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洲, 郑洁皎, 丁建伟, 张杰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康复科,上海市 200040
腰椎是连接身体和维持人体活动的重要部分[1]。腰椎小关节紊乱(FA7Y 其他特指的脊柱的结构性疾患)也被称为腰椎后关节紊乱,是由于腰部突然闪扭或弯腰前屈和旋转姿势不当,使关节突间关节错位或滑膜嵌顿,临床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局部压痛等,给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困扰,带来较重的心理痛苦体验,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3]。目前,临床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主要是非手术治疗,以药物治疗应用最为广泛,予止痛解痉药物缓解疼痛,并辅以局部理疗和改良腰椎斜扳法,但只能暂时缓解患者病情,对患者的腰椎功能改善效果不是很理想[4]。
脊柱微调手法由传统推拿手法发展而来,结合现代医学内容,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精确性[5]。核心肌群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肌群,通过采用核心肌群训练能够增加肌肉和周围组织血液循环,增加肌力,恢复脊椎形态和稳定性[6-7]。本研究在脊柱微调手法的基础上联合核心肌群训练,观察其对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治疗效果。
设显著性水平α= 0.05,β= 0.10;查阅文献,估计最大率(P1)为95.50%,最小率(P2)为65.00%,计算得n= 33,考虑20%失访率,最终确定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为每组40例,共80例。
选择2021 年2 月至2022 年2 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就诊的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80 例。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
纳入标准:①年龄30~65 岁;②入组前未进行其他治疗;③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其他骨科疾病,如骨质疏松、腰椎骨科疾病等;②精神疾病;③妇女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④伴心、肝、脾等疾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并由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No.20201204-02),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No.ChiCTR2300073324)。
两组均予常规卧床休息,口服氯芬酸钠,以及脊柱微调手法,观察组加用核心肌群训练。
1.2.1脊柱微调手法
患者俯卧于治疗床,放松背部肌肉,医者站在一侧,常规放松患者腰部肌肉,以㨰、弹拨法交替刺激下肢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部位,弹拨刺激重点穴位:环跳、殷门、委中、风市,放松腰臀部肌肉。以病变节段为接触点,实施快速小幅度推板,成功时可听到关节弹响或触及松动感。每周3次,共6周。
1.2.2核心肌群训练
深层核心肌肉训练:患者仰卧位,自然呼吸,不能屏气,收缩腹横肌,同时做提肛运动,收紧盆底肌,每次10 s,逐渐增加至3 min。
表层核心肌肉训练:患者仰卧位,双手置于大腿前面,身体屈曲,卷腹。
腰背肌桥式运动:患者仰卧位,屈膝90°,双足分开,将腰部缓慢抬起至腹、髋、腿成一个水平面,保持10 s。
以上训练每次30 min,每天1 次,每周5 次,共6周。
治疗前后,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定。
1.3.1 腰椎功能
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腰椎功能评分,包括临床体征、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度,总分分别为6 分、9 分和14 分,评分越高,腰椎功能越好[9]。
1.3.2 疼痛
采用简化McGill 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PQ)评估腰椎疼痛情况。SFMPQ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 PR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 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 PPI),总分分别为33、10 和5分,评分越高,腰椎疼痛越严重[10]。
1.3.3 生活质量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 WHOQOLBREF),包括身体健康、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因素4 个维度,换算成标准分。标准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11]。
1.3.4 复发率
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
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α= 0.05。
治疗后两组JOA 评分均显著升高(P< 0.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1)。见表2。
表2 两组JOA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JOA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治疗后,两组PRI、VAS 和PPI 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01),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3。
表3 两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两组治疗后WHOQOL-BREF 各领域评分均显著升高(P< 0.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领域评分均较高(P< 0.05),见表4。
表4 两组WHOQOL-BREF评分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WHOQOL-BREF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随访3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8例和2例失访。观察组复发率为7.89% (3/38),明显低于对照组28.13% (9/32) (χ2= 5.005,P= 0.025)。
腰椎小关节紊乱中医称弹背、闪腰、骨缝开错等,属腰部伤筋、瘀血腰痛、痹症,多是急性腰扭伤所引起的关节突关节扭动,使滑膜嵌插入关节内[12]。核心肌群是位于人体骨盆与肋骨之间的肌肉,可维持躯干稳定,配合机体完成各项活动[13]。脊柱微调手法可放松腰部肌肉,调整脊柱组织病理结构,改善腰背肌肉痉挛,从而恢复脊柱生物力学性能[14-15]。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和微调手法,能弥补核心肌群训练改善疼痛不显著和微调手法疗效持续时间短的劣势。本研究显示,在脊柱微调手法基础上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轻腰椎疼痛。
腰椎关节突关节是能够承受压缩、拉伸、剪切等不同类型负荷的力传导系统。脊柱活动时,同一关节上下端压力不一致,受力不均匀;此外,腰椎小关节也会导致责任椎体耦合运动失常,产生力学不稳定,受累椎体在脊柱载荷下出现位移,使腰椎功能异常并引发腰椎疼痛[16-17]。核心肌群训练可加快患者肌肉功能恢复,增加肌肉耐力,维持脊椎稳定,还可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改善疼痛和腰椎功能[18-19];脊柱微调手法可放松背部肌肉和筋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患者腰部疼痛[20-21],降低复发率。
本研究显示,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腰背部疼痛,改善脊柱活动功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杨雷刚等[22]的研究显示,与单纯改良腰椎斜扳法相比,结合银杏叶和黄芪制剂治疗后,患者腰部前屈、侧曲、旋转、伸展角度明显增加,生活质量相对更高。
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观测时间较短,下一步可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在脊柱微调手法的基础上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可改善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腰椎功能,减轻腰椎疼痛,降低复发率,提升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