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慧 山西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是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内容,关系到工程实际建设进度与质量,决定着工程项目整体经济情况,需要采取必要的风险防控手段,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成效,保证资产安全与完整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基础建筑工程数量在持续增加,建筑企业经营规模不断壮大,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方面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关系到资产结构的优化配置,决定着工程项目最终成效,需要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监督管控,落实必要的风险防控与管理举措,这在工程项目建设及固定资产管理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就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风险与防控展开深入剖析。
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法》中,对于在建工程的定义为:处于正在建设阶段但未竣工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对固定资产的建造、扩建、改建或采取相应的技术改造项目,同时涵盖大修理工程、设备更新等处于未完工状态下的工程支出,这些均属于资产类科目。从现代工程建设角度来看,在建工程体现了项目成本归集的全过程,“转固”是指项目向单向资产转换的过程,可以视为由项目成本管理向资产管理的延伸转变[1]。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与工程项目最终建设成效密切相关,若在建工程的会计信息存在失真,将导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大部分项目资金失去应用的存在意义。从实际工作角度来看,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由于整体涉及领域广泛,牵涉到工程建设效益、企业未来发展等方面,需要开展高质量的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风险防控工作,严格规范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确保达到预计应用状态的工程项目能够及时、完整地进行固定资产结转处理,切实保障企业折旧的完整性,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应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效益空间,杜绝违法、腐败行为的发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规体系中,重点强调了税务风险的重要性,也就是企业在纳税活动中税法规定遵守不规范,存在不良涉税行为面临法律制裁的风险问题。而对于在建工程的固定资产结转,企业因延迟办理资产结转而减少房产税的缴纳,或者因为少提折旧需要多交企业所得税时,都将使企业面临相应的税务风险,可以划分为企业法律风险中的重要形式之一[2]。税务风险在企业经营管理占据重要地位,决定着企业资金运转情况,同时关系到在建工程的整体效率,若未能按照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开展相应的延缓折旧或并未提折旧处理工作,那么企业将多缴纳所得税,可划分为时间性差异,当后续正常计提折旧时都将及时转回,若房产税根据法规要求归纳至企业应交但交未交的税金时,那么可认定为侵占国家税源,代表着企业产生违法行为,需要在税务部门的稽查与引导下进行税款缴纳。
资产管理风险是因资产配置、使用、计提等管理不当引发的风险问题,其中固定资产风险问题比较常见,早在未结转前期,通常以在建工程的形式而存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在建工程的法律认定为:尚未完成竣工投入使用的有形资产,其中资产管理部门领导与人员承担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负责资产的日常使用管理;而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主要指已经完成移交处理,并已经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的有形资产,资产管理者为资产的实际使用人,根据固定资产科目实际,明确规定资产在购置、运转、使用、抵押、清查等环节的相关要求,若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中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将导致资产管理中出现管理混乱、责权不明、资源浪费等情况,特别是在资产被盗丢失、安全事故发生后,各部门间将相互推诿,无法保证资产科目的真实完整性,面临着资产失去保护的风险。
内控风险是指在建工程的建设与结转过程因管理不到位,财务报告虚假提供等所导致的决策失误,使得工程建设及验收阶段出现重大的风险隐患。一方面,报表编制阶段。管理部门为加快考核指标的完成,利用在建工程核算来控制利润,财务报告真实性无从保障,对于经营性支出的划分不够合理,往往归纳至在建工程或不符合资本化利息范畴内,使得最终编制的财务报表真实性、时效性不足[3]。另一方面,工程验收阶段。当固定资产符合可使用标准时,需要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主体的配合下进行施工验收,但个别企业在工程竣工验收、工程款结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保证竣工验收工作的准确落地,影响数据精确性,整体操作行为并不规范,使得后续的财产清单编制、资产移交办理等面临困难,工程验收结算存在潜在的安全或质量问题。这就需要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现场法规要求,做好各项资产科目的监督管理与及时核对,确保其具备真实性、有效性。
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规定:针对已满足预定可使用状态要求的固定资产,无需考虑资产是否完成交付并处于使用状态,或者未进行竣工决算办理的,需要严格按照相关估价价值,将其划分为固定资产,或者已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流入时,需要在相关规定规范引导下,有序开展固定资产结转处理,及时进行计提折旧。对于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或者存在部分工程款拖欠情况时,需要按照原定概预算标准,在资产投入使用时进行估价入账,同时进行计提折旧。在实践中,企业要充分了解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的相关政策,客观判断固定资产当下及未来应用状态,确认时间并非在试运营结束后进行,而是在固定资产通过初步验收之后,这就代表着该类资产科目已经达到了具体应用的要求,需要在试运行前进行判断。同时,企业还需根据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实际情况,对其标准做出更细化的规定,根据工程规模、资产特征、时间状态等做出精确判断,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规范进行。
