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承
自1月以来,全国储能产业建设持续取得新进展。此外,多地明确2024年将进一步加强储能建设。多措并举下,2024年又将是一个储能建设大年,有望带动储能设备需求的增加,进而对相关公司的业绩将有明显增厚作用。此外,近期多家A股市场储能公司发布股票回购计划,以维护其股价稳定。
新年以来,各地储能项目持续推进,比如青海湟源县与江苏羲源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举行100MW/200MWh独立储能项目合作签约仪式,这是青海省“首个”独立储能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储能电站——宝塘储能站,在广东佛山正式投运;新疆地区最大的新能源配套电化学储能电站——阿勒泰200MW/800MWh(配置800MW新能源)储能电站项目顺利并网送电……宿州热电基于熔盐储热的煤电灵活性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开工仪式在国能宿州热电有限公司成功举办,这标志着全国首个熔盐储热替代电化学储能的项目,世界最大煤电机组耦合熔盐储热项目正式拉开建设序幕。
在多个重点储能项目开工的同时,地方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多地将储能建设确定为下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之一。比如,山东就提出了要推进潍坊、泰安、枣庄等抽水蓄能和临沂光储氢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建成肥城盐穴压缩空气、寒亭电化学储能等项目,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河北提出推动风电光伏项目和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强省……据北极星储能网汇总31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内容发现,其中储能共出现37次,“源网荷储”出现4次,电池出现14次,新型电力系统出现6次。
在企业层面,多家大型企业近期官宣布局储能新进展,比如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再斩获江苏地区四大储能项目;滴滴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宣布,将成立换电合资公司,推动储充一体合作;广汽集团联合越秀集团、珠实集团、美的集团等6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围绕新型储能生态业务、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等。
对于储能行业的未来发展预期,中信期货在最新研报中判断,受益于海外光伏增长,发电侧储能需求将持续发力,带动整体储能需求持续上行。2024年~2026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预期239/359/473GWh,同比+48%/+50%/+32%。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数据
天风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2023年以来国内储能装机量持续超预期,2023年1-11月合计装机17.9GW/39.3GWh;装机量超预期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光伏装机量同比高增长及强制配储比例有所提升。展望2024年及后续,光伏装机量仍为国内储能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2024年及后续国内储能增速,需要跟踪光伏装机量增速。
相较储能建设的加速,我国的储能产业却在2023年进入“产能过剩”时代。据中国储能网此前的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储能产业链签约、开工的扩产项目容量规模超2TWh,而国际机构的预测结果是,到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预计仅为900GWh。
对于“产能过剩”的现实问题,其实在储能系统报价变化中已经得到佐证。据储能与电力市场数据,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下降83%,上游原材料降价影响叠加行业新参与者的不断涌入,储能市场价格战打响,2023年2小时、4小时储能系统全年平均报价分别为1.109元/Wh、0.971元/Wh,同比分别下降29%、35%。
此外,产能过剩问题也在相关上市公司的营收和业绩表现中得到证实。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在中证行业分类之储能设备领域99家公司中,已披露2023年业绩预期67家(截至2月21日)公司,其中业绩预忧(增亏、预减、续亏、首亏、略差)公司多达49家,占比73%。在业绩增亏的公司中,德方纳米、万润新能预亏金额暂时居前,预期亏损最大值在16.5亿元、16亿元左右。
其中,德方纳米在业绩预告中表示,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的销售价格大幅下降;整体产能利用率下降;前期积累的较高价位原材料库存在本年内产生较大金额的减值损失;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为3000万元~5000万元。
业绩预告之外,目前还有7家公司发布了最新的2023年业绩快报情况。就快报披露的内容看,这7家公司不仅营收表现不尽如人意,7家公司中有5家出现同比下滑情况,且在归母净利润方面也是无一家能够实现正增长。其中,业绩下滑幅度最大的是安达科技,不仅营收同比下滑了25.48%,且归母净利润也首亏了6.6亿元,同比下降181.38%。
在7家发布业绩快报的公司中,容百科技是科创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之一,其在经历2020年、2021年、2022年持续高增长后,股价在2022年中旬时曾达到168元,但高光过后即迎来了业绩变脸,2023年的总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两项指标分别同比下滑了24.07%和56.17%。
其实,容百科技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滑的苗头在2023年中报时就已经有明显体现了,据中报数据,其总营收由当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长61.91%变为第二季度的同比下滑29.11%,归母净利润由一季度的同比增长6.29%变为第二季度的同比下降84.58%。
对于自己的业绩下滑情况,容百科技在中报中明确表示,“报告期内,由于原材料价格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度波动,采购及销售价格存在偶发性错配,导致公司盈利受到影响。”而在最新的2023年业绩快报中,公司也表示,“受锂盐价格的大幅下降影响,且公司加大在材料及前沿技术领域开发投入,公司利润短暂下滑。”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数据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中,业绩能够预增的公司基本上都是细分行业龙头,不仅最新总市值在百亿元以上,且多数公司积极布局海外业务和进行上、中游材料端布局。以亿纬锂能为例,其最新总市值超过800亿元。公司预测2023年业绩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03530.84万元~421075.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0%。在公告中,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不断推出行业领先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促进在国内外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市场持续增长,随着新工厂、新产线进入量产阶段,公司的出货规模增长迅速,实现了良好的业绩。”
同样,业绩预增且总市值超过300亿元的中伟股份也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围绕“技术多元化、发展全球化、运营数字化、产业生态化”的“新四化”战略,以技术和产品为纽带,坚持“客户导向、服务经营”理念,确保了公司产能的持续释放,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实现公司产品、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及产业一体化比例的提高,共同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储能设备企业业绩表现欠佳也拖累了其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2023年下半年,99家储能设备股能够实现上涨的仅有16家,从这些上涨公司的背后原因看,要么是刚刚上市的新股,要么是享受北交所交易制度改变而享受政策红利的企业。整体看,出现下跌的储能设备公司占比超过了80%。
面对跌跌不休的股价,为提振投资者信心和维护股价的稳定,多家储能设备类上市公司去年四季度以来积极发布股份回购方案,从回购的目的看,多数是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只有少部分公司是在回购完成之后全部予以注销。
据统计,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截至2月21日,有37家储能设备公司发布了回购预案公告,其中,壹石通、尚太科技、科士达、星源材质、鹏辉能源已经完成回购,而正在实施的则有天际股份、豪鹏科技、容百科技、杉杉股份等20家公司。
从回购公告内容看,公告回购金额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22家,超过2亿元的有12家,而最大金额达5亿元以上则有4数,分别为国轩高科、中科电气、杉杉股份、宁德时代。
其中,国轩高科在回购公告中明确表示,“在综合考虑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情况以及未来盈利能力的情况下,本次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6亿元(含),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34.00元/股(含)。”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数据
宁德时代在回购公告中明确表示,“回购资金总额:拟使用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含本数)且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含本数)自有资金;回购价格:不高于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决议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50%,回购价格上限为294.45元/股。”
而中科电气和欣旺达则是实施回购后,根据市场的变化再次调整了自己的回购计划。其中,中科电气之前的回购计划为“回购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000万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20000万元(含)”,但随着市场的变化,公司在2月5日重新调整了回购计划,将回购资金总额“调整为不低于人民币35000万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70000万元(含),其中回购资金下限增加25000万元至35000万元,上限增加50000万元至70000万元。”
欣旺達在2023年9月份发布的回购公告中明确,“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含)。”但在今年2月9日,其在再次回购公告中表示,“将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回购股份用途予以注销并相应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9.9元/股(含)。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含)。”
(文中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