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琦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不断变化发展,纪录片所传递出的社会价值和传播功能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1958 年至今,中国纪录片用了60多年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从单一到丰富的巨大转变。
1958 年,中国电视纪录片逐渐映入人们的眼帘。此时纪录片的内容主要为展示国家当下建设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具有强烈的新闻特色和播报式风格。此时的纪录片配音员多以固定的官方语态和节奏播报,形式较为单一,主持人配音“任务性”强。
20世纪80年代,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为了进一步传递中国人文历史及改革开放的成就,纪实性的专题纪录片成为主流。纪录片一改往日严肃、说教的配音风格,换以口语化串联,使得真实感与沉浸感贯穿到纪录片当中。相比之前只是照本宣科的“读”有了质的改变,纪录片的配音也进入了新时期。
如1979年至1981年间的纪录片《丝绸之路》,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其中,取景于西安、广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的画面搭配上配音的片段,让整个丝绸之路的内容变得更加翔实饱满,而配音员朴实的讲解,也为整个画面增色不少,这种区别于主持及导游的讲解模式,让该纪录片的风格更加清晰。
20世纪末,为了达到市场化的要求,多方面传递大国形象,纪录片的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持续创新,不论是政治性题材还是社会类题材,都开始向“形象塑造”靠拢。因此,配音员在这个时期,更注重于融合式表达,即画面和配音相匹配,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和谐统一。
视角多元化,题材多样化,这是时代赋予纪录片的特征。因此,越来越多具有针对性的纪录片制作单位及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为纪录片市场带来了无限活力和生机。
配音是对解说词的二度创作。“配音是指对未经同期录音的影视片进行的一种还原或补充的后期制作过程,其包含的声音素材为人物语言、现场音响、画外解说、音乐等。”在纪录片中,不论是语气、语调还是语境的塑造,都在为解说文本服务,目的是将枯燥的文字赋予想象力,进而创造出新的价值。
纪录片要求传递真实内容,其表现的画面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视频短片。因此,辅以画面进行呈现的,必须是充满叙述感和代入感的配音。从播音学的角度来讲,纪录片的配音分为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两个部分,通过语气、语调、语境等方面的精准表达,与画面形成统一,提高纪录片的内在价值。
①情景再现。纪录片的画面大多遵循了“纪实”的特点,内容种类较为丰富。因此,文本中的人物、场面等,需要配音员通过想象力和共情力进行二度创作,这也就是情景再现。配音员需要把文本内容生动化,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场景当中,才能感染观众。
例如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白蟹油炸,加水烧开后放入挂面,一顿简单的晚餐后,将是6 小时的繁重工作。这是休渔后的第一网,至关重要,起锚、收网,渔网已经在水下蛰伏20 个小时,拉出水面,景象令人失望,终于发现一条鲳鱼,却挣脱了渔网,6小时过后,鱼颗粒无收,幸亏有其他海获,大海又一次展现了它的慷慨。”配音员李立宏通过配音实现了文本与画面的巧妙融合,仿佛每个人都置身于渔船上。加之配乐的生动,营造出了身临其境的画面,让观众进入到配音员创造的场景之中,为后续故事的发展作铺垫。
②对象感。对象感是配音员需要具备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需要敏锐捕捉观众的心理需求与认知,并调动自己的内部技巧进行创作。可以有自我的见解及独立的风格,但不可过分追求特殊化,这也就要求配音员要站在受众的角度完成共情的创造。
如何建立对象感呢?首先需要有强大的心理支撑,在配音前建立强大的信念。配音员李立宏的对象感就是专业的示范,他在配音过程中只面对话筒,却做到了让千万人形成共鸣,达到了“同呼吸,共命运”的目的,这就是对象感的根本,也是配音员必备的能力之一。
《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配音也非常独到,在这部纪录片中解说词一般伴随着文物修复场景的出现,对一些画面进行必要的解释以及意义上的升华。比如,在木器组的师徒场景中,配音员缓缓道出了二人的师徒关系,自然简练。优美流畅的解说词出现在恰当的位置,讲述着故宫文物修复师的真实生活,默默地守护着故宫,一代代地传承着。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文物千百年来的沧桑经历,还使观众能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感其所感,叹其所叹。
③内在语。内在语顾名思义,就是内在的语言,其文本内容不只表层的意思,更带有深层的,让观众思考的内容,同样指那些在播音和配音中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和没有直接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更是表达多样,因此很多的感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例如在纪录片中,诸多画面转场与时空跨度都需要内在语来传递“断崖式”的过渡,这就需要配音员用内在语对画面进行过渡与呈现。因此,内在语的表达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受众体会到画面本质和深刻内涵,完成配音员传递情感的真正目的。
例如纪录片《故宫》,从故宫的全景出发,体现历史性的同时,更展现出故宫的恢宏与壮观。配音员低沉的声音让故宫百年来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由此可见,找准配音内在语才能更好地使画面内容具象化。
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配音创作是不亚于故事创作的重要环节。与视听语言相比,配音创作更注重内涵表达、情感表达和逻辑关系表达。配音的外部技巧,能够有效帮助受众理解片段内容,辅助画面完成深入表达。