为避免因结转金额错误所导致的风险问题,需要根据在建项目实际情况,对资本性支出、经营性支出进行合理划分,避免二者混淆而增加结转金额计算难度[4]。在实践中,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企业会计准则》和新《政府会计制度》等政策文件,明确结转金额计算标准,减少结转金额计算中的主观因素影响,正确区分借款费用的开始与终止资本化时点,其中未能达到资本化条件的费用成本,要归纳至经营性支出中,工期内变更问题所增加的签证费用,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记录与保存。
针对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结转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尤其在造价费、设计费、监理费、测试费等借款费用资本化等相对复杂的问题处理中,应以资本化条件为前提基础,客观判断费用标准是否符合资产可使用状态需要,然后参照相关的分摊率公式,认真做好工程项目及其设备的分摊处理。针对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的结转金额计算方式,具体可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一方面,按照在建工程项目中累计产生的待摊支出/(建筑工程支出+设备支出+安装工程支出)×100%,计算出待摊费用分摊率;而针对某项工程的应分待摊支出,具体的计算方式为:待摊费用分摊率+某项工程建筑支出×(建筑工程支出+设备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另一方面,在固定资产例如建筑物等科目中,应根据项目规模及特点,对工程支出、应分摊的待摊支出等费用科目进行明确;对于机械类的资产科目,如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及应分摊等费用支出,在结算金额计算时同样需要进行精准划分。此外,为有效解决在建工程结转金额层面的差错,需要适当优化企业内控流程,保证结转金额的精确计算,适当强化审计监管,从根本上规避差错问题的发生。
考虑到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的复杂性,需要严肃谨慎地开展账务处理工作,真实反映在建工程实际情况,最大限度保证资产科目的真实与合理性。一方面,严格审核相关原始凭证,对工程建造期间所产生的财务收支、发票、单据及其他内容,均要统一整理并保证内容齐全,资料数据应真实完整,签字要工整清晰,不得出现文件丢失的情况。为明确划分相关责任,保证相关数据的准确与完整性,需要派取专门的项目负责人,对项目与相关数据进行现场核实,真实反映在建项目向固定资产结转的全程情况,并在文件中进行签字确认,按照相关流程有序开展审批处理工作[5]。另一方面,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建议从固定资产直接入账后的第二个月开始计算,动态掌握固定资产运转情况,严格把好固定资产审批、监督、折旧等质量关。
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而出现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企业结合战略目标,综合考虑在建工程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风险防控管理,准确覆盖至战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等多个方面,强化资产风险监督控制。企业还需构建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明确资产风险管控要点,配套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将风险管理措施深刻落实在各业务领域中,致力于风险隐患的严格管控。为进一步保证资产风险防控效果,需要从固定资产的购置阶段入手,从根源处把好资产质量关,对工程项目的立项、规划、施工建设、竣工决算、验收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管,持续完善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分析、风险防控等制度体系,保证风险识别与评估的及时性,准确找出潜在风险隐患,提前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有效防控,减少风险损失。
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中,要在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下来编制固定资产交付清单,明确规定资产角度编制流程,保证所制定内容的真实与全面性,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便是固定资产交付清单编制不得由项目管理部门独立进行,而是需要在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广泛搜集与固定资产交付相关的数据信息,做好数据汇总与分析,同时对清单表填写做出明确规定,这样在降低清单编写难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资产交付清单编制有效性[6]。为避免个别固定资产核对不实、资产清单提交不及时等所导致的弊端问题,需要安排专人做好资产现场核实工作,以《企业会计准则》《单项固定资产确认及分类与编码》等政策文件为参考,确认资产科目编制是否符合标准,是否真实反映在建工程实际情况,并在财务部及成本审计部的协调配合下,对固定资产科目及所属单位进行监督考核,及时补充并完善资产交付清单内容,清晰详细地记录每项资产的数量、名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安装位置等信息,为资产交付及交付验收提供更多参考。
综上所述,风险是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话题,关系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需要相关部门及人员给予高度重视,准确掌握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的重点要点,充分了解其主要风险类型,深入分析风险具体成因,然后从明确资产结转标准,规范账务处理流程,完善资产风险防控机制,精准计算结转金额,编制固定资产交付清单角度出发,认真做好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过程中的风险防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