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彬彬
一项对国内近十年学生心理问题的元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焦虑和抑郁问题的检出率排名前三,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之2009年和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结果相似,说明我国不少儿童青少年正受到负面情绪的困扰。那么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走出情绪阴霾?
家长可以尝试一种最为简单却有效的方式—— 倾听。
倾听指努力获取并理解他人传递的信息。倾听很有价值,被誉为万能的人际关系技巧。即使是最亲密的人,在每一个新的瞬间也不是全然了解,所以要在不断变化的当下,通过倾听对方表达的话语来努力跟上对方的步伐。切断倾听与表达的过程,熟悉的人也可能会变得疏远,因为可能出现误解,例如“你刚刚不理我,我以为你在生我的气!直到你刚刚告诉我,我才知道你其实很伤心。”
而在家庭情境中,倾听更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充分的表达和倾听会让家庭成员之间感觉保持同样的步调和紧密的联系。随着青春期的进程,青少年想获得更多的独立性,家长和青少年距离感增加,通过表达和倾听保持亲密感变得越来越重要。“你怎么不和我说话了!”忧心忡忡的家长可能会向青少年抱怨,自己所知的孩子信息太有限了。“你怎么不听我说了!”孤独迷茫的青少年可能会对不被家长理解而愤愤不平。
倾听主要包括主动式倾听、反馈式倾听、共情式倾听和分析式倾听四种方式。在家庭教育中,倾听更好地为孩子提供支持。
因为同伴的作用在青春期逐渐凸显,当孩子愿意主动讲述时,家长要当好一个积极倾听者。主动式倾听不仅是用耳朵接收孩子所说的内容,还要用眼睛仔细观察孩子的非言语信息,以及用心专注并理解孩子。主动式倾听更多地表现在非言语行为上,包括家长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与孩子的距离等。
首先,家长的身体可以稍微倾向孩子,用身体姿态表现出自己心向孩子,对孩子所说的内容感兴趣,鼓励孩子说更多。交叉胳膊、懒散地靠着,都可能让孩子怀疑家长拒绝、不想听或者想批评自己。
其次,适当的目光接触有助于维持交流的进行。研究发现,人们通常在交流互动中有28%~70%的目光接触时间,虽然可能每次相互注视时间都很短。目光接触太少可能让讲述者觉得自己的内容没有吸引力,导致倾听者回避参与谈话;目光接触太多也会让人觉得不舒服,有种被控制、被威胁的感觉。适度的目光接触能让孩子感觉到被关注,但不是被目不转睛地凝视。
然后,家长要展现出与孩子同频的面部表情。淡淡的微笑可能是打开孩子话匣子的最佳开场表情,因为严肃的表情可能让孩子望而却步,过于灿烂的笑容有可能被认为不适合探讨有深度的话题。随后家长的表情要与孩子所说内容相匹配,孩子说有趣的内容给予笑容,孩子说难过的事情家长可以面露愁容。
最后,家长可以在孩子说话时用点头和“嗯”“这样啊”“是的”等简单的言语回应、鼓励和认可孩子。如果家長毫无回应,孩子会担心家长并没有在听,太多的插入语甚至打断会让孩子分心甚至烦躁。比较恰当的是等孩子讲完一段话,并且家长希望孩子讲更多的时候,给予孩子这些回应。
总的来说,家长在孩子刚开始展开叙述时,多使用主动式倾听,专注于孩子,无须构想下一步的反应。家长要从孩子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情绪体验。比如当孩子抱怨自己体育活动分组落单了,感觉自己不被喜欢、毫无价值时,家长可能觉得没什么,认为“自己去运动不也挺好”,但是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当时的体验,是非常无助、难过、非常糟糕的。
反馈式倾听指的是家长通过表达支持和反馈,引导孩子充分表达。例如,孩子可能很小或者陷入了强烈的负面情绪,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真的好无语啊!”
家长可以说:“你看起来不太高兴,发生了什么事吗?”
