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医院联合平台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究

2024-03-17 12:18:22王莹张倡铭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实验室人才人员

王莹 张倡铭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1]。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实验室和医院专业学科实验室合作越来越紧密,合并越来越频繁,而作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日常运行的重要平台-实验室承担着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任务正常运行的保障作用[2]。如今的高校实验室平台正处在全球化和创新的最前沿,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高校实验平台作为创新成果产生的基地,在平台实验室管理模式上更应该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同时医院实验室平台承担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临床资源科研应用的纽带作用。因此探索更好的模式整合高校-医院联合平台实验室就能更好地利用2 个实验平台的优势资源,为临床和科研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 高校-医院联合平台实验室日常管理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1.1 建立规范的质量控制文件

高等学校-医院联合实验室应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文件的要求进行管理,该文件对于高校实验室人员管理、经费使用、场地建设、仪器设备布局和采购等提供了法理依据。按照该文件的要求建立符合高校-医院联合平台需求的质量控制文件[3],此文件应包含日常平台人员管理质量控制文件、日常运行程序性文件、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和日常管理原始记录。包含日常安全巡视原始记录、仪器使用原始记录、学生首次使用仪器培训记录、重要交流培训会议记录、日常管理会议记录、动物使用和销毁原始记录、感染性样本处理原始记录、易燃易爆化学品采购领用记录、耗材领用记录等。涵盖行政、安全、后勤等方面。

1.2 完善高校-医院联合平台实验室组织架构

高校-医院平台实验室是以高校和医院为依托,设立实验室管理领导组、实验室日常管理组、实验室管理巡视组。定期召开实验室管理会议,实验室管理组汇报一段时间的实验室管理情况,实验室巡视组汇报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实验室管理领导组组织会议对存在问题和工作推动情况进行汇总、逐一应对解决,形成管理闭环[4]。对突发和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专事专办。实验室工作人员均有针对性岗位,对应岗位明确岗位职责,设置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实验室主管、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日常巡视员、实验室秘书等岗位,对每个岗位设置考核标准[5]。

施行平台运行权限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的管理级别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对平台内人员、设备、物料等实施分级管理,并具有完善的管理审批制度。

1.3 高校-医院联合平台实验室场地布局

按场地承重大小进行物理功能分区,对承重要求高的大型设备、生物样本库等应布局在一楼或者地下,细胞房应设置在人员走动比较少的走廊尽头并设置缓冲区域,平台学术交流活动较多,设置多个会议室,办公室设置在会议室周围,方便参会。重要设备应设置不间断电源配备独立门禁系统和24 h 监控系统,高产热的设备还应设置通风散热系统[6]。

1.4 高校-医院联合平台实验室贵重仪器设备管理

价格超过10 万元的设备称之为贵重仪器设备,贵重仪器设备是支撑实验室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台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能够非常好的为平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支持[7]。平台专门设置“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委员会”,由平台主任担任负责人、制定“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贵重仪器购置管理条例”等平台管理文件,各设备使用处均按条例要求做好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考核等工作。

为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平台施行预约制,按照平台统一管理,所有人员均可预约使用“共用共享”原则,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可使预约时间精确至半小时内。对操作难度较高、专业针对性较高的设备施行“专人专管”加“共用共享”的管理办法[8];并定期对贵重仪器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估,由“设备管理委员会”进行考核,并接受平台工作人员和学生的监督。

1.5 高校-医院联合平台实验室人员管理

人员是实验室工作的主题,人员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核心。平台首先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组织适当的人员规划、定期培训、定期做人员能力评估,明确现有人员的资质和现有岗位的岗位职责。确需国家或者行业相关资质认定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认定资质[9]。

新职工上岗前必须接受相应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需明确岗位职责、部门组织构架、工作任务、所负责任及其所从事岗位的职业风险和生物危害风险等。

