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光华
在这个数字化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媒介深度融合已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媒体融合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传统媒体从与互联网媒体“相加”转变为与互联网媒体“相融”。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县级融媒体平台已经达到2000 多家,全媒体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但是我国媒介融合依然处于攻坚阶段,真正实现从“量变融合”到“质变融合”的跨越成为今后媒介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推动主流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新型媒体融合发展,是增强主流媒体公信力、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动力。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量大大提高,实现了在线信息数据共享和实时更新,数据网络技术有效地打通了不同物理地域、不同系统之间的边界,这些新兴的移动网络数据技术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新闻的时效性大大增加,新闻受众可以通过各种直播平台、公众号,与新闻现场无缝对接,快捷直观地接收新闻信息。同时,信息的传播量也呈几何级数增长,只要人们打开电脑网页或者打开智能手机APP,各种类型的海量新闻信息就会被推送到眼前,满足了不同受众对不同信息的需求。
在媒介融合时代,信息的传播更是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一方面,新闻传播的渠道逐渐由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扩展为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快手和各种新闻APP 等。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渠道,让媒体进入了一个“多任务模式”。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通信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新兴网络平台接连诞生,受众接收新闻的方式更加便捷和高效。同时,每个人随时都可以拿起手机,进行短视频拍摄、有感而发进行评论、开直播创作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每个人都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新闻传播也由过去的单向传播转变为现在的双向互动,受众从被动接收到可以自由发声。
媒体的发展进程经历了报刊、广播、电视,再到今天的互联网,媒体形式通过一次次的革新,使得媒体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正是在这样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作为新闻内容的创作者和媒体制作的核心环节,其内涵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面对各类新兴媒体的冲击,电视新闻编辑不能再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地工作,而是要学会和新媒体“抢”新闻,保证新闻的时效性。
在提高新闻时效性的同时,还要保证新闻的品质。电视新闻编辑还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具备新闻敏感性,同时还要熟练使用各种编辑软件,操作和调试视频编辑设备,高质量完成新闻资讯类节目的制作,完成现场报道的电视节目制作,配合电视现场直播工作,向移动客户端及时推送节目等。
通过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内涵的变化发展可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不再是一项单一的工作,而是要兼顾到文字处理、画面选择编排、伴音合成、字幕制作以及即时发布等一系列工作,集成度很高、强度很大。
随着互联网、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愈演愈烈,媒体机构已经不能继续采用单一经营的方式,开始走媒体融合之路。例如,海城市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与中心的报纸、广播、电视等部门进行信息资源共享,重要信息联合集成发布,与全市的各个职能部门和行业团体,通过海城市智慧城市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
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大都承担着比较单一的新闻编辑任务,而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编辑工作者不但要掌握电视媒体的编辑技术,还要熟悉不同信息发布平台的情况,增加对新闻素材的遴选,以满足不同信息平台受众对新闻内容的阅读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信息进行精深加工处理。
①学习吸收新观念新思维
部分长期在主流媒体工作的电视新闻编采人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习惯于惯用套路、惯有思维去处理新闻报道,思想和行为方式相对固有程式化,在工作中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在充满挑战与竞争的融媒体时代,传统的主流媒体靠“信息垄断”生存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主流媒体要坚守舆论主阵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百姓的心声,真正担负起宣传阵地应有的职责,不辱使命,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就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维和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如果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不注重创新,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就不能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和信服,对主流受众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减弱,长此以往,“主流”就有变成“支流”的危险。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必须摒弃旧观念、旧手段、旧思维,用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理念开展工作。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转变观念的过程中,电视新闻编辑不仅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绝对权威地位与发挥新闻舆论引导作用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的关系。传统主流电视媒体承担着国家政策的宣传解读推进、舆论引导、舆情关注、批评监督等任务,融媒体时代对主流电视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持优良传统作风,又要不断锐意进取、求真务实、探索与创新,巩固自身原有的主体地位、发挥原有的资源优势,借助多种媒体之力,提高自身全方位的新闻传播能力。作为新闻采编一线工作者的电视新闻编辑,更是要走在转变观念的第一线。
②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列宁说过:“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抓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要努力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帮助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对电视新闻媒体的编采人员来说,就是要求在编辑电视新闻的时候,要综合地、整体地、全面地、系统地、辩证地看待新闻事实。
