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宿迁市委
自2005年起,参照“西部计划”模式,江苏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团省委共同组织实施了“苏北计划”。2022年,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苏北计划”扩容升级为“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服务范围从苏北5市拓展到全省各地涉农乡镇,429名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奔赴宿迁基层一线,涌现出了一大批敢于吃苦、成绩显著的青年典型。截至目前,已有累计1792名志愿者扎根宿迁、奉献青春,他们在社区治理、助农服务、医疗卫生、基础教育、文化宣传等岗位上辛勤耕耘,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以人才培养为基础,引导志愿者牢记初心使命。
规范日常管理。严格落实《“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管理办法》,结合“上岗第一课”,推动志愿者严格执行上岗、考勤、离岗等工作制度,在服务单位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定期开展季度考核,通过个人汇报、集体评议、结果公示等环节,激励志愿者争先创优。
加强组织建设。成立市级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团委,县(区)成立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团支部,强化大学生志愿者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以县(区)乡村振兴计划团支部为主体,开展“梦想团建”活动,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学习。
關注成长成才。市县联动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开展志愿者岗前专业培训,帮助志愿者熟悉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助力志愿者快速转变角色、适应岗位。
弘扬志愿精神。动员各地志愿者积极参与“梦想改造+”等志愿工作,并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要求,参与村(社区)文明引导、关爱服务、环境保护等志愿活动,努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弘扬良好社会风尚。
以大学生志愿者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推进为突破,实现“四个聚焦”。
聚焦实施路径。各县区项目办围绕项目申报书制订全年实施计划,每月统一组织志愿者参加集中性项目推进活动,志愿者们结合岗位实际和特点自主开展分项活动,市项目办通过组织交流汇报、互检互学等推动项目常态化实施、落地落实。
聚焦力量联动。各县区项目办利用共青团组织优势,积极发挥青商会、青联、青年社会组织等的作用,整合各方资源,为项目推进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形成联动。
聚焦培训指导。举办全市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专题培训班、青年志愿服务专题培训县区行等活动,邀请公益专家等围绕公益服务项目全流程管理、案例分析等内容进行专题授课,组织项目代表现场分享交流。借助宿迁市志愿者学院师资力量,聘请科技人才、青年创业人才、公益讲师等为“乡村振兴计划”志愿服务队“传经送宝”,不断提升项目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聚焦考核督促。定期召开乡村振兴计划项目推进会,成立市级项目督导组,不定期听取县(区)项目推进工作汇报,实地督查县区项目实施情况,通过晒成绩、比亮点、找差距推动项目落地落实。
以品牌塑造为牵引,打造三大品牌项目。
打造弱势青少年关爱品牌。各地项目办结合地方实际,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爱心暑托班、“点亮心灯·大爱泗阳”、“志愿连心桥”等项目,为留守儿童、困境青少年提供物质帮扶、心理关爱、课后辅导等服务,覆盖弱势青少年群体2000余名。其中,爱心暑托班项目获评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打造重大赛会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各地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积极参与宿迁马拉松、绿洽会、沭阳花木节、泗阳月季展会等重大赛会志愿服务保障工作,为赛会提供高标准、专业化、规范化的礼仪、会务、场馆引导等志愿服务,展现志愿者青春风采。
打造志愿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品牌。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制定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八有”标准,推动政务大厅、医院、景点景区、交通场站、公共文化设施等志愿服务站点升级改造,并成立督导小组,通过实地督导、问题反馈、跟踪整改等举措,实现市区志愿服务站全面达标,推动站点常态长效高标准运营。
进行梦想助力。实施“梦想助力”计划,各县(区)项目办指导刚入职的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设立未来一年工作、生活、学习上的目标,邀请服务单位团组织书记作为“梦想引路人”,定期开展团县(区)委书记与志愿者面对面座谈会,了解并解决志愿者在生活、工作上遇到的困惑、困难。
助推成长成才。为志愿者提供个人发展机会,宣传推送市内各类招考信息,先后向市文旅集团等大型国企推荐优秀志愿者15名,指导志愿者成功报考返乡新村干8名;依托市青商会资源加强与在宿企业联系,开展本土企业定向招聘会,通过“人才派遣”、在企业建立就业基地等方式安排在宿志愿者本地就业;开展创业培训班,邀请具有创业经验的青年创客分享成功经验,并为有创业需要的志愿者提供创业空间。
加强典型选树。加大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典型培养,结合省市“两红两优”“学雷锋志愿服务典型”等评选活动,累计选树200余名政治素质高、事迹突出的志愿者典型,宣传志愿者扎根基层的奋斗故事,影响和带动更多志愿者向先进看齐,让青春在基层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