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被迫与中国保持“脆弱的平衡”

2024-03-12 07:13金一南
军事文摘 2024年3期
关键词:对华贸易逆差中美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2023年亚太地区整体局势保持相对平稳,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影响着地区安全与发展。2023年11月,中美元首在旧金山会晤,这可以被看作是中美大国博弈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从这个节点开始,中美关系的激烈博弈趋于缓和。为什么会如此?

因为美国对华贸易战、科技战打了5年,没有从中取得任何成果。

首先说贸易战。中美贸易战开打的时候,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是3000亿美元。打到现在,美国对华贸易的逆差是4000亿美元,逆差越打越大。

其次说科技战。几年前美国实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美国人当时认为,六七年内中国搞不出芯片,但华为Mate 60系列机型的发布令美国震惊,这意味着中国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

最后说军事领域。前不久,美空军作战司令部司令马克•凯利讲了这样一句话,意思是中国空军过去连美国战机的尾焰都看不见,现在不仅敢于拦截美军战机,而且还在空中对美军机进行模拟攻击和目标锁定,这说明了中国军事能力的提升。

所以从目前来看,美国对中国不论是经济封锁、科技封锁还是军事威慑,都不能达成它所希望的效果。中美元首会晤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举行的。习主席在出席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时指出:“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这句话态度鲜明、坚强有力,是对大国博弈的阶段性总结。习主席最后总结性地讲,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这是中美在经历了贸易战、科技战后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今天中美两个大国博弈的结果。

这个结果是我们斗争得来的,绝不是退让、妥协得来的。现在,美国在处理与中国关系的问题时,不得不维持一个“脆弱的平衡”。未来我们应努力提升自己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把“脆弱的平衡”变成一个牢固的平衡。我认为,这是中美大国博弈的未来走向。

猜你喜欢
对华贸易逆差中美
本期导读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1—8月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收窄,结构进一步优化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缅甸前4个月对华贸易总额达37.4亿美元
新形势下推进中蒙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普鲁士18世纪对华贸易银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