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丽
行走在成都市郫都区德源街道东林村,犹如行走在城市的后花园。
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间,竖立着一座座乡村别墅,微风不燥,田野静谧,万物向阳而生。
陈果的办公地就在这优美的风景里。一面通体的落地窗户,将田野尽收眼底,陈果面对记者侃侃而谈。
陈果作为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的高才生,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毅然放弃了上海百万年薪的工作,选择扎根东林村,成为东林村党委副书记和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的总经理,带领乡亲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毋庸置疑,这里是成都共青团实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场景,陈果就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青年带头人之一。
团成都市委书记王冬冬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团成都市委扎实推进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围绕规划融合、功能融合、产业融合、人才融合、文化融合、创新融合、治理融合等方面,凝聚青年力量助力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深化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
团成都市委坚持青年为本、育人为要,激发“新农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培育凝聚一批品德好、能力强、作风硬的乡村振兴青年人才。
在几天时间里,记者奔跑在成都的城乡之间,采访了陈果、雁鸿、李华有、肖晓、王伶俐、李泽、叶伟等一批乡村振兴青年,他们青春的雄心和火焰,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前路,促进了成都农村的蝶变,加快了成都城乡融合的步伐。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群人才可以创造无数奇迹。
他们在滚烫的青春里,建功前行。
陈果的故事还在继续。
“我们合作社有专门的党支部,我们是一帮外来的年轻人在东林村搞农业,所以我们有信仰、有情怀、有奉献、有专长,是在党团组织的引领之下去做事情。我们异乡种地种的是情怀。”陈果自豪地说。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视察郫都区。2018年5月,陈果通过招商引资来到东林村接触了解农业项目,决定把这里传统的稻蒜轮作项目做大做强实现现代化。
经历了最初3年与农民兄弟同吃同住的艰苦,经历了前3年一直在亏损的探索期,陈果让这里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打破过去的田埂,小田改大田,推行适度规模化种植,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如今,德之源合作社已吸纳农民会员800余名,辐射园区所涉及的两个村所有大蒜种植区域7000余亩,带动农户每年产销蒜薹3000吨、年产大蒜1万余吨,年产值2亿余元。
如果说陈果的介入,让东林村的颜值跃升了一个版本,那么,雁鸿的走红,则让郫都区三道堰镇变得神奇。
走进位于郫都區三道堰镇的雁鸿工作室,记者被琳琅满目的艺术展品所吸引,这里既有宝蓝色的凤冠,也有高昂着头的盘龙,还有金灿灿的盔甲……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着璀璨的光,让人不敢伸手触碰。
你一定想不到,这些精美绝伦的工艺品都是雁鸿用空易拉罐等废弃物品制成的,比如,她用易拉罐制作龙舟,用饼干盒制作报春走马灯,用坚果壳制作黄金盔甲……每件作品的制作视频在网上展出,都会引来无数粉丝的围观和惊呼。1989年出生的雁鸿并非艺术专业人士,她是学医出身,有着5年医学院护理专业本科学历和两年的护士工作经历,后来她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不在这里,于是辞去公职,经过培训学习成为一名自由化妆师,主要做婚礼跟妆。正是在新娘妆的描画和打造中,雁鸿渐渐爱上了头饰的手工制作。2018年,当她把自己喜欢的手工制作视频上传网络一段时间后,几十万粉丝和客户纷纷下单。雁鸿火了,她受邀参加了在英国牛津举办的“超级作者日”活动,和不少百万粉丝的大V同台展艺,并陆续被央视、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采访。
在疏朗的云朵下,绿油油的蔬菜长到了天边。这里是郫都区安德街道云桥村蔬菜专业合作社,记者在云桥村产业村长吴海涛的带领下,漫步参观蔬菜田。
吴海涛生于云桥村。2020年,退伍返乡的吴海涛选择继承父业,致力于带领乡亲们共同走向富裕和繁荣,从此开启了云桥圆根萝卜的腾飞之旅。他带领合作社开展线上销售,与美团合作开展了网络销售和配送,2023年线上销售额就达50万余元。带领合作社参加郫都区优质农产品走进深圳推销展示活动,与深圳蔬菜批发协会、易运农产品交易中心签署购销协议,为云桥圆根萝卜走出四川盆地、走进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进入城市群众的菜篮子奠定了基础。在吴海涛的带领下,云桥村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现已拓展至近600亩,吴海涛的一系列操作赢得了村民们的高度赞誉。
陈果、雁鸿、吴海涛的例子充分说明,是人才振兴带动了村民共富、乡村共美,促进了城乡融合。
