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尔哈巴·米吉提
[关键词]传统语汇;双创;新媒体语境
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新时代语境下的各个行业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网络时代下,新媒体已然成为新时代发展不可忽视的传播手段。舞蹈艺术作为一种视觉性极强的艺术,能在一定时间与空间下产生出强烈的情感表达,新媒体时代下的舞蹈也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作出变化。新事物的产生必将带来一系列的创造与革新,因此在新时代语境下,舞蹈艺术下如何“变”?如何更好地贴近大众、贴近生活?怎样将新媒体与艺术相结合更好地绽放出艺术的活力?如何让舞蹈艺术在新时代下创造型转化与创新型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听从时代的呼唤,顺应时代浪潮,才能更好地推动这门延续多年的艺术的发展。
一、创造型转化:舞蹈作品的多元化表达
(一)因机而变,舞台技术下舞蹈语汇的当代呈现
在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首个节目《立春》让观众眼前一亮,短时间内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的讨论,网友们纷纷评论“忽如一夜春风来”。运用灯光与新材料的结合,节目巧妙展示了春风拂过绿荫如画的场景:通过光影的变化,点线面的铺陈,将人们心目中的春天以视觉化科技化的现代技术呈现出来,象征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开始。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之前的大型国家级演出,冬奥会开幕式更加简约,更加具有科技性。不可否认,在演出难度较大的情况下,相比于2008年奥运会,2022年冬奥会的节目可以算是一种颠覆式的革新,节目不再追求整齐划一的人数堆叠,而是更加强调刻入文化血脉的美学精神。亲近大地,亲近自然,展现出了生命的张力和“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中国传统共鸣性的力量。在笔者看来,节目《立春》之所以受到一致追捧,是因为其拒绝了重大叙事的烦冗,通过新的科技将极简之风发挥到极致。追溯到文化历史,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首个节气,“一年之计在于春”。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也展现了艺术之美、精神之美,惊艳了世界,它是视觉艺术与科技碰撞出的新火花,引发了每一个中国人深深的共鸣。而对于过去占据主流的大型演出节目,都是运用舞蹈语汇表现,而这次大型赛事活动更多地运用科技手段,其是对于舞蹈艺术的一种创造的转型。《立春》是一种预判,同时也在侧面反映了大型演出赛事,包括舞蹈艺术创作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纵观历史,艺术与科学的紧密联系有三个时期,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或制约着艺术的发展。第一个是古希腊时期,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第二个是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进步:第三个是20世纪以来的当下社会,科学技术改变了生活方式,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科学技术也丰富了艺术的形象,赋予其新的表现手段,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这三个时期都是艺术与其他元素碰撞交融的时期,融合并不代表吞噬,并不代表一个灭亡一个存在,而是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存且共同服务于艺术家所要传递出的艺术思想,表现出艺术品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寓意。例如,近年来火爆的大型舞、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韩真、周莉亚在创作作品时,巧妙地利用了双层旋转舞台结构,并从地面到空中的旋转开合“画卷屏”的机械技术。这种数字技术与艺术媒介的融合创新,不仅丰富了视觉原则主导下的视觉体验,更将其内化为舞台艺术的叙事结构,丰富了舞台的形式,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承载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寓意。这种舞台装置技术的使用绝不仅仅是为了增强科技感而带有目的地炫技。相反,这样的舞台装置科技的效果与“青绿”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人物方面,整体实现了人物场次的无缝衔接、实时交互,打造了展现的舞蹈空间:在想象中,展现出的是宋代的文人雅士倾向于山水的奇幻美妙之境:而在艺术的加持下,人融入其中,浑然一体。创作者匠心创造惊艳的瞬间,赋予了舞台装置鲜活的生命力。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艺术表现手段所立之新,更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二)求同存异,融人生活的情感共鸣
新媒体的发展不仅给舞蹈创作者带来了机遇,同时为观众提供了新的文化娱乐形式。据中国互联网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6.4%。在此背景下,新媒体成了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必需品,网络也给枯燥的生活带来了精神依托。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舞蹈这门艺术更是一种情绪表达的方式,载歌载舞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喜悦。在网络时代,观众可以在各媒体平台上观看优秀的舞蹈作品,例如,网络上的一元观舞剧《醒狮》,不仅扩大了受众面,让更多人看到了优秀的舞蹈,同时也让舞蹈艺术的影响力更广泛。
