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泊酚-阿芬太尼在泌尿外科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2024-03-21 09:16侯雅欣何士凤张婉月汤西玲孙振涛
重庆医学 2024年5期
关键词:喉罩泌尿外科丙泊酚

侯雅欣,何士凤,张婉月,汤西玲,孙振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郑州 450052)

丙泊酚是使用最广泛的镇静剂,用于患者的全身麻醉和镇静[1]。丙泊酚因其能快速起效和被清除而被广泛使用[2]。然而,丙泊酚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和输液综合征[3]。环泊酚是一种类似于丙泊酚的新型静脉麻醉剂,但其低血压、呼吸抑制和注射痛发生率较低,具有快速起效和清晰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显示出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药效学反应和安全性[4-5]。阿芬太尼是一种短小阿片类激动剂,与其他阿片类镇痛药物相比,阿芬太尼起效速度快、作用时间短、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如呛咳、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和术后恶心呕吐)少。因此,本研究拟观察环泊酚联合阿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在泌尿外科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择期行泌尿外科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80例(包括输尿管镜下输尿管支架拔除术、置换术;膀胱镜下膀胱电切术、镜检术等,平均手术时间<20 min)。纳入标准:(1)年龄18~65岁;(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神经、呼吸及心血管系统疾病;(2)滥用或长期应用麻醉、镇静、镇痛药物;(3)已知或怀疑对丙泊酚注射液、环泊酚注射液辅料、苯二氮类药物、阿片类药物、肌松药等过敏或禁忌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环泊酚-阿芬太尼组(C组,n=40)和丙泊酚-阿芬太尼组(P组,n=40)。本研究获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22-KY-0291-002),并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患者术前常规禁食至少6 h,入室后开放静脉输液通路,连接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仪Intelli Vue MX600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氧饱和度(SpO2)。麻醉前预充氧不少于3 min,C组静脉注射环泊酚0.4 mg/kg,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2.0 mg/kg,在30 s内完成给药,待脑电双频指数(BIS)<60时,继续静脉注射阿芬太尼10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评分)为0时,置入喉罩进行机械通气,潮气量6~10 mL/kg,通气频率12~20次/min,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35~45 mmHg。麻醉维持期间C组静脉输注环泊酚0.8~1.2 mg·kg-1·h-1,P组静脉输注丙泊酚4~6 mg·kg-1·h-1,间断追加罗库溴铵维持肌松。

1.3 观察指标

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指数(BMI)、ASA 分级。于诱导开始时(T0)、置入喉罩时(T1)、输尿管镜进入时(T2)、手术开始10 min(T3)、手术结束时(T4)记录患者的HR、BP、SpO2、PetCO2、BIS值及MOAA/S评分。记录手术时间、意识消失时间(从开始给药到MOAA/S评分≤1分的时间)、麻醉苏醒时间(麻醉结束至拔除喉罩时间)。记录患者镇静药物使用剂量。记录患者诱导时注射痛及术中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BP、HR、SpO2、PetCO2、BIS值和MOAA/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SpO2、PetCO2、BIS值和M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C组T1~T3时收缩压、舒张压和T4时舒张压升高(P<0.05);与T0相比,C组和P组T1~T4收缩压降低,C组T2~T4舒张压降低,P组T1~T4舒张压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BP、HR、SpO2、PetCO2、BIS值和MOAA/S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和药物使用剂量的比较

两组意识消失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C组镇静药物使用量更少(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和镇静药物用量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与P组比较,C组给药时注射痛、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 论

由于微创手术时间短,治疗风险低,目前一些医疗中心经常采用日间手术,其特点是简单、快速、成本低[6]。由于住院时间较短,日间手术对麻醉、苏醒和镇痛的要求比常规手术更严格,因此,合理选择麻醉方法和药物,准确控制麻醉剂量和深度是保证手术成功完成的重要因素[7-8]。喉罩对患者刺激小,对患者气道的损伤也较小[9-10]。全身麻醉过程中采用喉罩通气并使用短效麻醉药物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11],特别适用于泌尿外科短小手术。

阿芬太尼具有见效快、恢复快、安全性高、镇痛效果好等优点,可保持自主呼吸,不易诱发咳嗽,术后恶心呕吐发病率低,疼痛敏感性低,与芬太尼、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相比,全身麻醉择期手术的呛咳发生率明显降低[12-13]。在全身麻醉手术中进行喉罩通气时同时给予丙泊酚,阿芬太尼的最佳使用剂量是10 μg/kg[14],所以本研究中阿芬太尼诱导剂量为10 μg/kg。泌尿外科短小手术平均时间不超过20 min,而阿芬太尼作用时间为10~20 min,所以在麻醉维持过程中不需要追加镇痛药物。因此,本研究将环泊酚联合阿芬太尼应用于全身麻醉下行泌尿外科短小手术。

本研究中,使用环泊酚和丙泊酚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和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15-16]。这可能是两种药物具有相类似的分子结构及药代动力学特征[17-18]。

本研究中使用诱导剂量0.4 mg/kg、维持剂量0.8~1.2 mg·kg-1·h-1的环泊酚和使用诱导剂量1.5~2.0 mg/kg、维持剂量4~6 mg·kg-1·h-1丙泊酚镇静效果相当,与一项Ⅱ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一致[19]。环泊酚的使用剂量明显少于丙泊酚(P<0.05)。环泊酚效价是丙泊酚的4~5倍,在较低剂量下可能达到与丙泊酚相同的临床效果,环泊酚减少了诱导镇静所需的必要活性药物量。这可能是因为环泊酚比丙泊酚的脂溶性更高,因此,对于相同水平的麻醉,环泊酚乳液到达循环系统的脂质比丙泊酚乳液的脂质更少[20]。

本研究中使用丙泊酚和环泊酚的患者在手术中均有低血压发生,但使用环泊酚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使用丙泊酚的患者。与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相比,环泊酚复合阿芬太尼在术中血压变化减小,显示环泊酚可能对循环的影响小于丙泊酚,使用环泊酚组术中循环更稳定。注射痛是丙泊酚给药相关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可导致紧张、焦虑、不适和体动,并有可能影响诱导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21-22]。注射痛可能取决于注射乳剂中的丙泊酚浓度,输液综合征可能是由乳液中高浓度的脂质引起的[23]。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丙泊酚的患者注射痛的发生率明显大于使用环泊酚的患者。这些结果表明与P组相比,C组的静脉刺激程度明显减轻,环泊酚具有与丙泊酚相同的镇静作用,可有效避免注射痛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这两种药物在注射液水相中浓度的差异[24],较高浓度的丙泊酚会导致注射痛更容易发生[25]。

本研究评价了环泊酚联合阿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在泌尿外科短小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未观察到两组中需要退出试验的严重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环泊酚的镇静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使用丙泊酚相比,使用环泊酚术中循环更稳定,麻醉药物用量更少。环泊酚注射液应用全身麻醉手术安全有效。

本研究尚有一定不足,研究所选取对象主要是泌尿系统的短小手术患者,通常使用喉罩通气,而喉罩本身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很小,对选择气管插管方式的患者有待进一步观察。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且为单中心研究,后续仍需采用大样本、多中心研究验证。

综上所述,与丙泊酚相比,行泌尿外科短小手术的患者采用环泊酚联合阿芬太尼麻醉,更有助于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减少注射痛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喉罩泌尿外科丙泊酚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Supreme喉罩全身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喉罩在小儿拇再造手术复合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