有些新闻事件,孤立地看,完全正确也相当地真实可信,但它只是偶发的新闻事件,没有普遍意义和代表性,与整体事实缺乏关联性,把它放在整体的真实背景下去权衡,就会发现它毫无新闻价值甚至有悖于整体的真实性。
比如,对热点问题的电视新闻报道,要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出发,报道要周密部署、理性思考、精准到位、干净利落,电视新闻编辑要头脑冷静、有极强的政治敏锐性和视野广阔的观察能力,以政治家的眼光对热点问题、敏感问题进行评估;对某一个时期的热点话题,要了解各方面的观点、意见、建议,对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等方面做全方位的了解,看透其锋芒所指,做出正确的判断,正本清源,分析出问题的本质所在,提前对报道之后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反响做出前瞻性的估量。
面对舆论导向,电视新闻编辑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去伪存真,学会如何检验信息的真实性;面对公共新闻事件,电视新闻编辑要保持足够的理性和客观性,不要为个人的情绪和感受所左右,不要人云亦云、似是而非。在这个数字化的信息时代,舆论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传播健康向上的正能量,也能把一些不实信息无限放大,造成误导和偏差,从而引发不可挽回的恶劣后果,作为主流媒体从业者,电视新闻编辑要引以为戒,用辩证的思维做好电视新闻报道的传播。
③用把握全局的视角看待问题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大局是相对于局部而言的,是全局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正是因为大局在事物的发展中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找准全局性、大局性的问题关键,也就抓住了工作的重点,掌握了大局,也就掌握了电视新闻报道工作的关键。
作为电视新闻编采一线的工作者,电视新闻编辑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最基本的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找准新闻报道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了解党和国家在考虑什么问题,人民群众在关心什么问题,在当前的工作中,人民群众有什么需求和呼声,怎样才能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电视新闻编辑要做到心中有数。
作为主流媒体的一员,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发挥出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正能量。在工作中,电视新闻编辑要充分做好反映时代主流和社会本质的正面宣传报道,减少片面的、无价值的和消极的新闻报道。要坚决杜绝自然主义的新闻报道手法,坚决纠正“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新闻我们都可以报道”的错误观念,自然净化传媒的生态环境。
作为传统媒体的新闻编采人员,电视新闻编辑必须遵循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强化互联网思维,树立全媒体的理念和意识;必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主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创新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以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个性化的传播趋势,以多元、丰富和立体的电视新闻报道,不断提高电视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打造新时代电视主流媒体。
随着互联网以及科技的突飞猛进发展,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社交信息平台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的受众有了广阔的可以发声交流的平台,许多非专业记者成为新闻现场的第一发布人,“百姓记者”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发布的信息都有可能转化为新闻资源,因此电视新闻编辑要树立受众意识。
首先,要能够预见和预测新闻受众的信息需求,多换位思考,善于站在广大受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其次,要提高受众的参与度,让电视新闻节目更接地气、顺民意,为更多受众积极参与电视节目提供机会。例如,海城市融媒体中心制作的《民生零距离》《问政海城》和《舆情关注》等电视新闻栏目,新闻编辑就邀请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节目互动,既有政府职能部门,也有普通百姓。最后,电视新闻编辑要从比较单一的媒体受众意识向多媒体受众意识转变。所谓的多媒体受众,就是从多种类型的媒体中获取新闻信息的受众群体,电视新闻编辑要在编辑电视新闻的过程中,综合考量多种媒体受众的需求和感受,有针对性地制作电视新闻报道。
电视新闻编辑很多时候都是在幕后完成工作任务的。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编辑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就决定了其角色的相应转变。电视新闻编辑不再只是满足于电视新闻稿件的编辑制作,而是将工作逐渐延伸到主持、策划甚至媒体经营的领域,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形成自己独有的编辑风格,让新闻受众能够快速地识别,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知名度和亲和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媒体传播效应,增强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关注度,提高新闻报道的收视率。
①强化专业学习
由于主流媒体行业的特殊性,大多从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编采人员都拥有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或者研究生学历,其中不乏知名高校的毕业生。但是随着新技术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学校学到的有些专业知识已经老化过时,不能适应当前形式发展的客观需求,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增强主观能动性,通过不断地学习,及时补充新的知识,增加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新闻媒体也要为电视新闻编辑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更多的培训机会。
②丰富知识结构
时代发展的脚步越快,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也就越多。对于电视新闻编辑而言,在全媒体时代,仅仅掌握新闻学领域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建立比较宽泛的知识结构,涉猎广泛的领域,对于各种知识的学习可以不精,但不可以不通,可以不做“专家”,但必须是“杂家”。
丰富知识结构,一方面要善于观察和积累,从日常生活中“碎片化”地汲取新知识;一方面要多向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学习、与同事交流心得体会,在交流和实践中增长经验、转化学习成果。
同时,电视新闻媒体应设计和制定一系列的学习和培训制度,经常性地举办新闻业务研讨会、新闻栏目点评会、专家讲座等活动;定期举办优秀稿件、优秀电视新闻栏目、优秀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评选会,邀请行业内资深前辈、高校新闻专业教授、长期关注电视新闻的受众等,对优秀稿件、优秀电视新闻栏目、优秀新闻报道进行讲评,请创作团队分享创作经过和创作心得,并对优秀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进而调动全体新闻编采人员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的积极性,增强职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为全面提升电视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