生活不仅给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灵感,还能为艺术的空间表达提供一种沉浸式与代人感。在视频平台迅速火爆的背景下,舞蹈艺术受到更多群众的喜爱。例如,在短视频平台迅速传播的医院医生鼓舞患者的蒙古族舞蹈《火红的萨日朗》,医生本身并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而是舞蹈的爱好者。视频画面中医生、护士都身着白色工作服,戴着厚厚的口罩,但却配着激动人心的音乐而舞动着。周围的患者都在举着手机记录着这美好的一刻,脸上露出了难得可见的喜悦。究其根本,是舞蹈艺术本身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而在网络上的迅速传播也鼓舞了更多的人对抗病魔。看似发生在一个地方的在场性舞蹈,却通过媒体的借力而扩大其影响,让更多的网友纷纷模仿。同时,2022年的春晚的《渔光曲》、2023年的《只此青绿》一时风靡网络,这都是媒体艺术下舞蹈发展的新机遇。
(三)融合发展,艺术形式的多样涌现
在新媒体语境下,美学与科学不仅相互借鉴,同时也在相互融合。近年来,表现人民大众生活的优秀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创造出人民喜欢的文艺作品。近几年有很多贴近人民生活传承红色经典文化的影视作品,如《山海情》《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而舞蹈艺术的创新,不只是单纯换一种肢体运动的方式,更要贴近生活,传递客观可感、感同身受的好作品,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舞蹈艺术借助新媒体的“新”寻找到更多可能,贴近历史、贴近生活,使作品更深刻,且更具有新颖性,更好地将内容传递给人民大众。例如,作品《蹲蹲舞我》系列就运用了新媒体的手段与方法,将博物馆的陶俑活化,运用灯光的明暗与色彩的配合更好地塑造了一个“俑“的形象。此外,舞美的运用与创新能提高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也是为艺术添砖加瓦、增添魅力的关键因素。《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旗帜》用讲述历史故事、塑造鲜明人物形象的方法,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军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精神,彰显着革命者崇高的信念与坚定的品格。《旗帜》以广州起义为蓝本深入挖掘战争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直接反映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最真挚最赤诚的爱,他们的身上是中华崛起的热血,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爱国情怀。当这些故事以舞蹈的方式再次呈现出来,就会让观众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这些感受凝聚在一起打破了时光的界限,来到了历史人物的身边。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文化,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大型民族舞剧《红楼梦》由江苏大剧院出品,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为蓝本,《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人物形象鲜明,且每位人物都有其自身的命运曲线。在人物出场时,在白色亮纱灯光照射下,各个人物的判词显现出来,配合风吹更加灵动。判词渐隐、渐闲,表现出梦境下的动态,也体现人物的宿命。以高级的舞美营造氛围,简约但又不失美感,也更能让观众了解此时的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从而更好地感受其舞蹈人物形象塑造与艺术意境呈现。
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舞蹈艺术变革的方向
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艺术与时代发展总是水乳相融的关系。随着艺术的发展,传播工具也越来越先进,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改变。舞蹈作为在艺术领域活跃的门类,与新媒体的结合,无论是对于舞蹈作品,还是舞蹈艺术的受众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一种动态的传播形式,其独特性决定了观众必须通过视觉与听觉等感官欣赏与品评,因此,新媒体的发展与舞蹈欣赏总是相互关联的。在大众媒介变化的多样情况下,舞蹈也应该以多样态的视角呈现,促进舞蹈艺术更加大众化、普及化。
(一)新评论:途径革新促进深入交流
在新媒体时代下,方式方法的多元激发着艺术家不断地进行作品创作革新。以视频为例,视频本身是由多个图像组成的序列,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视频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作为舞蹈艺术传播的重要媒介,视听媒介具有直观、具体、开放等先天优势,符合大众的生活节奏及精神诉求。无论是舞蹈创作、舞蹈作品还是舞蹈评论,都呈现出多元融合、多向互动的整体趋势。舞蹈评论的可视化是在网络大环境背景下人们进行知识检索与文化理解的快速方式。在舞蹈热点与现象出现时,面对大众的讨论与舆论的声音,专业的舞蹈评论者也应及时以贴合当前时代特点的方式予以回应。在短视频时代信息的碎片化与拼贴化情况下,舞蹈作品评论需要有逻辑、有趣、有温度的多样化合理评价解释,而可视化的舞蹈评论就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出口。由此,可视化的舞蹈评论是与当前时代契合的。在音乐、舞蹈、剪辑效果的视觉加成下,观者很容易代入视频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內容,具有极强的承载力与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舞蹈本身的影响面。同时搭配着视频的弹幕互动,强烈的情感共鸣性仿佛身处演出现场。视频通过一种综合的形式展现出来。一些舞蹈创作者在采访时也提到,声音和节奏的起伏也会搭配比较符合的音乐,同时也要与国潮、流行文化等热点现象契合,这样整体基调更舒服,视频也更容易流人大众视野。视觉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说过,我们总在想要获得某个事物时才真正观察这个事物,观察一开始就是有选择的。观看视频者在浏览视频时首先是通过感官去接受视觉刺激的。因此,合理地利用知觉规律对于传播舞蹈有重要的意义,能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推动舞蹈艺术生态的繁荣。