孩子可能说:“我后桌每次见到我都跟我玩‘猜猜我是谁,好无语。”
家长可以重复自己希望倾听更多信息的部分:“猜猜我是谁?”孩子就会补充相关信息,“就是蒙着我的眼睛,说‘猜猜我是谁,他每次挨我这么近,真的很不舒服。”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你觉得这样很不舒服。”孩子:“对啊,有时候上完体育课臭烘烘的,手也不知道干不干净。”
家长可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支持,并引导孩子思考解决方法:“嗯是的,这样是让人很不舒服,你准备怎么办呢?”孩子可能会说:“要不我还是找个时间和他好好谈谈吧,说清楚。”
反馈式倾听有三个要点:通过简单复述孩子的话,把内容要点“反馈”回去给孩子;借助语气词(如“嗯”)鼓励和肯定孩子继续说;不要加入个人的价值判断,如不要轻易下定论说,“他老欺负你,真是个坏孩子,你别跟他玩了。”家长可以运用反馈式倾听,成为孩子认清自己的一面镜子,帮助孩子厘清情绪和事件,激发孩子积极解决问题的力量。
共情式倾听是指放下过去的经验和评判去理解孩子的情绪、感受和想法。
如果家长是带着自身经验和立场去听,容易误解孩子,错失了解孩子内心真实想法的机会。共情和同情听起来像,但不一样,共情是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情绪反应时自动化地感染对方的情绪,并且引起自身类似的情绪反应;同情则是关注他人处于困境的感受,并对此作出必要的安慰行为。
共情和同情都是对他人情绪的反应,但是同情仅仅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他人的问题,觉得他人遭遇不幸挺可怜的,于是安慰他人。比如,孩子被高年级学生欺负后委屈地哭泣,家长说:“他们真不像话!好了好了,先别哭了!”这是家长在表达同情。而共情则要求家長进入孩子的精神世界,理解、接纳和分担他的精神负荷,提供精神帮助。
所以,共情式倾听的家长可以回应孩子说:“刚才他仗着身高比你高、力气比你大打你,你打不过他们,受了委屈,让你感到伤心了对吗?你还挺生气,恨不得把他们都赶走,是吗?”同情和共情都能够传递关爱,但共情比同情更具有支持性。
共情式倾听意味着家长全神贯注、不加评判地听,并说出他们的情绪、感受和需要。家长可以用孩子使用的情绪词、相近的词,或者根据孩子表达的内容和表情动作等非言语信息来推论,从而帮助孩子表明内心感受。
心理学研究发现,对情绪能够敏锐觉察并准确命名,有助于宣泄情绪,以及辨别引发情绪的原因,并激发大脑的潜能去应对情绪。孩子垂头丧气地说:“不过是下毛毛雨,老师就取消活动课了,唉。”家长就可以回应:“难得的活动课取消了,你是不是感到很失望?”使用共情式倾听时,家长要注意,接纳孩子的情绪不意味着家长认同孩子做自己不能接受的事情,而是表达家长对孩子的陪伴和理解。
分析式倾听指家长认真听孩子讲述并对听到的内容作出超出表面陈述的反馈,为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赋予新的意义,让孩子能从新的视角看待问题。
分析式倾听需要家长提炼孩子讲述的内容,联系孩子过去的经历做出推断。例如孩子说:“我好害怕……我不敢问老师问题。”
家长可以说:“你怕老师嫌你笨对吗?其实老师很想知道自己教得怎么样,期待学生问问题给予反馈呢!”
分析式倾听是无价之宝,因为它能够促使孩子做出改变。但是分析式倾听对家长的挑战比较大,因为家长既不能急于作出解释,以免显得咄咄逼人、“牵着孩子的鼻子走”;又不能始终持保留态度,不提供自己的任何想法。家长要尤为注意分析式倾听的使用时机,且不能在一次谈话中过多使用,因为分析式倾听具有干涉性,且需要孩子消化和思考,因此家长要有耐心。
当孩子陷入情绪阴霾,无论家长采取哪种倾听方式,都希望家长能够先做到专注倾听,珍惜孩子开口的信任和勇气,让孩子能够充分表达,才能帮助孩子走出负性情绪,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