①停连。停连是指配音员心理停顿的一种外化表达,分为停顿和连接。“纪录片的配音,大多是连少停多的,但是停有时候比连更能表现情感,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而何时停、何时连需要配合画面的节奏、视听效果和配乐的起伏。”不论是停,还是连,都需要配音员结合生活进行扁平化的创作,要做到生活化与专业化相结合,完成所有的文本创作,这对配音员的日常积累要求极高,同时也要求配音员需结合语境和语法真正实现虚实结合。
《舌尖上的中国》李立宏的配音,就将停连和留白做到了极致,比如“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他将顿号之间适当连接的处理方式改为一停一留白的处理方式,给每个画面都留出了展示的空间,让每个词语的内在价值发挥到了极致,配合着画面,营造出一幕幕值得回味的经典场面。
②重音。每个画面和镜头总有需要传递的特殊语言,因此,配音的重音处理就显得极为重要。强调好重音,既能突出表达具体的情感和文本语言背后的逻辑,更能完成画面的深度融合。在配音中着重强调的词和句,实际上是采用了重音、次重音的方式进行表达的,这与配音员对文本的理解密切相关,需要其在前期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强调好重音,能够让纪录片画面中的某一特征更为明晰,让观众更懂其内在的表达。
例如《中国》中的这一段内容:“那些伟大的人,那些伟大的思想,那些众声喧哗的道路之争,奠定了我们曾经的光辉岁月。”配音员的重点落在了“人”“思想”“光辉岁月”上,没有画面,但看重音所在的位置,也能品读出其深度内涵和情绪价值。
又如《中国》中的这一段:“李白如从天上而来,飞流直下;杜甫如在大地上生长,厚重深沉。无论少了哪一个,大唐的天空都将黯然失色。”配音员虽面对的是看似千篇一律的文本内容,但是却将议论的重音部分突出,例如“黯然失色”“厚重深沉”“无论”等,并放缓整体语速,让纪录片的情绪得到情感上的升华。
③语气。语气是基于语境所衍生出的一种情感表达。从个人角度而言,每个人的语气都会有相似点和不同点,配音员要基于正常的情感层面完成相对应的创作;从文本内容角度而言,语气是配音员理解了文本内容后,才会有的适时变化。
在纪录片中,配音员对语气的把握,是审美的一种体现。生动、自然、有共鸣是判断配音员是否将语气表达到位的基本要求,如何将枯燥且没有情感的文本内容化作配音所传递的语音内容,每个配音员都有自己的方法。因此,配音员需要极为细致的表达,才能准确地将文字含义突出展现,比如“起床了”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达出愤怒、关心、责备、催促等不同的效果。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段配音就很好地体现出语气的重要性。“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李立宏在配音时,不仅放缓了语气,不急不躁,更是以低音为主,使得画面与配音相辅相成,呈现出人与故乡的和谐景象。
④节奏。节奏,是指在纪录片中以不同的语速结合时间的控制,完成的韵律感表达。纪录片配音与新闻、综艺、电影等类型的配音语速完全不同,要结合文字需要,快慢结合,吐字清晰。因此,配音员需要做好气息控制,做好句尾的处理,完成好每一句的表达。
例如《中国》中的“汉卿是他的字,但后世只能这么称呼他”。作为本章节的开头,需要用声音带领观众走进关汉卿这个人物。配音员在配音时,“汉卿是他的字”配得略缓且低沉,调整状态后“但后世只能这么称呼他”便娓娓道来,句尾拖音明显,用这样的节奏为观众们营造了一个人物过去和未来即将展开的镜头画面。配音的节奏一旦与画面的节奏相匹配,就可以同步观众的内心节奏,真正带领观众走进另一个共创空间。
纪录片中的解说词配音不仅是情感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起到了营造氛围的作用。一个出色的配音可以与纪录片中的其他创作元素起到完美配合的作用,例如画面调度与同期声相配合可以增强表现氛围、凸出主题表达、展现精神力量,从而提升纪录片整体的表达效果,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情感自然流畅是指在对内容表达清晰的基础之上,展现出真实的情感流露。追求的更多是对于情感流露的真实,不需要矫揉造作,最真诚的情感表达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在大多数纪录片中,配音所传达出的情感最终都形成了纪录片故事曲折多变的情感线。它就像水流,时快时慢,时急时缓,以一种流畅的方式进行情绪表达。例如,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中,有一段富有寓意的文化语言走进了人们的心灵,“当我们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付出劳动和智慧的人们,而大自然则以她的慷慨和守信,作为对人类的回报和奖赏”。美妙的解说传达着中国人的智慧与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生活情感与态度。配音员在对作品风格和特点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以不同的心理态度缓慢“介入”纪录片的表达中,如清风般缓缓吹来。运用声音的独特性,传递出世间百态与人情世故。
随着纪录片创作的不断发展,纪录片的叙事角度逐渐变得更加个性化,这种变化大大加强了配音在纪录片情感表达中的作用。故事性表达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物纪录片的主流,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解说配音也成为大众追捧的对象。纪录片配音不仅拥有叙述性的语言特点,更要有抒情化表达;不仅能塑造悲伤情绪,更要有开怀大笑的情感;不仅有遗憾的愧疚,更应有振奋人心的亢奋。
例如纪录片《“字”从遇见你》自开播以来不断掀起收视和话题热潮,创新的配音方式和影像呈现技术使画面更加立体形象,张弛有度的配音赋予了古老文化鲜活的生命力。为了迎合大众的喜爱,此片选用了更受年轻观众喜爱的配音演员,通过更加生活化、日常化的二次创作将故事娓娓道来,传递出十分贴切的情感态度。为了把握声音情感表达的尺度,配音员需要针对不同的纪录片主题风格,进行解说配音的深入分析实现二次创作,从而提升纪录片的整体效果。
配音不单是简单地把语言文字转换成声音表达,更是影视艺术中重要的语言形式。它运用有声语言,在向观众传达有效信息的同时,进行情感传递、提升表达氛围、反映现实生活、阐释创作主题、升华内涵表达。对于纪录片中关于声音的探索研究,不仅是提升纪录片的重要因素,更具有重大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纪录片配音的研究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科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