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策略探究

2024-03-20 14:24
记者摇篮 2024年1期
关键词:营口策划受众

张 艺

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是党媒的重要职责,重大主题报道承载着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中心工作、重大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作用,是主旋律报道的重中之重,也是党媒履行职责使命的重要抓手。重大主题报道因其主题宏大、篇幅厚重、说理性强,常常给人以距离感。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更应主动融入互联网思维和新技术手段,让党的主流声音占领舆论制高点。

一、重大主题报道的内容及特征

重大主题报道,主要是指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活动及相关社会热点所进行的集中且大规模的报道。重大主题包括: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关乎全局的工作部署以及一段时间内的中心工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关乎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举措、重大事件等。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比如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关于这些内容的宣传报道,都是重大主题报道。

重大主题报道因其传播对象都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或活动,其意义重大、影响广泛且深刻,“思想引领”无疑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核心特征。集中体现为以报道推动全社会深刻领会践行党的理论,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全社会积极唱响主旋律,弘扬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媒体深度融合时代,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是党媒履行主体责任和强化舆论导向的内在要求,也是主流媒体提升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支撑。

二、新时代对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重大主题报道作为党媒在大局大势大事中发声的重要形态,是党媒的职责使命,也是党媒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集中体现。

目前,相当一部分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只是为做重大主题报道而报道,或者只是为完成政治任务而报道。报道的角度是俯视而不是平视,特别是一些重大主题宣传的内容,来自党和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出台的重要文件以及党政负责人的重要讲话,记者在报道时如果只是单纯地照搬、照抄,很容易将重大主题报道做成理论宣讲和文件告示,缺乏生动的阐释和理性的分析,让受众读后味同嚼蜡,这也就背离了重大主题报道的目的和意义。

全媒体时代,融合创新是主流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传播技术、传播形态、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推动重大主题报道提档升级,需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持,借助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深化重大主题报道的思想内涵和表达方式。同时,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对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报道理念、技术手段、驾驭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1.提升政治素养,夯实理论功底

要做好重大主题报道,首先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坚定的政治意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要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拥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同时通过理论知识的武装能够正确认识大局、服从和服务于大局,从而正确把握新闻事件的轻重缓急和重大主题的内涵外延。

2.更新报道理念,强化深度报道

全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需要更新报道理念,从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上进行深度报道,不仅仅是对新闻事件的简单报道,更需要通过深入挖掘,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含义。把重大主题做深、给人以深刻的启迪,须以深刻的理论去对人、事、现象加以观照,去阐释新闻事实。比如在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中,《人民日报》发挥评论优势,推出“仲音”系列评论《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等,在网上网下引起强烈反响。新华社推出系列微视频《我们的新时代》《新时代的答卷》《真理之光》等,兼具思想深度、情感温度,引发受众点赞好评。

3.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报道形式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重大主题报道也需要借助新媒体技术,创新报道形式。技术不仅是优化话语表达、提升内容传播力的重要手段,其本身也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媒体应注重技术与报道的深度结合,更好地传递人文关怀,用技术引擎为重大主题报道注入活力。比如近几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引入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数据挖掘、三维动画等技术,精彩纷呈的报道形态让两会主流声音入耳入心。

4.加强互动交流,关注受众反馈

重大主题报道需要关注受众反馈,通过留言板、评论区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对受众的反馈和质疑要及时回应,尽量解答疑问和澄清误解;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关注点,根据受众反馈进行报道的调整和优化。要通过良性的互动自觉搭建起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做好“传声筒”。

三、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策略

重大主题报道往往因为主题宏大、指导性强,容易陷入面孔严肃、居高临下的窠臼。因此,做好重大主题报道,要见高度和深度,还要亲切可感,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让“硬”新闻“软”着陆。这需要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首先充分做好案头工作,深入了解重大主题的背景、历史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于涉及的关键概念、人物和事件要进行全面的研究、理解和分析。此外,重大主题报道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和追踪,做好谋篇布局和通盘考虑,把握好内在的逻辑关系。

1.发挥媒体融合优势,加强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

全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需要以主题主线为出发点,将新闻内容与时代脉搏和社会热点相结合,引发读者的共鸣。这需要在媒体内部建立并持续完善一体策划生产机制,精准把握重大主题报道涉及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要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实施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团队作战式融合传播。

在全国市级媒体中较早实现“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大融合模式的营口新闻传媒中心,就是依托全媒体指挥调度中心的四级策划体系统筹重大报道和日常策划。根据年度重大主题主线和省市重点工作及重要时间节点,实施由党委书记主持召开年度总策划会、总编辑主持召开月策划会、轮值领导主持召开周策划会和业务部门召开日常策划会的四级策划工作机制,对重大主题超前谋划、动态跟踪。大辽河承载着营口的独特文化和历史记忆,是营口建城脉络中的核心地带,在营口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辽河文化产业带”的重要战略部署。结合这一重大部署,营口新闻传媒中心从2021年9月开始组建工作室,汇集中心各部门优秀人才,历时两年创作打磨,精心策划推出了以梳理辽河文脉、寻访辽河印记为主题的40 集融媒体产品《辽河故事》,该系列作品以短视频、图文、音频等不同形态呈现,在广播、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推出,并被“学习强国”主平台重点推荐,实现了“辽宁故事全国听”,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这既是一次重大主题策划的完美答卷,也检验了多兵种联合作战的媒体融合成果。

