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畔,虎山峭立,这里是明长城东端起点。
年轻博主姜一哥画作中的虎山长城温柔浪漫、充满童趣,吸引不少网友了解到这里的历史和美景。一年四季,姜一哥从未停下创作的脚步,“把自己想象成长城的一块砖”,专注绘画,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长城上,游人如织,穿梭不停,时间仿佛在她这里停滞了。在一旁静静观察着她绘画状态的我,用慢速快门捕捉下这一动一静、对比强烈的瞬间。
(文/张铖)
古老的城墙,灵动的笔触
画里虎山的风跨越古今
流动的水彩,讲述着几百年的峥嵘岁月
画里的飞鸟翱翔天际
俯瞰万里长城自此向西,
穿山越岭、横跨沙漠
画里的巨龙蜿蜒山间
昂首未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文/黄臻)
15岁的斯曲卓玛开朗活泼,是当雄县中学八年级六班的学生。采访过程中,她灿烂的笑容总让我不停将镜头对准她。
回家的路上,斯曲卓玛坐在父亲的车里一路欢歌。完成自己的作业后,她和妹妹总会陪着父亲去放牧。我们跟着一家三口来到了广袤的阿热湿地,牛群如黑珍珠般散落在牧场中,斯曲卓玛和妹妹娴熟地把牛群赶到牧草丰沛的草甸,父亲次旦多吉悠闲地唱着牧歌,把整片牧场放心交给两个孩子。
斯曲卓玛和妹妹在学校学习成绩优异,为家里分担牧活也不在话下。
采访过程中,斯曲卓玛在家里帮母亲晾晒奶渣,和妹妹一起去挑水打茶。
这些鲜活的生活片段,被我们一一记录。
父亲次旦多吉说:“现在国家政策好,就想着让孩子们能好好上学,多学点东西。”得益于西藏15年公费教育政策体系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次旦多吉家里4个孩子的教育没让他在经济上承受过大压力。
两个孩子安置好牛群,朝着次旦多吉跑来。父亲骄傲地一把搂住两个女儿,幸福感扑面而来。在这片广阔的牧场上,我定格下孩子们笑靥如花的脸庞,这是生活送给父母最美好的礼物。
(文/丁增尼达)
雪山旁长大的孩子
单纯质朴、懂事乖巧
怀揣着梦想
像父辈一样
把家庭扛在肩上
把故土放入心怀
牛羊不問来客,风吹草低处怡然自得
光阴流转,牧人的故事镌刻在厚重的土地上
孩子们在爱与被爱中茁壮成长
长成娇艳的花,参天的树
用笑容回馈希望
用幸福回答梦想
(文/黄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