2 高校-医院联合平台实验室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口素质也随之不断提高,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各行各业对人才的渴求与日俱增[10]。高校设立的初衷是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人才;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医院就是高校医学生很好的“练兵场”,高校-医院联合平台实验室是培养既精于临床又精于科研的优秀人才的摇篮。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针对人才培养,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政策和法规,在此基础之上全国各地也针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出台了各类型引导性的法规和政策,对人才培养政策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保障[11]。

2.1 平台实验室人才引进策略

平台实验室人才引进主要依托高校学术委员会和医院的学术委员会进行,独立开展和联合开展实验室人才引进工作。

(1)平台定期或者不定期举行人才交流会议,平台内各课题组对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做出说明,并邀请本学科的优秀硕、博士参会交流,学术会议的同时介绍平台的学科建设进展、人才引进策略,同时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宣传工作。

(2)鼓励并实际支持各平台内各学科利用国际会议的机会,在国内外优秀知名高校进行宣传,吸引海内外优秀学科人才加入平台。

(3)紧跟国家人才政策的步伐加大对顶尖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投入,通过奖励、购房政策优惠、子女入学政策优惠等解决引进优秀人才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优秀人才加入平台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对医院与学校人才引进政策进行充分融合,发挥医院的临床优势和资金优势、高校的学术团队建设优势提高人才引进竞争力;对有意向加入团队的优秀人才,平台提供最大化便利措施和现有优秀资源,使其尽快下沉科研一线,了解平台优势,并借助现有的优秀平台中青年专家为人才引进顾问,分享平台科研经验、管理经验,引导有意向加入平台的优秀人才制定自己的科研规划等。

2.2 平台实验室人才培养策略

高校和医院均有独立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策略,平台实验室施行“谁引进,谁培养”平台不过多干涉的宗旨。对平台内比较优秀人才培养管理经验进行分享。

2.2.1 人才梯队建设

梯队管理模式已经被证实是管理学中的优秀管理方式,把相同或者相通领域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更容易产生共振形成共鸣[12]。梯队内和梯队间加强交流,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研学研修等方式发现和发掘后备学科带头人。定期组织参加跨平台学术交流,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

2.2.2 专业化平台实验室管理团队设置

无论高校还是医院科研团队建设都有日常管理占用科研型人才太多精力的“通病”,平台实验室设置专业的科研平台管理团队,对平台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进行精细化管理,减轻科研型人才的平台管理压力,使科研型人才将全部精力投入科研工作中,提高科研成果产出质量及效率。专业化平台管理团队对实验室安全、仪器设备、人员等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案,全力保障平台实验室安全有效运行。

3 高校-医院联合平台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3.1 应急预案

医学实验室是人员聚集和进行生物危害实验较集中的场所,安全保障是重中之重。始终坚持“预防为主”“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意识。实验室值班实行轮岗值班制,无论节假日还是休息日均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值班,轮班工作人员需每日通报安全检查情况[13],需认真检查实验室水、电、仪器设备、人员等,注意防火、留意安全事故隐患,如有发现安全问题及时向医院或者学校安全保卫处报告。医院或者学校安全保卫处会定期下发文件,并安排安全巡视组对实验室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巡视检查,确保将安全隐患消灭在初期未发状态。

对易制毒、易致爆物品的管理,实验室严格落实国家对有关工作的法规和制度[14],对此类物品的保管施行“双人双锁”制度,讨论并制定了快速反应预案,包括“易燃物品火情处置预案”“易制毒、易致爆物品倾覆处置预案”[15]。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实验室工作人员为现场处置责任人,压实责任、层级负责,以确保实验室人员和财产安全。

3.2 落实责任

高校-医院平台涉及人员比高校复杂,同时高校学生也比医院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兼具医院和高校的安全薄弱环节,安全日常管理按照“实验室负责人为安全责任人,实验室实际使用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原则,落实责任到人,明确各级安全责任人的职责、处罚标准和奖励制度[16]。年初有安全工作会议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年中有安全教育讲座、安全教育考试,年终有安全工作总结[17]。

学校和医院均设有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人员有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委员会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科学、规范的实验室安全细则,将安全责任落到明处和实处。

