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城中村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中村的存在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面对我国城中村改造的普遍现状及问题,从城市更新的视角探讨相应的解决方式,分析政府主导、市场主导、村集体主导、社会主导模式等城中村改造方式,为城中村的改造提供思路。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中村;城市化;改造方式
在我国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出于城市不断发展的需要,一些农村土地全部或部分被征用,村民仍居住在原始村落基础上自发建设而形成的村庄,进而形成现在所说的城中村。这些城中村为郊区农村经济发展和流动人口居住与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看来,城中村普遍面临房屋密集、住宅劣质、人口结构复杂、公共安全难以管理和配套设施相对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地越来越重视城市各部分的協同发展。城市化是中国社会发展变迁和变革的主旋律之一。城中村的改造不仅能促进城市整体的进步与发展,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也有助于优化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的整体风貌。为了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更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同时也为了保障城中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解决城中村问题迫在眉睫。
一、城市更新与城中村改造的内涵及相关研究
正如自然界中的生物体一样,城市的成长也遵循从诞生到成长、从鼎盛到衰落,最终通过内在机制实现自我更新的循环。城市更新理论指出,城市更新是城市自我调节的功能体现。城市为了持续更新,必须依赖自身的代谢过程,其发展的本质便是一个持续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
“城市更新”一词最早出现在1954年美国的住宅法法案中,针对的是都市废旧区和颓废区的住宅改造。1958年8月,第一次城市更新研讨会在荷兰海牙召开,会上首次对城市更新的理论概念进行了阐述,即生活在都市的人对于自己所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以及对街道、公园、绿地等环境改善,以便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美丽的市容……所有这些有关城市改善的建设活动,就是城市更新。中国城市的更新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是吴良镛教授提出的城市“有机更新论”,提倡在旧居改造过程中应顺应旧城肌理和有机秩序。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2010年后,国内对于城市更新的研究不断增多,对于城市更新的认识也从最初注重物质方面的改变,转向对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更深层面的提升。
当前,在推进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的研究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国内在这一领域仍借鉴了许多西方的理论与经验,但那些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国城中村是特有的历史发展下的特殊产物,因此在研究与推进我国城市及城中村的更新与发展时,不能照搬西方理论,而要立足自身,探讨基于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要认识到,不同地域的城中村也有着不同的特点,更新方式也不尽相同。要用综合性眼光来解决城市更新的问题,在改造过程中做好农村向城市的过渡与融合。
目前我国关于城中村的研究,一直都围绕着城市化进程而展开。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独特发展过程和模式选择来看,不能单纯理解城市化问题为城市发展问题或城市问题,它同时是解决农民、农村、农业的问题,是建设小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是解决城乡二元体制、缩小城乡差距的问题。城市的发展更新,绕不开城中村的变化。城中村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其落后的发展会影响一个城市的面貌。因此,城中村的改造是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条件。
二、城中村改造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开展,国家的经济也在稳步发展,城中村因为落后于城市化的脚步,不可避免地导致许多城市空间无法得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断缩减。因此,城中村改造就成了城市化建设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当前,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因为缺乏整体规划,城中村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较为低下,不少城中村内都存在“一线天”“握手楼”等现象,楼体密集,视线狭窄,通风与采光性能差。其次,一般城中村的土地价格低廉,但又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有些地区尝试将城中村纳入整体规划,然而受到社会不同方面的影响,该区域城中村改造的项目因没有得到良好收尾而导致出现社会矛盾。由此可能导致原住村民住房出现问题,生活质量下降,得不到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进而造成改造推进工作进展出现困难。最后,城中村改造本身所需要的资金巨大,筹措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推进。
另外,外在的建筑改造只是城中村改造的一部分,改造之后也存在一些工作难点。在城中村的改造进程中,城中村村民与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存在极大的差异,村民在逐步向市民身份转变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外来人口增多、流动量大,务工人员的安置问题也亟须解决。因此,改造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在改造后如何使村民向城市生活过渡,直至完全融入。
城中村改造中遇到的问题就是城中村改造研究的基础。不论是从社会发展还是从自身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的核心都在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方方面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建筑形态、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模式,还有不同的组织制度、人员关系等方面。
三、基于城市更新的城中村改造模式
通过实践,根据改造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城中村的改造模式分为以下几种,面对不同情况应该选择不同的模式进行改造。
(一)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型的改造模式是由政府直接发起并组织的改造模式。许多大城市都运用了这种模式,例如北京、西安等。这些城市的城中村往往有两类:一类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建设死角,一般都位于城区的中心地带;另一类是在城乡接合部的城中村,该区域外来人口多,违规改建的现象严重,安全隐患也较大。