团郫都区委清醒地认识到青年人才的重要性,他们创新探索优秀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新路径。聚焦区委提出的“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和八大示范片建设”目标任务,依托“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工作载体,与高校建立“统一选拔优秀青年到村兼职实践锻炼”长效机制,招募83名大学生到农业园区、镇村、农业企业兼职实践;以项目导入为牵引,组织电子科大、石室蜀都等16所大(中)学校1000余名在郫青年,深入47个村(社区)实施“两弹一星”宣讲等特色项目60个,开辟了青年下乡新途径,团区委获评2023年度成都市大中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在柑橘、花草、庄稼混合的清香里,我们乘车参观金堂县三溪镇岳山社区的“中国橘乡天府城市果园”,到处都是三三两两采摘柑橘的人。
岳山社区党委书记李华有边开车边向我们介绍橘园和景观,他说岳山社区依托“中国橘乡”项目,探索“村集体+运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发展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23年村集体收入100万元,岳山社区荣获省级乡村治理示范社区称号。
为了破解村里没有青年的“空心村”难题,李华有拍板开展社区创业扶持孵化行动,借助橘乡项目打造“水上集市”平台,引导青年人回乡创业就业,吸引了一批青年为主的外出务工人员报名,最后筛选出17户入驻园区开办饮食摊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上集市”免费提供摊位,对月收入达不到2000元的摊户每月补贴2000元,共补贴两个月。如果两个月营收还不达标,则摊位易主。同时,以两年为周期,两年之后,这17家摊位里做得最好的两家要退出,因为他生意能够做最好,说明他的技术已经很过硬,应该到外面去做更大的市场。“我们本来就是一个政策性的创业孵化平台,就是要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回归家乡,拥有创业的理念和创业的本领。”李华有解释道。
80后李华有的小摊位大格局做法,令记者拍案惊奇。
三溪镇社区发展办负责人刘典典向记者介绍了三溪镇的“柑橘部落”,三溪镇的年轻干部像一个个“小橘瓣”会聚在部落里,一起学习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学习柑橘产业发展,更好地为三溪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才智。
在金堂县淮口街道龚家村采访时,记者见到了一棵距今2000多年的古橄榄树王,这里生产著名的聚峰谷特级初榨橄榄油。
兰波现任金堂聚峰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油橄榄种植技术主管。大学毕业后,兰波到四川凉山州工作。2016年,淮口街道党工委致力发展油橄榄特色产业,在龚家村引进龙头企业聚峰谷公司,兰波回乡参加应聘,成功上岗。经过技术攻关和多年发展,龚家村的油橄榄目前种植规模达到了8000余亩,还陆续开发了橄榄茶、橄榄香皂、橄榄酒等20多种衍生品,年综合产值达到1.5亿元,发展态势强劲。
89年生人邓良是龚家村两委成员。他曾怀揣梦想南下深圳打工,后来,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 2017年他辞别深圳回到家乡创业,承包了10亩地种植羊肚菌,还在村里开了一家汽车焊接维修铺,生意特别好,每年总收入比在深圳打工时还多。
“日暮下山来,月明上山去”,金堂县五凤镇民宿墙上的这行题字透着一股清逸闲宁的舒服,贺思菊的龙谷山居酒店就在此间。贺思菊于2020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回到家乡后,着力打造乡村民宿。她凭着女孩子的细心暖心精心,一站式全心服务,为家乡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客人。2021年,龙谷山居酒店获得金堂县“美田弥望,守望乡愁”周末乡村好去处称号;2023年,贺思菊参与金堂县五凤镇“志气不负韶华·青春绽放五凤”迎“五四”青年人才主题演讲比赛,荣获一等奖。
90后肖晓是金堂县五凤镇人民政府网格员,也是金堂县幸福田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肖晓也是由外地打工而返乡创业的青年。她立足五凤本土特色农产品黄金果,利用网络平台销售自制黄金果膏,逐步打开市场。她始终坚持熬制标准不降,确保黄金果膏保质保量。她主动将黄金果膏熬制方式免费向当地群众传授,并经常进行指导和质量监督,对于符合要求的果膏,她很热心地帮忙带货,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目前,她已实现年销售额超15万元。
团金堂县委立足农业农村发展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依托返乡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站、青年之家乡村振兴阵地等载体,深入实施“青年五大行动”,组织引领广大青年团员聚焦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现代乡村治理、乡村规划建设、乡村公共服务、农业科技支持等方面,持续探索超大城市城乡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助推丘区乡村高质量发展。
2015年,尚在成都师范学院学统计即将毕业的王伶俐,给父亲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你不让我买机器,我就不回来种地!”
