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无人机专业建设探索研究

2024-03-11 14:27谭华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1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技能

谭华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航空宇航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2019 年初,为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提出了“1+X”证书制度,即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技能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应用技能,使高职院校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相契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X”证书制度的应用能有效地将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融合,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理论知识,而且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1]。

为了将“1+X”证书制度落实到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上,相关学者开展了“1+X”制度下的无人机人才培养模式[2]、课证融通[3-4]、课程体系建设[5-7]等方面的研究,但较少从专业建设的整体性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对此,本文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为例,在分析现有无人机专业建设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1+X”证书制度对无人机专业建设的价值导向,并提出了在“1+X”制度下进行无人机专业建设的一些举措,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无人机专业人才提供了可借鉴的专业建设思路。

1 无人机专业建设现状及问题

1.1 专业教材资源缺乏

由于无人机专业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专业,其配套的专业教材资源相对缺乏,导致相关专业课程的开设受到限制。虽然2016 年4 月成立了全国高职院校无人机专业教材编写委员会,开始了无人机专业教材系统化和正规化的编写,但编写的教材的实践育人性不强,大多是偏基础和理论性的教材,涉及无人机操作实践、行业应用的教材相对较少。

1.2 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无人机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而且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在课程设置方面缺少可借鉴的经验,往往沿用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化等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然后夹杂着一些无人机专业课程,进行简单组合和删减,没有考虑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性、连续性及其专业的关联度。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教学内容和专业相关度不高、知识点脱节和课程内容重复等问题,也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1.3 教师专业素养弱

无人机专业作为新兴学科,发展时间不长,教师稀缺,很多高校在组建无人机专业时,由相近的电子信息、通信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等专业教师承担教学工作,这些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在自身领域具有非常扎实的学识,但对无人机领域较为陌生,因此教学工作开展得较为艰难。

1.4 学生实践训练不足

无人机是一门操作技能性很强的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无人机的各种操作技能及其应用。但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数还是以理论课为主,无人机应用以及实训实践类课程则相对较少,另外,在学时分配上,理论课学时明显多于实践课学时。这样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难以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

2 “1+X”证书制度下开展无人机专业建设的意义

2.1 有利于专业课程设置的规范化

长期以来,很多高校在无人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会借鉴相近专业的设置模式,比如沿用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化等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对相关课程进行简单组合和删减,没有考虑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性、连续性及其专业的关联度[8]。而在“1+X”证书制度框架下进行课程设置,强调学历培养与职业技能等级培养有机结合,可以将无人机驾驶等级证书的能力要求融入相关的课程设置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2.2 有利于课程体系建设与技能等级的匹配

当前很多院校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通常是由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构成,没有融入“1+X”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培养的学生往往很难满足“X”证书的能力要求和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而在“1+X”证书制度指导下开展课程系统建设,可以有机地将大一、大二和大三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的初级、中级、高级进行匹配,从而达到“1+X”证书制度人才的培养目的,最终让学生的能力与技能等级相匹配,进而满足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

2.3 有利于人才技能多样化发展

单一技能的专业人才已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多样化复合型的技能人才契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其需要全面掌握无人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1+X”证书制指导下,将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认证与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提升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能够实现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无人机专业人才技能的多样化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无人机专业人才的需求[9-10]。

3 “1+X”证书制度下无人机专业建设措施

3.1 创新“1+X”证书制度下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使其多样化

根据“1+X”证书制度中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能力要求,提出“以训为主、训赛结合、实战参与”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将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以训为主”是指覆盖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全部学生,以无人机构造与原理、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无人机维护与维修、无人机模拟飞行等课程为基础,以无人机操控及应用技能实训课程为主要内容,通过训练后,学生基本能够达到无人机操控基础能力水平,且达到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初级证书的能力水平;“训赛结合”是指覆盖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部分学生,鼓励学生参与无人机应用技术大赛,进一步提高学生无人机驾驶水平和无人机组装维修等能力,可以使30%的学生达到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证书的能力水平;“实践参与”是覆盖小部分有拔高要求的学生,利用实际的项目应用场景,比如地理测绘、高空航拍、农林植保、应急救灾等,提高学生的无人机操作实战能力,通过该锻炼可以实现有10%的学生达到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高级证书的能力水平。

3.2 创新“1+X”证书制度下的课程体系建设,使其规范化

将无人机驾驶资格等级能力要求融入大一、大二、大三的教学中,对原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构建新的教学资源库,并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所设定的无人机专业工作岗位,完善课程设置和明确教学目标,达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11]。另外,为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在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理实一体化课程,如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无人机维护与维修、无人机模拟飞行、无人机操控技术等。

3.3 创新“1+X”证书制度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其现代化

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偏向于“PPT +黑板+书本”的传统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无人机应用技术这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无人机理论教学与互动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实践教学等结合,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打造“基础理论教育+多种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内的知识点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或者现场演示相结合,辅助课堂教学[12-14]。

3.4 创新“1+X”证书制度下的师资力量建设,使其“双师化”

为配合“1+X”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师应具备“X”的能力,高校应组建“双师型”无人机应用技术教师队伍,通过专项培训、差派专业教师前往企业进行技能培训,提升教师在无人机领域的知识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从而使教师将专业领域与无人机领域进行深度融合,以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实力,拓宽职教教师专业发展通道。高校应积极鼓励教师考取无人机驾驶员证书,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同时,聘请无人机企业优秀工程师来校开展教学工作,充实教学团队力量,最终达到“双师型”教学团队组建的目的。

3.5 创新“1+X”证书制度下的校企合作模式,使其融合化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校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和企业融合发展,不仅要考虑自身发展所需,而且要考虑企业发展所需。高校需要强化校企合作意识,不仅要走进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还要柔性引进企业专家指导无人机专业的学科建设。高校还要积极推进校外企业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跟岗、顶岗实习以及就业实习提供良好的企业实践环境,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 结束语

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为了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无人机专业人才,高校应该在“1+X”证书制度指导下,以应用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以形成系统化和规范化的专业课程设置,同时,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宗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方式、师资力量建设和校企合作模式,将职业学历教育与“X”技能证书有机结合,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无人机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技能
高级技能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