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永
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 山东 济南 2500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交通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而质量和安全的保障则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实施,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对信息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本文综合了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实践,提出其应用及实现方式,包括构建信息化安全运营体系的途径和方法,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提出建议,更好地实现从人工管理到数字化管理的转变。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保障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它涉及诸多工程管理环节,包括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其中,工程监督手续报备、施工监督检查、验收环节是确保交通工程建成后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标准规范和行业标准规范等内容的重要一环。
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考虑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能够提高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效率,预防、减少质量隐患和工程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增强交通工程监督管理力度和实效性,转变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率,最终实现交通工程监督管理工作的转型发展。
信息化技术在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作为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具体的应用目标包括[1]:
1.3.1 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据采集:这是信息化平台的基础工作。平台需要收集公路工程的施工、验收、检测等环节的数据,包括工程前期资料、工程监督受理意见、施工过程监督检查、质量检测报告及复验报告、验收报告等。数据采集可以通过传统的手动录入和信息化设备:手机、平板电脑、设备通信接口等采集方式实现。
数据分析:平台需要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统计分析,分析工程数据,比如分析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状况,分析检查问题类型,分析监督业务数据等。
1.3.2 信息共享与交互信息化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交通工程中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互,同时可以有效地节省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1.3.3 数据化监管信息化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化的监管体系,使得相关监管任务变得更为高效、准确。通过数据可视化展示平台数据、报表、图表等形式,针对异常情况给出警示,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对各个监管节点的数据分析与预警等工作,得以对工作流程与监管方式优化和升级,从而有效提高监管效率。
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平台是集成了各项交通工程的建设内容,对其建设过程中所有环节开展全程、全方位的数字化监督,要能有效地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帮助交通行业主管部门监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的特点,基本遵循了墨菲定律,其设计与实现步骤一般如下:
1.4.1 需求分析:明确监督平台的功能、特点、性能及其他相关要求,制定平台开发计划,并进行规划和需求分析。通常情况下,平台由工程质量监督管理PC端和移动端组成。
一是工程建设单位可通过PC端或移动端的质量安全监督申报系统进行质量监督信息、安全监督信息、工地试验室信息登记备案、监督检查的整改、工程验收申请。
二是交通工程质安中心可通过工程质量安全督查管理系统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安全监督信息进行审核备案,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管理,对检查问题风险清单维护,对数据统计分析与电子档案管理。除此基本功能外,平台应具有大数据信息管理功能,考虑逐步细化到对首件工程、隐蔽工程、危大工程进行可视化管理,远期则考虑实现工程进度定量化、工程物料溯源、工程安全可控、工程设备持续受控、环保工作透明化、工程整改有效闭环。移动端则以实现现场监督检查记录,查询资料为重点,系统数据同步。
1.4.2 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监督平台架构,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展示、数据采集、组件集成、数据规则流程与权限等。同时,需要对数据通道进行安全设计,如通讯加密、数据加密等。可以参考以下方案:
根据质量安全监管的要求,可以将该系统的核心功能和主要模块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前端显示界面、数据采集与存储、数据分析与处理、权限控制与审核、报表生成与输出等[2]。
(1)前端显示界面:展示系统的功能和数据信息,为用户提供数据的交互操作界面
(2)数据采集与存储:负责采集现场监测数据、资料、图片、视频等信息,并将这些数据存储在系统数据库中。
(3)数据分析与处理: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处理,生成各种报表及图形化数据分析,以便用户能够清晰地了解当前交通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情况。
(4)权限控制与审核:根据不同用户的角色和权限,分配不同的信息查看、编辑、审核等功能,同时进行审核控制,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
在具体技术实现方面,可以采用Web开发技术,前端可以采用HTML、CSS、JavaScript、jQuery等技术,后端数据库可以使用MySQL,同时应用Java开发技术对各个模块进行开发。此外,我们还需要对系统进行安全加固,包括用户身份认证、密码加密、数据传输加密等。
1.4.3 功能开发:根据架构设计,具体实现平台各项功能,如工程信息、监督手续报备、督查检查、督查管理、风险清单库、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业务功能模块可以参考以下方案[3]:
(1)用户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管理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督查管理系统的用户,包括用户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权限分配等功能。此外,还需配备一套健全的用户权限管理制度,以确保系统安全。
(2)交通工程基本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管理交通工程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地点、负责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基本信息,支持对信息的导入、查询、备份与恢复等功能。
(3)安全监督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管理教育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监督的相关信息,包括项目安全监督报备手续、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记录、隐患整改情况、事故报告、安全教育记录、安全生产考核结果等信息,支持实时数据录入、查询、报表导出等功能。
(4)质量监督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管理交通工程项目质量监管的相关信息,包括项目安全监督报备手续、工程实施质量监控数据、工程质量评定结果、质量整改记录、检查报告等信息,支持实时数据录入、查询、报表导出等功能。
(5)环境保护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管理交通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相关信息,包括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风险评估、噪声监测数据、环境质量检测报告、环境管理规划等信息,支持实时数据录入、查询、报表导出等功能。
(6)统计分析与报表输出模块。该模块用于对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督查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报表输出,支持对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数据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统计分析,并输出报表以供领导层和有关部门参考。
1.4.4 集成测试:对功能模块进行集成,进行全面的测试,修正错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满足需求。
1.4.5 上线与运维:对平台进行部署和上线,并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监视,管理与维护。从数据分析角度评定平台运行效果,发现和消除平台问题和风险[4]。这个阶段通常要经过系统培训、试运行、优化调整修改、正式生产、生产升级等几个时期,总体耗时较长,需要坚持不懈,防止因半途而废而导致失败。
信息化安全运营体系是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系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如下:
通过对整体情况的了解和分析,与系统平台提供方一起制定出对应的信息安全运营规划,并明确内部的信息安全政策、目标和战略。
评估当前的信息安全制度是否完善,确定其存在的漏洞和风险,以此为基础建立风险管理策略。
制定并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安全巡查、警示、事件处置、数据备份恢复和内部管理等。
根据前期的评估和规划,确定针对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实施各项安全技术和流程的建设,与平台提供方签订保密与安全技术支持协议,对软件系统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与定级工作,一般为二级。
定期由软件开发商进行应用程序安全性扫描并提交报告,按要求参加网安部门组织的网络与数据安全演练、渗透测试等,并不断地完善和监控,确保信息安全持续可控。
监督平台的数据来源可能是多个渠道,例如人工数据、扫描数据、设备采集数据等,加之人为因素容易导致数据质量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加强内部管理,以确保监督平台的数据质量[5]。对此,可通过强化数据收集过程、加强数据审核监控、增设数据质量评价指标等方式提高数据质量。
监督平台可能存在大量敏感数据,例如视频、图片等,如未能妥善保护,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信息安全问题。因此,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数据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措施确保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实际工作的需求是复杂多变的,往往超出原有设计思路与模式,平台需要不断升级和迭代,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可以制定适当的运维升级规划,持续跟踪需求变化,及时升级维护。
可见,在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平台实践中,需要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以确保监督平台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可以大大提高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监管过程的全程数字化,但在实施与运维中,仍然会遇到诸多难题,需要综合技术、资金、人力组织、监督评估等因素予以克服。展望未来,交通工程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随着人工智能AI大潮发展,信息化技术将在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的应用达到更高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