王伶俐的父亲是崇州市隆兴镇黎坝村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第一代农业职业经理人,干了半辈子农业,对土地有着无限的热爱,但是在王伶俐看来,父亲观念落伍,不相信机械化,比如,他认为机器插秧就是没有人工插秧插得好。
为了让女儿回归广阔天地,父亲让王伶俐去跟合作社的大爷大妈们商量买机器的事。商量的结果是王伶俐毕业后返乡创业,在带社员们参观过插秧机比人工插秧快几十倍的现场作业后,王伶俐一家伙就花费40万元买了4台插秧机。从上学时每月花费800元到一下花费40万元,这跨度让王伶俐压力很大。不巧的是,有一台机器轴承坏了,社员们议论纷纷地说她买的是歪机器。纤瘦倔强的王伶俐最后还是用又快又好的插秧业绩,让社员们心服口服。
“拿出業绩来”成了王伶俐在合作社向前迈进的令旗。买机器需要看业绩,选种子也是要先试种30亩,再种50亩,再到1500亩,一步一个证明。9年来,王伶俐做了很多试验,买了几十台机器,让优质水稻种植通过全程机械化,实现了水稻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种植,水稻种植面积由入社之初的101.27亩扩大到1193亩,所管理的7000亩土地面积比父亲管理时翻了一倍,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成为一家集粮食规模种植、稻渔综合种养、粮油烘干仓储、大米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各种荣誉向王伶俐飞来。从2016年开始,她先后当选为崇州市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第十三届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共青团四川省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成都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共青团全国十八大代表和共青团成都市委常委会常委、第十四届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委员。获得“2019年度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23年度全国十佳农民”荣誉称号。
在道明镇竹艺村,记者参观了“道明竹编”和杨隆梅工作室。31 岁的杨隆梅是四川省级非遗传承人。作为崇州市继军竹制品厂总经理、杨隆梅工作室创始人,多年来,杨隆梅一直对老人、残疾人(手无残疾)、留守妇女等进行技能培训并提供工作岗位与机会,实现居家灵活就业,作品远销日本、韩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杨隆梅也多次代表四川特色、中国非遗到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参加技艺展示。
车子进入白头镇五星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而圆的蜗牛雕塑,白头镇团委书记刘晶介绍说,这里崇尚慢生活。果然,这里的大人、孩子都在大好的晴天里,晒着太阳伸懒腰。也许正是这种特殊的民风,得到了相距26公里的成都人的喜爱,很多年轻人到此创业,目前已有艺术文创、农业科研、特色餐饮民宿等54个项目入驻运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乡村产业经济圈。比如,原野饭店的小老板宋思冲,退伍后本来在成都做饮品,但他觉得成都餐饮赛道太卷,生态资源也不如五星村,便转移到五星村开饭店,主要做中西融合菜。经营一年来,月营业额保底5万元,成为小有成就的创业青年。
团崇州市委聚焦引导青年主动投身乡村振兴第一线,持续擦亮青春赋能乡村振兴品牌,围绕“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持续深化“返家乡”“筑梦扬帆计划”“三下乡”等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用活用好青年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联动实施“青苗计划”、导师结对、项目孵化等普惠扶持计划,开设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特训营和“青耘中国”直播助农系列活动,引导更多青年投身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
伍茂源有多种头衔:成都吾乡乡村创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蒲江县乡村青年发展促进会法人、团蒲江县委兼职副书记、蒲江县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等,但他自称只是个“摆渡人”。
“我们已经服务过100多个村庄了,深度服务的也有20个。比如,蒲江县有90多个村,我们以各种各样形式介入了60多个。硬件完善程度最好的是铁牛村,软件完善程度最高的是箭塔村,我们在箭塔村现有46个创业项目,22个外地青年,56个创业者,本土的创业氛围很强。”伍茂源指着墙上的一张色彩深浅不一的地图对记者说。