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统筹全媒体人才、资源和渠道,形成一体化的生产、发布、传播、反馈这一完整链条,是不可回避的课题,需要各媒体结合实际工作不断探索。值得一提的是,统一的指挥调度机制作为媒体的“大脑”,不仅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发挥指挥官的作用,同时,还结合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各媒介特点,把握报道方向、统筹内容发布、设计产品形态、布局传播平台,大大提升了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和传播效能。

2.优化表达方式,提升受众的关注度

重大主题报道的历史背景宏大,说理性强,具有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的舆论引导效能。因此需要创新报道方式,以独特的角度、生动的叙事、多元化的形态等,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让新闻产品由传统单一图文报道向动画、图文、音视频以及其他形态融合的形式转变,为受众提供全新的视听体验。

深挖新闻亮点:面对海量信息,受众会挑选和自身紧密关联的、富有温度情感、满足参与互动需求的产品与内容。开展新闻实践活动时,记者需要深入基层一线,挖掘新闻亮点,对主题报道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展开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挖掘,提高内容感染力与说服力,把在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与重大主题有机联系,切实提升讲好新时代故事的能力和本领。比如在庆祝建党百年的宣传报道中,营口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以“‘百岁’恰逢‘百年’”为主题,寻访6位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营口市百岁老人,走近他们,触摸历史,从他们的人生故事中感受中国共产党非凡的百年奋斗历程。独特的视角、特殊的报道对象、丰富细腻的笔触使得建党百年这一重大主题更加亲切鲜活、引人入胜。

故事化叙事:重大主题报道以时政类为主,具有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的舆论引导功能,要避免报道与受众之间出现鸿沟,主题报道应更多采用故事化叙事手法,通过讲述个人故事、引用实际案例或采访当事人,将重大主题与人们的生活和情感联系起来,让受众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关注主题。要“以小见大”,细节入手,借助平民化的形式开展报道,积极采用群众语言叙事,使受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2023 年年初,营口新闻传媒中心深入挖掘营口历史文化、红色资源等,打造全媒体栏目《营口故事》,以主持人实地探访的方式将一段段有温度的老故事娓娓道来,以“本土”情结唤起营口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其中,营口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抗日英雄营口籍飞行员张大飞的故事等独具营口元素的故事在传媒中心各个平台推出后,引起了受众的强烈共鸣,纷纷通过发邮件、打电话、互动留言等方式诉说内心感受、提供故事线索。

多媒体呈现:除了传统的文字报道外,可以结合图像、音频和视频、动漫、H5、图表等多媒体元素,以更生动和直观的方式呈现信息,让受众更好地理解主题。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营口新闻传媒中心策划推出了5集系列原创手绘动画短视频《营口一家人》,这部作品以营口一家三代人的生活经历变化为主线,展现70 年来国家发展改革的伟大壮举。作品紧扣“大国小家”的主题,运用手绘、二维构图、图片分解等绘画及制作手段,再现营口生活,还原历史地标建筑。可以说是一次重大主题报道创新形式的有益尝试。此外,在庆祝建党百年的报道中,除了新闻、专题节目等“规定动作”,中心还创作推出广播剧《解放营口》、MV《唱支山歌给党听》、系列短视频《营回1921》等,刊播后受到了充分肯定。

3.全媒体矩阵式传播,提升报道影响力

媒体融合的核心要义就是“融”和“合”。现阶段,各大主流媒体除了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阵地,都纷纷开辟互联网主阵地,建设自有客户端平台、在央级主流媒体平台和商业平台开设账号等,构建“传统媒体平台+客户端+央媒+商业社交平台”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对于媒体而言,好声音、正能量只有传出去、传得广、传得远,才能真正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以全媒体矩阵的方式传播,能够使报道覆盖各种渠道的用户群体,进而扩大报道的传播范围。比如营口新闻传媒中心专门出台了制度,保障新闻产品尤其是重大主题策划产品在全媒体全平台的传播。中心把新闻产品在新媒体平台的浏览量、互动情况作为对业务部门考核的重要依据,每个月由大数据统计运营部对考核情况进行通报,对排名前三的部门给予绩效奖励,同时要求全体员工人人有新媒体账号,人人都参与新闻产品的推广与传播。

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中心策划推出了“春山可望”“十人十年”“非凡十年营口实践”“宏图壮阔”等主题系列作品,通过官方视频号、抖音号、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以快速直观、碎片化、滚动方式立体呈现,让重大主题报道通过网络打破覆盖瓶颈,突破地域限制,得以广泛地传播。重大主题报道不仅要种好“一亩三分地”,还要眼睛向上、向外,利用多平台、多层级媒体传播带来聚合效应。2022年8月,中心围绕营口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策划推出系列报道《用环境改变心境》《用决心树立信心》《用现在滋养未来》,集中刊发后,经过二次编辑创作形成的一篇综合报道《辽宁营口以文明绘就城市幸福底色》推送至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达120.8万。

四、结语

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开展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的重要职责。主流媒体必须创新融合理念、提升内容品质、强化综合指挥、丰富报道载体、健全体制机制,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聚焦国家社会发展重大主题,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抓住最佳时机、把握高效节奏、讲究精准策略,让重大主题报道形成强大舆论声势,实现最佳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营口策划受众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本期策划
《营口古代文明展》的内容设计与特色
营口高校学生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