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更新改造模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治理中心城区的城中村问题,根据城中村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改造政策;第二阶段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原则来解决城中村问题,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进项目的开展;第三阶段是综合整治专项治理,加大城中村与棚户区的改造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这种模式推进力度大,可控性强,村民也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但是这种模式的资金来源往往存在单一性问题,政府压力和改造成本较大,改造进程会受到一些阻碍。
(二)市场主导模式
市场主导型的改造模式是指在改造与更新的过程之中,通过政府的立项招标,由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市场化的方式获得改造资格,负责改造项目具体事项的改造模式。有许多城市采取这种方式来推动城中村的改造与更新。
这种模式预留了城中村改造的市场空间,政府也会给予相关的诸多优惠政策。改造后增加了商业面积,完善了配套设施,也优化了整体社区环境。这种模式引入了社会资本,缓解了改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资金压力,提升了改造本身的效率与品质。然而,房地产开发企业往往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背离城中村改造的初衷,可能造成村民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村集体主导模式
村集体主导型的改造模式是指通过村集体和村民共同讨论与协商,村集体主导推进并最终决定城中村更新改造方案的模式。例如,深圳的渔民村就是由村集体和村民自发自愿推进的改造项目。这种模式下,城中村改造实施阻碍小,很好地顺应了村民的自身需求,使项目能够顺利进行,也能够有效避免市场主导模式下企业片面谋求利润的问题,有效维护村民的自身利益,为城中村改造模式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这种改造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结合城中村本身情况来分析,并且在一般情况下,村集体与前两种模式下的主导者相比,很少有一定原始资本的积累,很难实现城中村的大规模改造,同时也容易受到专业角度的限制,可能出现低水平、低层次的改造现象,不能很好地结合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情况,很难保证城中村改造后的可持续发展。
(四)社会主导模式
社会主导型的改造模式是指多元化的主体参与的改造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政府、企业、村集体及村民等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模式往往是多种决策相结合,能够充分地发挥政府部门的领导作用,确保城中村改造的整体目标与方向,同时也因为有村集体与村民的参与,能够有效地保障村民的利益与发展需求,也有利于发挥各主体的优势,充分参与,各司其职,提升改造质量。
四、城中村改造的推进策略及启示
城中村改造是社会多方面因素相互牵制影响的过程,不同的主导方在改造过程之中谋求的是不同角度的解决目标,要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关系,单方面发展任何局部利益,都会造成共同负担。因此,第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了解诉求,平衡发展。第二,城中村的改造要与城市的更新紧密相连,因为城市的更新不仅是现实空间的变化,还会带来社会环境的变迁。如果单方面注重城中村本身的建筑、环境等物质空间的改造,村民在脱离城中村的大环境之后,可能失去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同时也不能否定任何一种改造方式,不能一味拆除重建,要因地制宜,采取局部改造、拆除重建、综合管理等多种办法相结合的改造方法,逐步推进改造过程。
文化是一个城市独特的印记,城市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来更新和改造城中村。根据最新的政策指示,城中村改造不再是一味地拆除重建,而是通过不同角度的改造来达到提升空间质量、消除社会矛盾的目的。所有学科专业都有其社会性的使命,景观设计也是如此。公共艺术在融入我们设计的过程中面对的是社会公众,也在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艺术设计也顺应着城中村改造的政策要求在不断改善城中村的人居环境,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手法来进一步消解城中村与城市的矛盾,以艺术的手段将城中村的负面因素转化为公共艺术介入改造的正面因素,从而以点带面为平衡社会矛盾、发展区域文化带来积极影响。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不但要顺应时代发展,还要做到文化传承,这也是城市更新的必然部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要加强新的建设,还要注重保护传统文化。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继承传统文化,既是对城中村综合文化特征的一种传承,又能够提升城市的文化吸引力。这种保护不仅是对原有历史建筑物等的修缮、保护,更应该做到在改造过程之中提取文化元素,与新物体相结合,使设计更注重对文化的体现。通过更多样化、更丰富的形式将当地文化展现给大众,提高大众对当地的文化认同感。这也是通过艺术介入的手段,将文化融入改造设计的过程之中,使城中村的文化脉络得以延续,在改善城中村人居环境的同时,也赋予了城市新的面貌。从提升城中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角度来看,艺术介入的手法不但能够改善城中村内的居住空间条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艺术存在于公共空间之中,而且能够在做到文化传承的同时,让人们获得美的感受。把艺术带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让艺术服务于大众。
五、结语
在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城市更新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人们不仅看重一个城市的规划布局,更加看重城市的景观、环境与建设。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从长远的目光来看,城中村改造的核心是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推动城市化走深、走实。通过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提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及推进策略,指出要注重城中村文化传承的问题。推进城市的更新,就必须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倩,许晓东.城中村改造研究热点及趋势[J].城市问题,2018(8):22-30.
[2]王玉松.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问题探析[J].江西建材,2022(11):369-370.
[3]鲍海军,叶群英.城中村改造的人本尺度与福利平衡: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J].中国土地科学,2015(11):25-31.
[4]徐东扬,蒋涤非.城中村改造方案创作中的平衡点考量:西安旅馆村综合改造项目方案创作思考[J].中外建筑,2010(7):116-118.
[5]李安棋.西安市城中村改造与治理问题研究:以曲江新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6):189-191.
[6]王海龙.建构新型城市化时期包容性城中村改造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2014(3):75-85.
[7]胡靓,李志民,沈莹.建筑空间视角下的国内城中村改造研究综述[J].华中建筑,2017(3):8-12.
[8]姜岩,龙小凤,杨斯亮.城中村改造与文化传承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1(7):2-9.
作者簡介:
王一琛,兰州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