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53766家,比上年增长39.7%。
据商务部2月28日消息,去年8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外资24条”)对外发布。文件出台尽管只有半年多时间,但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外资24条”的大部分措施已落实或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推动各项举措加快落地见效,开展落实情况的全面评估,增强外资企业的政策获得感。
此次全国两会,中国政府再次向世界传递出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号。
“在我们与全球客户的交流中,企业高管和主要投资者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巨大市场,也依旧是吸引全球投资的热土。”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蒋颖认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虽然错综复杂,但中国市场的总体需求庞大,新产业、新业态、科技人才储备、营商环境、绿色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为全球产业的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为跨国企业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带来新机遇。
今年,蒋颖提交了题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涉外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的一致性、协同性、可预期性》的建议。具体来看,有三方面建议:第一,提升政府各部门间的协同性,有序推动制度型开放;第二,提升各地政府对法律法规理解和执行的一致性;第三,增强政企对话机制常态化和有效性,关注企业所在行业及规模的代表性,提升新政新规的可预期性。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長田轩本届两会也关注优化营商环境。他认为,目前我国外资营商环境还存在制度与政策协同性不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市场化程度不足等堵点。
对此,田轩提出4点建议:一是健全市场机制,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效应;二是有关部门可以在具有重点示范效应的领域树立标杆;三是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营商环境;四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外商投资。
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针对“高水平对外开放”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这些政策为民企、外企等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他深感荣幸能够见证参与,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他特别提到,近期上海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7.0版行动方案》,注重贴近企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让各类经营主体能够更顺畅地运营。特别是方案中的150项举措和服务,生动诠释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城市发展理念。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也将为上海的发展繁荣添砖加瓦。
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2月正式公布的《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正是我国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很好的案例。此次设立的商务合作区以国际航空枢纽为依托,以促进国际商务交流为目标,在综合保税区、海关监管区、口岸限定区域管理制度基础上,叠加了进出境人员便利化的政策和措施。
“我们在这个‘枢纽中也有飞行员培训基地,未来我们还能服务国外的飞行员,今后外国航空公司的外籍飞行员到这里复训会更加便捷。”王煜说。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3月5日表示,中国在全球依然对外资具有强大吸引力。
近期,《中国经济周刊》采访的多国企业家亦纷纷表示,中国的投资环境稳定,市场潜力巨大,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这一积极反馈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在全球投资领域的重要地位。
作为西班牙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海斯坦普自2007年进入中国以来,长期受益于中国市场的包容和开放。海斯坦普亚太区首席执行官洛安东(Antonio Lopez Arce) 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和消费市场之一,也是海斯坦普的重要战略发展区域。
洛安东说:“作为一个在上海生活了15年的西班牙人,我现在已经是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我刚到上海时,海斯坦普只设立了一个办事处。如今,公司已发展到14个工厂和2个研发中心。我的职业生涯也从中国公司的财务人员晋升为亚太区首席执行官。上海不仅是我个人发展的福地,也是公司发展的关键发源地。作为汽车行业在这个转型时代的关键参与者之一,海斯坦普感谢政府部门的帮助,也期待更多新的可能性。”
昕诺飞首席执行官洪岸礼(Eric Rondolat)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中国始终欢迎和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为外商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今年我来到上海,看到外滩的建筑群、苏州河上的22座桥、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还有浦江两岸众多地标建筑外立面,都应用了昕诺飞的灯具及智能互联系统。这让我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对于外资企业融入城市建设的充分支持。”
洪岸礼说:“近年来,中国在改善营商环境的过程中,为全球企业提供了稳定预期和获得感。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生产条件,从政策支持、产业链完整性、人才供给到物流便利性,中国的整体综合优势是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这让我们对中国市场更加充满信心。”
俄罗斯公司卡巴斯基于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卡巴斯基大中华区总经理郑启良表示:“得益于中国政府对网络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卡巴斯基在中国的营业额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网络安全市场之一,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我们也将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深化与本地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的繁荣发展。”
世邦魏理仕中国区总裁李凌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换挡提质之际,商业地产市场正迎来提质增效的新契机。
“今年,我们预计国内写字楼市场净吸纳量有望重拾增长,高标仓储和优质零售物业的需求也将稳步上扬。同时,投资者情绪的改善和租赁市场的复苏将共同推动大宗物业交易活跃度的提升。世邦魏理仕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地产服务机构,对中国市场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我们深知全球资源与本地人才结合的力量,并期待通过这种结合,为中国市场带来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解决方案。”李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总部位于英国的全球知名房地产咨询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方面认为,当前外企普遍高度重视中国市场。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高级董事及主管James Macdonald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中国庞大的消费群体、成熟的研发设施和一体化的供应链在全球网络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说道:“外企增加对中国的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属行业。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和未来增长潜力,许多瞄准中国消费品和服务行业的公司将会坚持在华投资。”
责编:郭霁瑶guojiyao@ceweekly.cn
美编:孟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