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联合脊柱内固定术对椎管内肿瘤患者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4-03-09 07:15马文涛丁大领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椎管显微镜脊柱

马文涛,丁大领

(1 周口骨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周口 466000;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郑州 450052)

椎管内肿瘤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以原发性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疼痛、尿便功能异常等。目前,临床对于椎管内肿瘤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通过手术切除瘤体,解除肿瘤对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从而减轻患者不适症状[1]。显微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是椎管内肿瘤的常用术式,该术式能够对椎管内的肿瘤进行精准切除,但对于术后维持患者脊柱稳定有一定的局限性[2]。脊柱内固定术属于脊椎手术的一种,常用于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有利于维持脊柱支撑功能,帮助患者稳定脊椎[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68 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旨在探讨显微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联合脊柱内固定术对其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6 月周口骨科医院收治的68 例椎管内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 = 34)和对照组(n = 34)。观察组中男17 例,女17 例;年龄18~50 岁,平均(36.14±3.42)岁;病程1 个月~2.6 年,平均(20.59 ±5.93)个月。对照组中男18 例,女16 例;年龄18~49 岁,平均(36.03±3.35)岁;病程1 个月~2.8 年,平均(21.07 ±5.85)个月。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 符合 《脊柱疾病分类诊断学(脊柱外科精品系列)(精)》 中椎管内肿瘤相关诊断标准[4]且经MRI 或CT 检查确诊;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肺癌、肝癌等其他恶性肿瘤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等特殊时期的女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显微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 指导患者取俯卧位,根据MRI 检查结果对病灶位置、大小进行确定;针对小肿瘤患者,术中在 “C” 形臂 “X” 线机照射下,确定椎间隙后正中线,插入针头进行定位。术前做好常规准备,定位以针头作为中心,根据肿瘤体积做后正中纵形切口,在术野中充分暴露肿瘤上下界,切除棘突和椎板的长、宽;肿瘤形状若为哑铃状,同时切除关节暴露出的肿瘤、增生的黄韧带,在显微镜辅助下进行肿瘤切除。观察组接受显微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联合脊柱内固定术: 首先行显微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具体步骤、操作方法同对照组,然后在 “C” 形臂 “X” 线机引导下行内固定术(脊柱钉棒系统),在已经切除的椎板上下1 个节段之间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放入金属连接棒,进行植骨融合。术后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治疗并接受6 个月的随访。

1.4 观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 术前、术后6 个月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估,包括意识水平、肢体共济失调、感觉功能、上肢运动、语言、视野等11 个项目,总分0~42 分,神经功能正常计0~1 分,轻度神经功能损伤计2~4 分,中度神经功能损伤计5~15 分,中重度神经功能损伤计16~20 分,重度神经功能损伤计21~42 分,分值越高,说明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②生存质量: 术前、术后6 个月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进行评估,包括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4 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均为100 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 描述,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描述,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神经功能比较 术后6 个月,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的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NIHS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的NIHSS 评分比较(±s,分)

?

2.2 两组的生存质量比较 术后6 个月,两组患者的WHOQOL-BREF 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的WHOQOL-BREF 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WHOQOL-BREF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的WHOQOL-BREF 评分比较(±s,分)

注: 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

?

3 讨论

椎管内肿瘤是指发生在机体脊髓、脊膜、椎管壁组织、脊神经根的继发性或原发性肿瘤,由遗传、感染等多种因素诱发,患病后易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肌肉萎缩、脊柱变形等,严重时可导致神经功能丧失或死亡[5]。目前,临床常采用显微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治疗椎管内肿瘤,该术式能够准确定位肿瘤在椎管内的位置,便于彻底切除肿瘤,但术后并不能有效维持患者的脊柱稳定性[6]。脊柱内固定术是一种采取内固定维持椎体稳定性的手术,通过钉棒系统将不稳定的脊柱固定起来,帮助患者有效减轻椎体压力,重建椎体的骨性融合和正常序列,避免对神经功能的损伤,进而改善患者预后[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6 个月的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与显微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单一治疗相比,显微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联合脊柱内固定术可更有效地改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患者的神经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究其原因在于,显微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可准确定位肿瘤所在位置,切除患者椎管内的肿瘤,联合脊柱内固定术可加强对脊柱的固定,保证患者术后脊柱的稳定性,从而明显减少对患者脊椎后柱结构的损伤,增强患者自主、自理能力,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显微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联合脊柱内固定术治疗椎管内肿瘤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椎管显微镜脊柱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显微镜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显微镜下看沙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