台间的差异化,通过不断创新提高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注重标题内容的设计。标题不仅包含标题文字,同样还包括文字上的封面图片。标题将影响受众对新闻短视频的第一印象,并最终决定是否点击观看详细内容,因此应正视标题的重要地位。好的标题具有更好的引流效果,应具备快速激发群众好奇心、引发关注等特点。为此,标题长度在20字以内为宜,方便受众快速抓取重要信息。在内容编排上要分析受众心理模式,通过矛盾突出、细节描绘等方式激发受众的观看热情。可参考通用的流量吸引技巧:首先,在标题中加入数字,更能够使观众对标题内容形成具象化感受,同时很好地突出了内容重点。例如“不懈坚持20年,终迎来沉冤得雪”,通过数字化时间触动受众的内心感受。其次,以新闻当事人的对话作为标题,例如在揭露外卖小哥真实工作环境的新闻中,以“出餐太慢,我被用户破口大骂”为标题内容,更能够激发受众的同理心和代入感。同时对新闻中主要人物的形象进行了极为生动的侧写,使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更加信服。最后,在标题中应善用标点,尤其是感叹号。感叹号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情绪特征,受众在看到感叹号时会自动被激发紧张情绪。如“震惊!每天都吃的东西居然是一级致癌物”。

第二,内容的表现形式应适应移动终端。目前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受众也已习惯于利用移动终端获取新闻信息的形式。新闻类短视频在设计表现形式时应充分适配移动终端的播放特点,方便受众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观看。因此在时间长度上多为1-1.5分钟,便于用户在通勤途中、工作间隙快速收取信息。同时为提高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观看体验,应在短视频中增加字幕、文字解说等,方便用户在不方便收听声音时观看视频。目前许多短视频平台支持互动设置,新闻发布者可以在视频关键内容部分设置互动投票,鼓励观众参与到对新闻的讨论之中。根据不同平台的受众的观看习惯,选择视频的横屏或竖屏播放。

3.精准把握切入角度

新闻可按照内容分为时事政治、金融财经、社会民生等类型,这些类型还可继续细分为民生教育、奇闻轶事、政策热点等。各类型的新闻内容均具有其自身特点,在制作短视频时也应根据类型不同予以区分。例如对于突发事件,应注重其时效性和真实性,对于画面的精美程度和编排设计要求不高。为追求时效可以选择便携的手持拍摄设备及时对新闻现场进行记录,减少编辑时间,尽快将新闻内容呈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对于社会民生类的新闻,由于与受众关系密切,本身就有更高的吸引力。在此类新闻的编辑中应加入编辑者本身对事件的态度,从而引发观众表达自身观点的热情。切忌未经考究就轻易作出评判,避免被受众指责新闻媒体缺乏专业性和权威性。对于舆论监督事件,应重视真实性,严格考察新闻来源。新闻媒体应谨记自身社会责任,在揭露社会存在的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公平公正的现象时,应深挖事件的前因后果。近年来虚假新闻或恶意新闻对被报道人生活产生不可逆的巨大伤害的情况时有发生,新闻媒体应坚守底线,绝不可为吸引流量而故意宣传假新闻。

4.建立内容审核制度

虽然短视频类型的新闻可以降低技术要求,但对内容的要求绝不能放松。网络舆论环境复杂且不可控,因此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尤为重要。为避免工作人员的失误,应建立完善的内容审核体系。在新闻制作流程中增加审核流程,并指定专门或流动审核人员对内容进行二至三轮审核。对常见内容问题进行总结,并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分享常见错误情形,以整体减少人员失误的发生[1]。

(二)善用编辑工具

新闻类网络短视频为了在多平台同时投放,同一个新闻内容需要制作诸多不同版本。同时互联网中信息传播极快,对新鲜事件的反应速度要求更高。因此对新闻从业者的工作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短视频模式兴起后,短视频拍摄设备、制作工具也在不断更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工具能够极大地增强工作效率、提高短视频制作质量。引进云平台技术,对往期新闻素材进行云端储存,在需要资源整合时可直接予以利用。利用智能剪辑软件进行视频编辑,通过AI识别视频内容,并针对不同内容改变剪辑方式。通过数字算法编辑视频风格模板,对同一素材快速生成适配不同平台的风格不同的短视频[2]。

(三)坚守新闻核心价值

1.良好展现新闻画面

新闻类短视频比其他短视频更加正式,对视频画面的要求不应一味降低。在画面衔接上应遵循基础逻辑,不应出现画面前后无法衔接、无脑重复、画面杂乱等情况。新闻画面的展现应更好地与新闻内容相衔接,增加新闻信息密度,能够在短时间内为受众展示精练、完整的新闻事件。而不是仅设计了吸引眼球的标题,视频内容却与标题毫无关系[3]。

2.注重人性化表达

社会民生类新闻内容贴近受众生活,具有一定的人情味,更容易引发观众共情。在编辑此类新闻时,应将其中的人性化内容突出表达。突出新闻人物的真实情感和真实经历,避免增加搞笑、悬疑元素导致的画蛇添足。利用真诚的特性使受众产生感性触动,以加强对新闻真实性的认同、对悲惨遭遇的同情、对美好品质的赞扬等等。在视频编排的表现上应突出感性,选择暖色调画面和煽情的背景音乐,设置递进的感情铺垫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使受众具有更强的代入感。

3.强调人文关怀

在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下,新闻媒体同样面临着舆论的监督。因此在特殊的新闻内容中应凸显人文关怀,避免被受众指责冷血、缺乏同情心。对具有血腥暴力的画面予以特殊处理,减少观众不适感。对悲惨的新闻内容切不可娱乐化。对于不愿在新闻中暴露长相、真实姓名的人物要尊重其隐私,对相关内容模糊化处理。谨慎处理新闻内容,避免对新闻人物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甚至遭受网络暴力的情况发生。

(四)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对于传统新闻媒体中的工作人员来说,曾经熟悉的专业知识无法完全应对网络短视频的策划、拍摄、剪辑等工作。若想要更好地完成新闻短视频的制作,必须要对相关内容进行专业、系统化的学习。这一问题在传统新闻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十分普遍,单靠工作人员的自驱力难以实现预期的学习效果。而组织集体学习更具有紧迫性和强制性,对知识的学习效果更好。因此应组织新闻短视频相关工作小组开展短视频知识集中化培训。系统化的学习后,工作人员不仅能够在自身岗位上发挥专业知识,还能够加强各工作环节之间的衔接。引进新兴的短视频相关人才,在工作中发挥新的制作理念和技巧以激发原有工作人员的创新思路。为增强学习短视频知识设置专项激励,对优质的创意团队予以涨薪、分红等奖励,以激发其他人员的学习热情。

结语

在短视频爆发的时代浪潮下,新闻媒体行业面临市场的洗牌重组。新闻媒体应紧抓机遇、力争上游,在市场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新闻观念,将短视频这一类型的新闻作为工作重点,改善内容编排、拓宽新闻类型、创新编辑模式、构建人才体系,在视频平台上快速增加关注度和影响力,肩负好新时代下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主要内容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