伍茂源2013年硕士毕业后就职于成都市政协办公厅。2016年6月,伍茂源因精准扶贫被派驻蒲江箭塔村任第一书记。任职期间,他以社区营造为方法,培育本地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协商,复活沉寂多年的非遗民俗“箭塔年猪祭”,带动城乡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村民树立文化自信并开展自主创业,走上内生动能充分激活的发展之路。2018年10月,伍茂源辞去公职,扎根乡村,把箭塔村社区营造模式推广到周边数个区县,吸引大量年轻人返乡创业,助力政府把一个个村庄向着安全富裕“摆渡”。2023年年底,伍茂源获得“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荣誉称号。
李泽是朝阳湖镇尖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记者跟李泽在他打造的景区内游览了一圈,听他边走边讲了很多掷地有声的金句:“你不发展,永远是一潭死水,你那个村永远山河依旧。”“我去找了专家,设计费要5万元钱,我拿什么付这5万元钱,还不如我自己做。”“当时做这个景区特别难,没有资金怎么办?我就以个人名义把我的车子、我老婆的药店做抵押,贷款50万元,全部投入到了村子的建设发展。”
作为退役军人,李泽退伍不褪色,积极带领群众致富,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立足当地生态资源禀赋,创立云之香旅游合作社,引入各类资金200余万元,牵头实施“一米菜园”、松林“树屋”露营等项目,打造“品茗松林下、山间明月洗”的围炉煮茶消费打卡点,为游客提供住宿、饮食、游玩等多元化需求,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2023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较2022年的4500元增长43倍。
叶伟是蒲江县西来镇福田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借助成都都市圈经济环线西来出口设置在福田村的交通区位优势,抢抓福田村毗邻“一馆一基地”规划片区的区位优势,带领村“兩委”探索“强特色产业、壮集体经济、促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启动建设占地20亩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实现集体经济年增收50万元。叶伟先后被授予“四川好人”“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成都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星”荣誉称号。
杨欣是中国有机大会副秘书长,也是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乡村产业振兴“头雁”。2012年,杨欣自主创业创办成都泰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有机猕猴桃标准化科研与种植推广,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协会授予“最具培育潜力的优质果品基地”,公司品牌“泰禾”已纳入“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品牌价值提升工程研究子项目”。他多次作为蒲江有机种植代表参加各类大型市场推介会、接受CCTV每日农经“猕猴桃”标准化种植技术录制等,长期培养及带动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到绿色生态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团蒲江县委深入推进《四川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7—2025年)》试点县建设,以青年发展型(乡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配套打造“乡村青年会客厅”“乡村青年生活馆”“乡村青年人才驿站”等活动阵地,连续3年举办“青亲吾乡 逐梦蒲江”“青年看蒲江”等社会实践、乡村感知行活动,发布乡村振兴“青春之为”机会清单,为青年返乡创业就业开窗口、搭平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自由流动,着力构建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协调联动、共同繁荣的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这里的田野,冬也火热,秋也火热。乡村振兴,家国同愿,团青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