3.3 加强培训、安全教育

实验室管理人员不仅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更应具有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的技能,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是因为安全责任人的行为导致的,所以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时必不可少的就是安全管理的培训。医院每年会组织消防安全演练,对工作人员和学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火场逃生技能培训、消防安全器材使用培训[18]。学校也会定期以多种形式组织人员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危化品使用、危废品处理、生物安全防护等进行培训和安全宣讲,借以提高学生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4 高校-医院联合平台实验室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4.1 实验室管理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

高校-医院联合平台实验室兼具高校的学术特性和医院的临床特性,是高校学生和教务工作者的实验平台,同时也是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转化平台。现联合平台两者相互渗透,医院管理临床医生和高校管理学生的方式均不能适应新平台的发展,改革和创新不及时容易造成经费资源浪费,平台资源共享不充分,实验手段不足,新技术、新科技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从而妨碍教学和科研的进展。改革和创新的目的就是协调医院和高校两种体系和人员,使之协调发展,最大化满足平台使用双方的科研、转化、教学需求[19]。

4.2 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是在各种规章制度约束下运行的,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为实验室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制度的建立首先是以调动实验室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不可掣肘正常工作的开展,应以激发实验室管理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原则[20]。

在实验室人员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中,笔者把人性化贯穿管理始终[21],实验室日常管理有松有紧,任务时有轻重,应当让实验室管理人员对自己面临的工作和状态有清醒的认识,任务重时有动员,任务轻时不掉劲。同时劳务报酬和待遇是实验室管理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的问题,实验室必须有与医院、高校同轨的晋升机制,让实验室管理者有上升通道,对努力才能改变现状形成共识[22]。努力不仅是为了获得利益,更是获得尊重和体现价值的方式。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首先对医院、高校现有的制度进行整合和改革,按照设备经费来源、设备使用年限、设备使用频次、维护保养方式等建立设备使用维护台账,对高频使用的设备设置专门管理人员,低频使用的设备尽量集中存放,同时建立和使用微信预约登记制度,建立操作者定期培训制度、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最大程度实现资源优化[23]。将已经论证和形成的制度在医院和高校均进行公示。

5 高校-医院联合平台实验室建设中的体会

5.1 管理模式融合度不够

高校-医院平台实验室是一个集医院和高校为一体的公共平台实验室,与传统的高校或者医院实验室一样,各平台参与课题组仍然采用“金字塔”样的管理模式,各组之间垂直管理模式过度紧密,横向合作、共享意识不强,虽然平台在横向交流合作上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仍然有很多壁垒影响实验质量和实验产出,对实验室管理的改革和创新的努力仍然“在路上”。

5.2 人员管理难度加大

医院和高校实验室平台的融合必然有人员的融合,人员有编制不同、所属单位不同,另有兼职人员参与实验室管理,在征询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对每个人的管理进行了调整和分工,很大程度上调动了积极性,但仍然存在人员有限,管理工作繁重,顾此失彼的情况。

5.3 实验室内区块建设重复低效现象改善明显

以前由于平台各课题组经费自管、设备仪器采购实验室建设也是自采自购自建,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后所有课题组无论编制在哪里,在采购之前都要通过平台预审,最大限度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实验室无论对高校还是医院来说都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科室,联合共建可以令2 个理应高度融合的集体顺理成章的互利共赢;不同体制之间的实验室联合共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共建单位的高度重视和配合,联合实验室的发展将是以后高校实验室发展的趋势,合作才能形成合力,当然联合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是“实验室管理人”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如何成功地把2 个互补的团体“捏合”到一起是联合实验室管理人一直在追求和思考的问题,在此将笔者的研究和探索分享。

猜你喜欢
实验室人才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工会博览(2024年8期)2024-03-31 03:53:14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人民调解(2019年2期)2019-03-15 09:30:54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2期)2019-03-07 05:17:26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1期)2019-02-24 06:55:52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0期)2019-02-24 06:55:35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19期)2019-01-16 05:36:09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