例如,在视频平台上的“刃舞塾”是短视频舞蹈评论的代表性账号,它是一档从文化视角看舞蹈的原创型视频栏目,针对舞蹈热点与舞蹈现象,分享舞蹈知识。其作为时代的风向标,将舞蹈文化评论解读与视频结合,给舞蹈评论带来了更多新的可能性。在评析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场版)时,作品加入了《只此青绿》的舞剧视频片段与文字结合形成呼应,同时在讲述舞台亮点时配相关图片,运用关键帧的放大与缩小等技术手段,使视频生动形象;视频最后将《千里江山图》从右至左放映,配文字“中国的传统文化、技艺、精神定要回望、传承……”尽管是一种常见的短视频方式,却为受众提供了两种媒介来获取内容,在具有高度视觉冲击性的同时,也宣传了舞蹈艺术,让更多人了解优秀的舞蹈剧目,走进剧场。
(二)新模式:育人结合科技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应增加科技与媒体技术学习的比重。新时代舞蹈人才培养应采取表演、创作、编导、管理四位一体模式。采取培养新时代艺术人才已然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何将已有的科学与技术传授更多的人掌握学习,打破艺术与技术间的界限,使其在新时代舞蹈艺术作品擦出更多的火花。新时代下的破圈艺术作品频繁出现,《唐官夜宴》《只此青绿》《龙门金刚》《祈》等作品都是时代下跨界融合的有力见证。而在表演、创作、编导、管理的四位一体模式下培养人才,笔者认为要打破自己专业的壁垒,重新建立自身学科生态的平衡。联动绝不是单纯地元素叠加,一味地夺人眼球:而是真正进入学科深处,了解学科自身独特的个性,了解不同学科自身独特的个性、历史与内在的特点。在育人方面,可以吕艺生老师所提出的“大舞蹈观”为借鉴。在新时代的培育模式下,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法技能,还应有更广阔的学科视野,更多地去了解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符合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编导的编创中,新媒体时代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但在科学技术的冲击下,应更加重视对学生内在文化底蕴的培养,既要兼顾当下的编创技巧与内心呈现,又要有突破当下、勇于立新的艺术精神,创编出更多优秀的符合时代价值的优秀作品。既要符合新时代下的育人要求,又要创新艺术自身,延续自身的艺术火苗,在新时代培育出更优质、更精良的艺术人才。
(三)新呈现:未来的选择路径与面向
自21世纪以来,新媒体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迅速抢占市场,数字时代的舞蹈事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创作方面来看,舞蹈艺术不能单单用肢体表现,新时代丰富的舞台能够充实舞蹈艺术内容,传递更多贴近艺术家传递主题的内涵。如今的舞蹈影像在剧场中已经占据重要的地位,舞蹈影像艺术在剧场中能创造空间,以影像构建不同的空间状态,也能弥合空间距离,产生配合与交互式的虚拟空间。同时,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在对比中凸显舞蹈语汇的优势。如今的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在创作贴近现实的舞蹈作品需要用心打磨,不断创作,及时跟上新时代新形式的脚步。例如,舞蹈影像、舞蹈戏剧等在创作时就优先改变了思路,通过新奇的视觉冲击将舞蹈表现出来,如今的实时互动装置,拉近了观演之间的距离,改变了舞蹈常规的观看方式。不仅增强了观众的观看体验感,同时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新的思路。
此外,跨界合作、打破圈层成为新时代的热门议题。笔者认为,舞蹈圈层的打破,不仅是艺术之间圈层的打破,更是艺术与更多学科项目之间的结合。从传播方式上来看,未来舞蹈作品应更多选择线上线下演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播,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规范和领导线上传播上,多方互动,加大舞蹈宣传的力度。从创作方面来看,编导应该深入且广泛地学习,从不同领域的视角出发打开创作思路,同时将新技术巧妙地融合在艺术作品之中。从评论方面来看,舞蹈艺术应该倾听不同层面的声音,在此基础上,舞蹈艺术在新媒体时代必定焕发出新的生机。在融媒体时代,大众更倾向短平快的新鲜事物,并且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融媒体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文化的传播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变得更加通俗化、大众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艺术需要照顾大众审美,更应注重提高艺术自身的内在深度,抓住当下时代的契机,让舞蹈艺术被更多人所熟知。
结语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技术手段的不断丰富,推动了艺术与科技的借鉴融合。正如斯蒂格勒所说,要对技术的高度发展心存警惕,在众多技术手段日益兴起的当下,舞蹈艺术在时代的当下也应及时作出调整,但也更应该注重真实的艺术表达诉求。在新技术新领域,实现新融合、新发展,舞蹈艺术必将更生动地展示出更多元更精彩的新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