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推沪港青年交流助力科技创新

2024-03-22 05:53:19包鸿勋
检察风云 2024年6期
关键词:科创香港上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据悉,由全国青联和香港中联办青工部共同推出的“交往·交流·交融”百万青年看祖国主题活动,业已全面启动。适逢沪港交流合作机制建立20周年(2023年11月),上海和香港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沟通协作也将日益紧密。

挖掘优势连动创新

一方面,在我国科技创新突围的征程中,正努力进军全球科创中心的上海,始终是一块不容忽视的试验田;另一方面,香港自回归祖国以来,历届特区政府在推动科创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科创基建、汇聚人才、推动研发、支持初创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措施,结合“政产学研”各方的努力,为科创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和香港都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城市:一个是长三角经济城市群的引领城市,另一个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沪港经贸合作一直以来都有着良好的基础。在“十四五”期间,沪港两地的合作将不断扩大和深化。

纵观上海和香港两地在科创领域的发展现状,可谓各有优势、各有所需。

自2012年以来,上海的科技研发年度投入从679.4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819.8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3.31%增长到4.21%。10余年来,一项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导产业重点项目在上海落地、破土、生长、结果。

香港在一些与科创有关的国际排名上一直表现优秀。首先,其初创企业在2021年达到约4000家,并有10多家独角兽企业诞生。其次,香港的生物科技融资规模现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二。截至2022年10月底,53家未有收入或盈利的医疗健康和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融资额约1.155亿港元。再次,香港在《2021世界人才竞争力报告》中,“人才准备度”的表现排名全球第一。5间位列全球前100名的高等院校,为科研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相当数量的专业人才。

如何持续推动城市在科创领域释放出新能量?专业人才是重中之重。放眼全球科创城市的特点和经验,吸引科创人才的驻足是保持领先的重要法宝,尤其是要注重青年科创才俊的引入,为他们在科技领域的持续创新提供平台。

不过,香港是一个小型外向型经济体,其世界联系性虽较强,但人才外流率也较高。多年来,因经济产业结构欠多元化,香港本地毕业生偏向于投身前景较有保障的传统行业。

另外,据《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分析,香港亦缺乏成熟的科技产业群,年轻人才毕业后对于投身科研和科创事业并不十分热衷。

综上,应为香港专才提供内地的发展机遇,形成优势互补,以实现“同发展、共繁荣”。

建议上海各职能部门继续强化履行职责,挖掘沪港两地在科创领域的优势,统筹各方资源,互惠合作,联动创新,推动交流合作更上一层楼。

上海正全力进军全球科创中心

首先,深化沪港科创交流,建设国际人才高地(以香港至上海为主),筹建“交流基金”,为专项交流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基于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的各类资助计划(如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务局提供的相关交流、实习资助计划)的现实情况可知,其实际执行中所需资金尚有缺口。为完善交流项目,建议由上海相关部门通过筹建“交流基金”的方式,专项用于科创领域的交流,以高规格的策划内容,挖掘并对接更优质的行业垂直资源,吸引不同领域的香港青年。让上海的“交流基金”与香港的资助计划实现互补,通过交流活动壮大科创人才库。

为使交流活动做强、做大、可持续,建议上海市政府加大力度吸引香港青年来访。特设对接的职能部门主动接洽香港青年,并定期到访香港院校,向学生推介上海科创发展。同时,优先通过公营研发机构向他们提供在沪的科创实习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实地了解上海的科创生态和发展环境,吸引他们在上海寻求职业规划。

另外,建议有关部门常设创新科技考察(系列)路线,包括访问高校、行业论坛、企业、营商环境、政策体系等,面向大学生和就业创业者,分批次按计划组织交流、考察。

其次,善用香港国际化优势拓展全球科创合作(以上海至香港为主),通过考察香港本地院校的世界级环球科研合作项目,聚焦医疗科技、人工智能和机械科技,激励沪港两地产学研协作。配合政府出台的科创产业促进政策,打造完整的科创生态圈,通过交流为实现研发成果的产业化提供平台。

香港具备丰富的创投融资渠道,在交流活动中重视科创初创企业的推广,可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并借助香港资本市场实现融资。

同时,香港是國家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辖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法律同属一系,与国际商业交易规则接轨,其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更为完善。香港知识产权署于2024年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试点项目,让香港人在内地的发明专利申请可获优先受理。

推出便利政策措施

上海已是港人投资、生活的重要聚集地。2021年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接受普查登记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情况”专项中,居住内地的香港人已经超过37万,相等于香港总体人口的约5%。在地区分布上,居住在上海的香港人达到16.3954万,是排在前三位的省份之一。事实上,不少居住在上海的香港人反映,希望在沪工作、创业、学习和生活,能够得到更优惠的政策。更大的政策便利,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沪港合作。

建议推出一系列便利香港居民在沪工作、创业、学习和生活的政策措施。

首先,助港人港企落户上海,提供生活便利。

参考《前海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9月6日印发,以推动深圳前海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出惠港措施,包括住房、就业、创业、平台、金融、科创、落户、服务、民生9个范畴,方便港人在上海创业就业。譬如,在产业集聚、金融业、专业服务业和商贸物流业这几方面,港资企业比内地企业可多享受20%的扶持资金;在外资奖励政策方面,对于在上海新设企业的香港投资者,按照实际使用外资的1%予以返还奖励;对港资企业在产值规模(营业收入)等“门槛条件”上打九折。

其次,向在沪港人推出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在沪符合条件的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上海工作的境内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并对享受优惠政策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实行清单管理。允许具有香港等境外执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规划、设计等领域专业人才,在符合行业监管要求的条件下,经备案后在上海提供服务;助力香港人才对接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民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

最后,加强就业实习和创业交流,鼓励香港青年到上海就业创业。

香港青年要抓住国家发展机遇——上海是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主要平台。仿效《南沙方案》(国务院2022年6月14日印发,以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支持香港青年到上海创业和就业。让在沪就业的香港青年享受就业、安居置业、生活就医等全方位保障奖补,3年最多可获得人民币51.5万元;青创企业在落户、配套支持、场地租金等方面,3年最多可获得人民币450万元的支持。

(包鸿勋: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青联副主席)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

猜你喜欢
科创香港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8:58
科创走廊“乘风起”
当代党员(2022年7期)2022-04-14 21:51:05
上海之巅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9:00:02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4
香港之旅
军事文摘(2017年24期)2018-01-19 03:36:28
展与拍
收藏与投资(2017年6期)2017-05-30 11: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