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中国工程院这个咨询项目意义重大

2024-03-18 10:09:19郝杰
纺织服装周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开题中国工程院织造布

郝杰

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减污降碳已成为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的必然要求。纺织工业多年来一直围绕节能减排、减污降碳持续努力,但新形势下需要有新思路、新作为。2023年12月27日,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纺织产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路径研究”项目启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主持。

开题报告,明确目标与责任

俞建勇首先对项目背景和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要部署。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生态环境多目标治理要求进一步凸显。中国工程院设立“纺织产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路径研究”学部重点研究咨询项目,项目拟基于环境污染物和碳排放高度同根同源同过程的特征,明确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目标、模式和体制机制,构建符合纺织行业发展实际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路径,指导和推动纺织行业全面绿色转型,为国家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张传雄代表总体组作项目开题报告。张传雄表示,当前,纺织产业减污降碳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协同控制偏重于末端治理,协同增效推进路径不明晰,协同创新机制与体系不够完善。针对以上问题,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纺织行业环境污染物及碳排放特征分析,二是纺织加工过程减污降碳技术遴选,三是纺织行业资源回收再利用和碳减排协同增效技术研究,四是纺织典型骨干企业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研究,五是研究纺织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路径。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吕佳滨代表化纤组作开题报告,他提到,化纤行业属于流程型行业,碳排放主要来自于能源活动,未来课题组将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分析行业污染物和碳排放主要源头,识别关键环节,筛选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技术,最终形成污染物和碳排放协同控制改造提升典型示范工程,支撑项目总体组的研究。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王耀代表棉纺组作开题报告表示,棉纺行业的减污主要在上浆、纤维及纱线染色和织物后整理等环节。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于易调浆、易退浆、易降解纺织浆料的研制与应用,低温上浆低湿度环境织造浆料的研制与应用,低上浆率浆纱技术研发及应用,可持续利用类浆料的开发。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华代表印染组作开题报告指出,目前纺织行业的减污降碳技术不清晰,缺乏有效评价方法和典型案例,要深度研究行业典型减污降碳技术与路径,形成符合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评价方法,指导和推动行业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桂梅代表产业用组作开题报告,她分析了水刺非织造布、纺粘非织造布、针刺非织造布的工艺流程能耗以及污染物来源,提出非织造布行业的减污降碳协同技术研究将从行业内和产业链两个维度展开,未来项目组将聚焦非织造布行业,集中研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路径。

深入交流,全力推动项目落地

在专家讨论交流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蒋士成、徐卫林、孙以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阎岩,以及东华大学研究员王华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高庆先、李艳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等分别围绕项目研究思路、方案设置、重点内容及研究目标等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纺织行业减污降碳工作献计献策,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发言中指出,该项目的立意之好,在于“协同增效”,中国纺联发布的《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在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回收利用四个方面也做出了规划要求,与中国工程院倡导的科技领域主要工作高度契合。孙瑞哲提出四方面建议:一是紧扣重点领域,强化源头防控;二是坚持系统观念,优化环境治理;三是鼓励先行先试,开展协同创新;四是加大引导力度,讲好行业故事。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指出,中国工程院围绕纺织行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路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纺织行业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還有很大进步空间,希望项目组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够坚持系统观念,增强协同实效;能够立足项目的战略性地位,突出项目的先进性和引领性;能够深入系统研究分析,增加项目路径的可持续性。

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办主任王小文在讲话中说,减污降碳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污染物减排,一个是温室气体减排,两者同根同源,因此必须协同才能增效。纺织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能耗与排放大等特点,纺织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她希望项目组吸纳院士、专家、领导的建议,进一步细化研究内容和目标,梳理预期成果,推动项目实施。

会议最后,俞建勇代表项目组作总结发言指出,实现项目成果在成效上落地,需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减污降碳协同研究是项目基本要求,而通过减污降碳协同性研究推动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则是最终目标;二是明确项目主体,要在国家、行业、产业集群区域、企业层面提出相应的技术性和政策性方案;三是要明确项目成果的呈现方式,形成不同的技术方案、技术标准和应用场景案例,推动可实施性方案落地;四是要关注项目的衔接提升,把握好全面与重点、产业链和重要节点、共性与个性、重点和多元的关系。他要求,总体组进一步加强项目组织,充分发挥各组作用,做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猜你喜欢
开题中国工程院织造布
Shinwa(K814) 推介水刺及纳米纤维非织造布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的历史建构与实践研究
“做人首先要勤奋”——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建勋的长寿经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44
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研究开题会议在京召开
园林科技(2020年4期)2020-02-17 04:12:36
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七十年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题词
软件(2017年3期)2017-04-20 07:56:34
中国工程院院士题词
软件(2017年1期)2017-02-27 03:11:00
孖纺非织造布大有可为
生活用纸(2016年6期)2017-01-19 07:36:30
俄罗斯计划2020年将非织造布产量扩大至20亿m2
生活用纸(2016年5期)2017-01-19 07:36:05
熔喷非织造布工艺与性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